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基督教经典中的最高存在者究竟应该用哪个/哪些汉语词加以翻译?这是比较宗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大问题。19世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不同意以马礼逊圣经译本为代表的用汉语的"神"来翻译God的做法,他从比较角度对汉语中的"上帝"和"神"进行分析,并用它们作为Elohim和Ruach的译名。他不但认为"上帝"和"神"在本质上与希腊罗马的theos和Pneuma一致,而且认为中国宗教具有自然神学的特征,与希腊罗马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麦都思关于"上帝"和"神"的观点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当时中西宗教和思想传统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认识中国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阐释基督教神学的探索是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西方解读中国宗教乃至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中国人认识基督教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自然神学与自然神论体现了宗教神学与科学在深层思考上的相通融性,这具体表现在理性统一性、终极实体性、时间与空间的极限等诸多问题上,宗教与科学有诸多对立,但这些对立的表象之下也存在着诸多通融性和互补性。宗教神学在诸多问题上启示和推动过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阐释康德对待基督教神学的独特态度和方式来揭示康德哲学的独特性及其意义。康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并不想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要瓦解基督教神学的“知识论”基础,清算前康德哲学中的“神学一本体论”传统,康德既从其哲学基础上批判了基督教神学为论证基督教信仰所采取的那种使“神学”和“本体论”合二为一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竭力为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作独特的辩护。由此,本文阐释了康德哲学对信仰与知识、本体与现象、理性与知性等所作的独特区别的独特意义,揭示了康德哲学对前康德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的独特修正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教义表现为对上帝的信仰,古希腊哲学的核心理念是理性。它们是西方人精神世界中的两个基本特质,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表现为信仰与理性的碰撞。文章以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为参照,考察古希腊哲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结论是:基督教神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在基督教发展历程中表现为神学对哲学的顺承、弘扬与反叛,具体表现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是信仰与理性的基本对立、相互融合、最终决裂。  相似文献   

5.
希腊哲学以早期自然神学作为开端,经过古典时期的理性神学的发展形成了理性神和一神的观念,最终在希腊化时期以理性与启示的调和为基督教神学所汲取和接纳,并被基督教护教士们用来为基督教信仰作辩护。  相似文献   

6.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美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白鲸》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而复杂的作品。多年来,人们对于该小说的解读众口不一,但对它的宗教研究还比较少,尤其对于小说中生态神学发掘几乎处于缺失状态。文章试图从生态神学的视角对该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这些内容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相关主题,这正是作者生态神学思想的体现。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基督教生态神学思想并非是只关心灵魂的救赎,也关注现实中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神学在整个思想领域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地位,基督教神学拒绝一切科学,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在开始时也是被禁止的,后来随着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体系的建立,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又被基督教神学所接受,并且被神圣化了,但这只是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种利用与曲解。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神学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流溢"说和基督教教义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由三位一体说,上帝创世说,原罪赎罪说和末世报应说等所构成的一整套宗教思想体系.奥古斯丁放弃和批判了美在形式的传统看法,完全割断了美和物质世界的联系,把美只归结为彼岸的上帝,把美学完全融合于基督教神学,创立了一套神学美学.在他的...  相似文献   

