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民族习俗是规约个体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折射出特定民族、特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社会性别期待。苗族传统习俗中的女性角色主要表现为生产生活习俗中的主内者、宗教礼仪习俗中的局外人以及恋爱婚姻习俗中的等待者。苗族习俗中的女性角色受制于传统习俗的规约,但同时,时代的进步以及苗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轻一代的眼界开阔了、自我意识增强了,表现出与年长者的种种差异,而生活于当下的苗族女性无一不遭遇着自我期待与社会期待落差的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我认同的方式多种多样,其语言、历史、宗教等都可以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要素,在湘西苗族社会中,苗歌也成为苗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湖南湘西古丈县翁草村湘西苗歌的研究,力图揭示湘西苗族是如何通过苗歌来实现民族认同的。主要从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民族群体人格,民族社会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苗族服饰和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文化保护被提上了日程。苗族服饰与古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二者的流传得益于苗族人民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保护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保护苗族社会中举行的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苗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的习惯法规范体系。至清代,习惯法成为苗疆地区维持苗民内部的社会组织秩序及其运转的主要力量。鼓社、议榔和理老作为苗族社会的三大支柱,并在习惯法的执行机制中扮演关键性角色。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来看,苗族习惯法也是苗疆地区山地耕猎性经济文化类型的集中反映,苗族原始宗教、禁忌、生态环境、社会风俗等因素对其习惯法的生成、发展和适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庆鼓堂活动是城步苗族民间的一种庆典仪式活动,也是一种祭祀活动,它借助于宗教的名义和特殊的祭祀形式来达到苗家人祈盼苗家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富贵平安的目的。为便于人们对苗族庆鼓堂庆典仪式的初步了解,文章拟从庆鼓堂的产生、庆鼓堂的表现形式、庆鼓堂的社会价值等三个方面做一些初略的探讨、概述,希望更多的人对城步苗族民间祭祀风俗有一个初浅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腊尔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信仰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形成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分散性和狭隘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容易形成一种文化趋同心理,又易被社会某些不法势力所诱导,给地方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而我们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巴岱原始宗教,探寻适合民族地区原始宗教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石门坎现象"是苗族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在碰撞和交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和一场速度惊人的宗教皈依运动。从苗族的语言文字、文化观念、原始宗教信仰等角度探析苗族文化在这场文化运动中的态势与功能,将为诠释"石门坎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全球化背景下苗族文化的未来发展和文化安全问题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杜锐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苗族民间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一文中指出,苗族社会文化封闭性的破除影响到对其文化“自在主体性”的削弱。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影响着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加速其变迁。这种变迁呈现出一种趋同性的态势,因而必将影响到苗族文化的独特性。特别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这种社会与经济变迁有着将苗族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的趋势,对苗族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分析起来,影响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苗族的行政约束力经历了若干次变迁,但以原生宗教为基础的“鼓社”、“议榔”、“理老”三大支柱仍支撑着苗族社区。苗族原生宗教中存在着许多传统道德精华,认真挖掘,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益处,因此,正确运用好原生宗教约束力对苗族社区的行政管理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对昆明市富民县芭蕉箐苗族村寨的田野调查及前人调查资料的梳理,以村落形成的历史为背景,意图展现一个移民型村庄的建构脉络。芭蕉箐经历了一个由姻亲关系汇聚人气到宗教关系整合资源的过程,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文化策略,或者说是应对陌生社会的“移民智慧”。  相似文献   

11.
苗族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散居于世界各地的跨国民族。在其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以及与外来民族交往过程中,苗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创造了丰富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从而使苗族经济文化生活在法律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以民族学与法学的某些交叉理论和原则为基础,从基本的法律制度角度诠释苗族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之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2.
《苗族理辞》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民间规约,是苗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苗族理辞》以史诗的庄严风格、宏大规模等艺术特性呈现了苗族民间规约的文化内涵。《苗族理辞》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既是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控制功能,人们根据"古理古法"维持一个有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苗族村寨传统休闲是苗族在特殊环境里孕育的,体现了苗族的社会文化、生产生活和所处的生态环境,苗族村寨传统休闲具有娱乐休闲、恢复体力、社会交往、艺术创造、历史记忆和社会教育等功能.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动,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苗族村寨的传统休闲也发生了变化,在音乐休闲、舞蹈休闲、节日休闲、体育休闲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分布面广的古老民族,是我国西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西部苗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以叙事长诗《盖绕和玛柔》和《昭蒡俭和高帕施》为载体,分析西部苗族迁徙、斗争、生存、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同时从苗族的源流,西部苗族的分布,历史研究渊源、内涵、价值、现状、保护措施等方面论述我国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及保护思路,旨在希望政府、社会共同重视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工作,以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为切入点,推动西部苗族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苗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是构成黔西北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黔西北苗族服饰除了可以满足保暖功能之外,也是苗族人民审美理想和追求的外在体现,是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谐共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苗绣艺术,苗绣以其独特的绣法、价值、文化内 涵成为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苗绣的开发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针对目前苗绣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望对苗绣的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苗族的社会生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通过苗鼓习俗在苗语不同方言的存在方式以及在口头歌谣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内涵,从民族学视觉中对苗鼓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培育、苗鼓的保护对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清水江文书的大量发现,使清代以来苗侗社会史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分家析产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分家文书中可知,苗族侗族民众因为“家务纷纭、难以照料”而分家,通过“生分”与“出分”,他们不断地表达着“姜不分不辣,家不分不发”这一民谚所蕴含的朴素的分家析产思想。同时,也由此建立了易于操作的家庭财产划分制度,他们遵循着“品搭均分、拈阄为定”的“诸子平分”原则,当然也不断地呈现出其不同于汉族地区分家析产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