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国家的长期战略,“双一流”建设不只影响那些“一流建设学科”,也不只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而是会对整个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作为对“双一流”建设的应对,很多高校围绕学科的增减、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的分层与分类等对学科建设的方略进行了调整。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关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2.
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水平财经大学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分支,如何依托现有学科结构和组织特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建构了分析框架,对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案例高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以突破学科边界为目标,逐步建立“虚实结合”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以人事制度与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学科交叉制度支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持续互动。  相似文献   

3.
世界一流学科在国家(地区)分布上呈非均衡状态,具有集聚效应;世界一流学科在学校聚集度上表现出“阶梯式”特征,出现“群体性卓越”现象;中国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居亚洲首位。世界一流学科的建成遵循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重、学科交叉融合与特色办学多路径发展、重视与地方良性互动的逻辑。据此,我国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要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内涵式发展为根本,协调发展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融入到服务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研平台可以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其建设水平决定了高校学科建设成效。我国现有的五种主要学科评估体系各有侧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某高校两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为例,对比两次评估数据,揭示科研平台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指导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5.
针对智能制造产业需求和“双万计划”的内在要求,以及传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产学研融合度不高等现实问题,以“新工科”、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开展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类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OBE理念,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以交叉融合的高阶课程、虚实结合的创新实践、有挑战性的学科竞赛为特征的教育新模式,总结分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并提出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类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6.
地方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在准确把握国家有关指导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要认清发展机遇和挑战,发挥优势和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优化协调结构布局,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地方大学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中面临着办学定位迷失、学科间的失衡、学科与专业脱节、学科的带动作用有限等困境。地方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品牌,加大人才梯队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并对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地方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当下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举措: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建良好的学科领域生态;搭建“学院+科研基地”支撑平台,不断创新学科组织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全方位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持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该学科的发展轨迹和主要举措表明,加快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创新学科领域是关键引领,学院科研基地二元协同是重要支撑,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是首要职能,全方位国际化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5所部属财经类高校,充分发挥先发优势,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学科群建设,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促进财经类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非“双一流”财经院校要借鉴吸收“双一流”财经院校的建设经验,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体系,增强学科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概况,然后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环境条件,最后论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杨安 《高教论坛》2022,(12):84-88
自“双一流”建设推进以来,许多高校以学科群为载体,实现了学科优质资源的有效集成与合理配置,显著提升了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其中,文学学科群建设模式的创新实施,对传统的基础学科革故鼎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中两所学校文学学科群彰显多学科共进构筑学科高原和促进跨学科交叉打造学术高峰的不同建设路径,启示高校管理者要应对好学科分化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科交叉与协同;处理好单一学科与学科群的关系,回归单一学科高水平发展的最终目标;把握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1.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非双”高校是补充力量。基于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文章对我国上榜的“非双”高校及学科进行分析研究,从省市、高校类型、动态变化等角度全面探析我国 “非双”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揭示我国“非双”高校及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我国“非双”高校在兽医学的学科贡献度最高,生物工程在近四年的发展中增速最快;我国上榜的“非双”学科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理工类和综合类的“非双”高校最多;另外,农林类、师范类、军事类、财经类、医药类等五类也不少,其中不同类型高校的优势学科分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双一流"高校全面发力建设医学院、形成医学院建设热潮的现象,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除"健康中国"建设要求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效应外,已建设有医学院高校的示范效应、"双一流"动态调整机制的压力效应以及医学学科建设的倍乘效应,促使"双一流"高校全面建设医学院。"双一流"高校建设医学院要着力解答中国问题,深入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切实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科学设置"双一流"评价标准,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握医学院建设内生需求;着眼完善学科结构体系,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互补;充分借力外部优质资源,坚持高起点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湖北省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发展成效明显。为了进一步了解“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湖北省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文章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为依据,多维度探析2017—2022年湖北省高校一流学科发展趋势,针对湖北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未能形成梯度与层次分明的学科建设体系,学科建设区域、结构布局不均衡等现象,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2015年发布大学“双一流”总体方案至今,“双一流”建设成效亟待评估。ESI可以作为一个观测点,通过跟踪检索ESI 2015年至2019年的数据,分析大陆高校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变化与成长。中国大陆高校进入ESI的高校数和学科数都有突出表现,2015年11月至2019年11月,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增加109所、531个,增幅分别为64.50%、82.20%;工程学增量最多,新进了75所高校;其次是化学53个,材料科学52个。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5年来学科增量274个,增幅51.6%;新进了15所院校,目前有114所院校进入ESI前1%;15所增量院校进入的ESI前1%学科与其对应的“一流学科”建设存在很大的关联。代表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水平的ESI前1‰,从2015年50个增加至130个,除3所高校3个学科来自于非“双一流”,其余均源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但22个ESI学科领域,目前仅12个进入ESI前1‰。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双一流”建设也进一步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顶层设计层面提供了可能性.为了对接总体方案并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各省纷纷出巨资支持本省“双一流”建设,努力实现本地区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  相似文献   

16.
2021年6月以来,河南科技大学进入“双一流”创建的快车道,成为河南省7所“双一流”创建高校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两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创建行列。校党委、校行政认真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要求,把“双一流”创建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锚定目标不放松,勠力创建“双一流”。学校成立了“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一流学科”建设指挥部,实施了学校设立“一流学科”建设特区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措施,以扎根中原、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发展建设大局的态势,围绕“双一流”创建目标,实施学科“珠峰工程”,推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力争早日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加速器。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可缺席,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是必经之路。而学生竞争力是学科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招生工作的人才选拔成效对于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招生工作为视角,梳理招生工作对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意义以及现实困境,探析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路径选择,以期为地方高校延展建设思路、提升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而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文章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为面板数据源,从“双一流”建设前后科研成效差别、科研产出量差别及产出质量差别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学科类“双一流”高校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找出不同学科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制度同构理论从强制性同构、模仿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这三方面为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22〕1号),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根据该通知,共有147所高校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与首轮相比,新增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同时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高校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高校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存在天然的互动机制,期刊建设引导和服务学科发展,学科建设为期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立学科建设与期刊融合发展机制,须构建学术共同体,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培育一流学术团队;打造科学的评价评估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