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垮掉一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杰克·克鲁亚克接受了中国的禅宗思想,将禅宗思想融于作品创作中。他的诗歌《金色永恒律书》以其独特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被称为"美国版的《金刚经》"。克鲁亚克还将诗歌与绘画融为一体,《金色永恒律书》以诗入画,以画悟禅,开创了美国禅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6,(3):52-55
《浮躁》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葛浩文成功地英译了《浮躁》,使得贾平凹的作品开始走向世界。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看,葛浩文英译本《浮躁》的成功,就在于其"三维"的适应性选择的成功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葛浩文英译本《浮躁》的这一解读,为贾平凹作品的英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域。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习》)是各国读者了解中国制度和历史文化的权威读本,其成功英译为西方世界了解我国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新的窗口。以《习》英译本内中国传统文化负载词为语料,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源域和目标域两个层面出发,研究源语文本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总结这些概念隐喻现象在目标语文本中的语际翻译,探究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下概念隐喻现象的翻译策略,为我国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佛教经典《金刚经》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思想精华的文化瑰宝."法会因由"是《金刚经》的开篇部分,述及释逛牟尼的起居、行乞生活,其中隐含着整部经义理诞生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英语是标准英语的规范变体之一,是中西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的特色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代背景下,译者合理运用中国英语有益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域外传播。通过对比分析习近平2017新年贺词两个英译本,清楚地发现其中一个译本能较好地使用中国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借此给外宣翻译工作者以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享有"第八才子书"美誉的《花笺记》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七言韵文体的长篇叙事诗,成为中国第一部英译的说唱文学。基于《花笺记》的汤姆斯(Peter Perring Thoms)英译本《中国式求婚》(Chinese Courtship)和包令(Sir John Bowring)英译本《花笺记》(Hwa Tsien Ki.The Flowery Scroll),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说唱韵语诗体文学早期英译的目的、翻译叙事方式和翻译策略,为中国传统文学及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林浩 《海外英语》2014,(15):134-137,156
外宣翻译是翻译中的新兴领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多的研究。袁晓宁老师在《中国翻译》2013年第一期撰文提出外宣英译策略的二元共存,即在语言表达层面坚持"以目的语为归依",在文化层面要"以我为准"。该文对该文进行了批评性分析,以期就外宣翻译提出相对可行的策略。该文认为,外宣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国外受众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接纳我们的宣传信息,而且旨在引导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达到有利于我的外宣效果。为此,外宣译者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都必须采取"以国外受众为依归"的策略,以保证译文语言上流畅易懂、文化上易于接受。此外,该文提出应当把文化国际主义作为外宣翻译工作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8.
苏凌云 《海外英语》2011,(9):231-232,249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高度系统化的文学批评论著,其英译本一直是学者研究的对象。宇文所安和杨国斌的英译本是其中受到学者普遍认可又各具特色的译本。而译者巨大的身份差异——前者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后者是中国知名学者,对《文心雕龙》这部古籍文论的英译产生重大影响。根据译者在翻译过程所具有的不同身份——读者,作者,文化传播者,对两部英译本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两个译本在文本阐释,语言表达,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各有千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明确自己的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明译者主体性含义和外宣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暨《十九大报告》英译本为例,从外宣翻译的三个原则暨内外有别原则、目的原则和读者意识原则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因此,它的英译本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许渊冲"三美"理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从《三字经》中选取典型例句,对比分析赵彦春、翟理斯、王宝童的英译本,旨在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启发,最大可能地保留中华文化的特色,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研究亦日益成为学界的兴趣。本文就《儒林外史》中"茶文化"的英译进行探讨,再现杨氏夫妇在译介时所具备的高度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有较多的英译本。笔者试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对比,从文化内涵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诗词的翻译两个方面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评析和鉴赏。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充满着佛教和道教文化意识及其有关的语汇。对这些宗教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处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视角就《红楼梦》两译本宗教文化翻译策略及其宗教渊源进行阐释与解读,可看出,《红楼梦》英译本对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在其所属元文本影响下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取向和翻译观,从而使其译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这里,本文准备谈三个方面的问题。即《金刚经》流传概略;《金刚经》的主要内容以及《金刚经》与唐代社会。因笔者学识疏浅,错谬之处,请前辈和同仁赐教!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流传最广的一部,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是佛教大乘教派中一部纲领性的经典。《金刚经》出现于何时?一直没有多少可供参考的直接材料为佐证。日本学者中村元先生他认为《金刚  相似文献   

15.
游婷 《海外英语》2015,(4):51-52,61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当代翻译大家之一,为中国经典古籍外译的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许渊冲先生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提出了"三美"、"三化"等翻译主张。在许先生的众多译著中,《西厢记》英译本秉承了他一贯的翻译风格,将"三美三化"等理念应用于实践中,在海外广受好评,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该文旨在通过例证来探讨许先生是如何在《西厢记》英译本中践行自己的"三美"理论,让译文达到音美、形美、意美,再现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归化异化之争由来已久,中外皆有,但迄今为止学者们都始终没有达成共识。然而归化和异化作为文化翻译策略,始终都是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涉及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百科全书。可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何能让外国读者理解这部鸿篇巨制中的内容乃至中国文化,无疑对众多翻译工作者是个巨大的挑战。文章以《红楼梦》两部最出色的完整英译本:杨宪益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及女婿闵福德合译的"A Story of the Stone"为例,试图对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以及发展成果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承担着对外宣传中国的重要作用。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是政治文件,其文本翻译对忠实原文要求严格,因为它的翻译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其次才是翻译任务。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报告中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从而为外宣文件的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泰山石敢当"文化作为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风俗文化,承载了中华儿女对"平安吉祥福康"的共同期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对"泰山石敢当"文化进行外宣英译,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的继承和传播,这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外宣英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诗特有的表现形式及深层内涵是翻译的难点。文章通过《钗头凤》对两个英译本的比较,浅析三美──音美、形美、神美在古诗翻译中的应用,从而保持了原文的风貌,取得了涵义上的沟通,并促使中国古代文化得以宏扬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描述翻译研究理论,自建《唐诗三百首》原文及对应两个英译文的小型平行语料库,通过相关语料库软件的分析处理以及SPSS统计软件,结果显示: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两个英译本在词汇量和用词总数上有明显差别,但是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两个英译本在词汇难易程度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唐诗三百首》两个英译本在词汇量和译文长度方面非常相似,但是相比之下,许渊冲编译的《唐诗三百首新译》难度更大,目标群体更集中;宾纳、江亢虎的合译本《群玉山头》可读性更强,适应的目标群体更广泛。《群玉山头》从目标文本读者的接受出发,采用自由诗形式,多归化译法,译文详尽,句长参差,富于变化,对于原文中的意象,尽量保留或移植;《唐诗三百首新译》恪守"意美"、"音美"、"形美"之"三美"原则,采用"以韵译韵"的方法,译文简洁,句长相对统一、工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