9.
别尔嘉耶夫神学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和神学家别尔嘉耶夫 (1 874- 1 948)一生与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做毫不妥协的斗争 ,积极宣传一种新的基督教意识 ,他所理解的新基督教无论与东正教 ,还是与天主教和新教都有本质的不同。作为一个哲学家 ,他所探究的却都是神学问题 ,并专门撰写过神学著作 ,即使在其哲学著作里 ,也专门探究神学问题。别尔嘉耶夫对自由的理解是对传统基督教自由观的超越 ,对上帝、人、创造的理解也具有独到之处 ,本文专门介绍他在这些问题上的独特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在谈及西欧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神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常会出现误解、误读的现象:认为文艺复兴在彻底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种全新的"人本观"。持这一观点者大多认为,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所倡导的个性解放和自由是天然的,它的价值源头仅仅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资源和人文因素,它猛烈抨击着基督教神学的蒙昧和禁欲学说,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神学的思想是不相容的。有教师甚至认为,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的历史功绩作了客观评价。伏尔泰的批判武器是自然神论,这种自然神论是摆脱神学的简便形式,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无神论形式。今天研究这种反神学思想,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神学本体论是指论证神的存在及其本质、属性的本体论哲学,它来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主义,基督教产生以后,神学家(教父及绝大部分经院哲学家)从多方面继承了柏拉图主义的遗产,对上帝的存在进行论证.神学本体论的历史价值在于:神学本体论在为宗教信仰作论证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范畴和方法,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为人的存在和生命寻找意义,为人生的价值和尊严寻找支撑点,具有一定的伦理意义.神学本体论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制约,非科学性、臆断性和主观性是其主要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兴起与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黑人神学以及拉美解放神学的兴起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基督教传统的批判和对基督教信仰的重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女性主义神学研究也存在着过激之处,其在理论上的建树还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24日至28日,由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主办、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协办的首届神学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襄樊学院召开。在开幕式上,襄樊学院院长向显智教授、副院长朱新义教授到会祝贺。向显智院长代表襄樊学院党委、院行政热情欢迎到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介绍了襄樊学院神学美学研究与学院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特邀代表香港道风山基督教研究所观察员陈家富博士、《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熊元义博士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向会议发来了贺辞。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波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大陆、港澳台等地区近50名专家学者与会,就圣经、艺术与神学美学,巴尔塔萨的神学美学思想,神学美学原理及汉语语境中的神学美学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讨论。国际著名神学美学家、德国杜宾根大学教授库舍尔(Karl J.Kusehel)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温伟耀教授因故未能到会,分别向会议提交了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5.
伊奥尼亚哲学家的神学思想是伴随着对自然始基问题的终极叩问而逐步彰显的。他们关于自然、灵魂和逻各斯等问题的思考,尽管结论不一,但均经由了一个从自然始基到神与灵魂再到逻各斯的抽绎过程,呈现出由经验到先验的思想进路和终极欲求,代表了希腊理性神学的早期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6.
莱布尼茨《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一文为人们提供了从神学角度认识朱熹理学的样本。以之为出发,通过进一步分析理气关系、理之动静、已发未发、即物穷理等理学议题或命题,得到“理”同基督教的“神”之间的近似以及少许差异。特别地,通过界定“未发之理”并阐发其绝对静止与完满的内涵,不但申明了“理”的形而上本体地位,更勾勒出其信仰特征。  相似文献   

17.
莱布尼茨《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一文为人们提供了从神学角度认识朱熹理学的样本。以之为出发,通过进一步分析理气关系、理之动静、已发未发、即物穷理等理学议题或命题,得到“理”同基督教的“神”之间的近似以及少许差异。特别地,通过界定“未发之理”并阐发其绝对静止与完满的内涵,不但申明了“理”的形而上本体地位,更勾勒出其信仰特征。  相似文献   

18.
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作家、文学家、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他一生发表了多部文学著作 ,大部分作品中都蕴含着神学主题 ,这也就体现了他的神学思想。他的神学思想对新基督教有着重大贡献 ,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学院神学是俄罗斯东正教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涅斯梅洛夫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俄罗斯东正教神学院里著名的神学家 ,他从人学出发建立了自己的神学思想体系———基督教人学。基督教中的许多观念 ,如人学 ,原罪 ,化身 ,救赎 ,十字架 ,复活等 ,在这个体系里都获得了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但丁的作品中有浓厚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化因素。但是,在论证人性之美与人类道德之善的过程中,但丁并没有一味地追随教会学说与基督教神学的思考方式,而是从人性本善和西欧社会现实出发,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与当时西欧堕落及其产生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他相信人性中的善和人生的不完美,但同时认为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教会宣传的精神的自由与道德的升华,并最终获得《圣经》中宣传的上帝之爱和天堂幸福。在展示人与西欧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基督教神学观念影响着但丁观察的方式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