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据我了解,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王老师来检查一下.……  相似文献   

2.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据我了解,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王老师来检查一下.……  相似文献   

3.
上课铃声响起,我快步走进教室。今天,我要讲的是《与象共舞》(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我按照课前的预设教学:(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2)朗读课文,画出重点句。在学生自读时,我将本课的8个生字及生词抄在黑板上,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开始检查学生对这些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睹、驰、摩、尴、尬、彬、绅、氛、悠闲、...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我听了一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的阅读教学课。这位老师是这样教的:首先,他让学生拼读文中注音的生字。接着,他强调"缴"是多音字,在这篇课文中读"zhuó"。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注音的生字。认识生字以后,开始让学生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长期以来总以"导入——识字——讲读课文——写字"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此一来,使得识字教学与课文学习脱节,使生字脱离了课文这一语言环境,变成了孤立、枯燥的符号。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父亲和鸟》这一课中,我尝试运用了"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方法,感受到了"随文识字"之妙。一、预习课文,读通生字;自主识字,猜测字义《父亲和鸟》这一课的识字目标是认识"蒙、喃、味、浓、腾、猎、黎"等7个生字。为实现识字目标,实施教学时采取的  相似文献   

6.
上课铃声响起,我快步走进教室。今天,我要讲的是《与象共舞》(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我按照课前的预设教学:(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2)朗读课文,画出重点句。在学生自读时,我将本课的8个生字及生词抄在黑板上,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开始检查学生对这些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睹、驰、摩、尴、尬、彬、绅、氛、悠闲、松弛、尴尬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据我了解,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王老师来检查一下。(出示一组词语:继续连续陆续)谁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听了一些低年级语文课,发现每教学一篇新课,不少教师揭示课题后,紧接着就是教学课文里的生字,把阅读课上成了识字课.例如教学《司马光》,教师板书了课题,告诉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是说司马光是个非常聪明的孩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执教人教版第四册《画风》这篇课文,课上完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却引发了我对当前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思考。这篇课文有7个认读字,这7个生字中有6个在课文介绍的三个名字中:宋涛、陈丹、赵小艺。名字中有四个字要求会书写。于是,我的教学就从名字入手。教学过程中,在学生“  相似文献   

11.
王慧 《生活教育》2015,(4):69-70
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我选上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会看病》。经过一番细心的琢磨和认真的思考,我的设计初步成形了: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课中,先理出文线:看病前——看病时——看病后。再从"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这句话切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锻炼他?我又经受了怎样的磨炼?让学生扣住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和心理的句子认真、仔细、深入地感悟、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遇到的是识字问题。以前总是按大纲的要求去解决生字问题,让学生会读文中应会读的生字,会写课文中应会写的生字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了。后来,经过几篇课文的教学后,我逐渐发现了学生在识字上并不向我想象的那样。由于这一教学环节的失误,致使学生遇到以前学过的字,由于遗忘又成为了"生  相似文献   

13.
师:读读课文第三段,把生字圈出来. 生:生字有"除"疲倦".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生:"除"是数学中"除法"的"除".我是这样记的,"除法有时会有'余数'".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 师:同学们,请把预习《荷花》一课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生:我自学了课后的生字,认识了"荷""莲""蓬""翩""仿""佛""挨""胀""蜻""蜓""裳""蹈"这些生字. 生:我认识了生词"荷花""莲蓬""翩翩起舞""仿佛""挨挨挤挤""饱胀""蜻蜓""衣裳""舞蹈". 师:真棒!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呢?学习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相似文献   

15.
《好孩子》一课的教学建议湖北省教学研究室萧惠珍《好孩子》是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二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个孩子下雨天主动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两个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学会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读准多音字“着...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仅靠每学期有限的几次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作文训练,找准作文训练的切入点。一、从课文的结构分析切入刚刚学习写作的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只是简单的语言片段,还没有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教师要借助教材有目的地进行作文结构的训练。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赶海》的结构是典型的"总—分—总":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1:我发现课文开头是歌词"小时候,妈妈对我讲……",课文结尾还是这段歌词。师:这叫做"首尾呼应"。教师解释"首尾呼应"的含义。师:这篇课文是怎么运用"首尾呼应"的?生2:先写"我"闹着舅舅带"我"去赶海,接着写"我"赶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拉萨的天空》),在读通课文,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老师开始教学本课的生字。师:这节课有很多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文中生字"妙、纯、线、忍、晶、建、圣、窗、帘")生读文中生字。师:接下来,我们一个字一个字来看。"妙"你们怎么记住它?生1:"妙"是一个"女"加一个"少"。生2:联系熟字来记,"妙"是"吵闹"的"吵"去掉口字旁然后在左边加上女字旁  相似文献   

18.
【现场】近日,观看了两位青年教师《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同课异教课。下课铃响后,我向这些还沉浸在文本情境里的学生提了同一个问题:"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今后会怎样做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相同的一个答案:"我也会像萨沙一样,把雨衣给花草盖上!"我追问了一句:"那你们就不怕被雨淋病了吗?"  相似文献   

19.
师:上课之前,咱们先轻松轻松,玩个小游戏怎么样? (请一名同学上前,电脑出示几个与课文内生字有关的词语:气球、医生、卡车、高兴、绳子、窗户、躺下,台下的同学用语言、动作提示台上的小朋友) 师:有两个生字朋友跟我们玩捉迷藏,就藏在刚才的词语里了。看看,你们认识他们吗? 生:齐读“绳、卡” 师:我看出来了,你们已经跟《窗前的气球》这一课的生字成了好朋  相似文献   

20.
《读书莫放"拦路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篇介绍读书方法的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字,这些生字往往会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当我们遇到"拦路虎"的时候,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读通课文是阅读的"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