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治未病"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养生医学思想,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健康养生越来越被重视,"治未病"理念是健康养生文化的灵魂,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探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思想,从完善政策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群众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多方位认识、培养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人才队伍、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治疗复杂和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构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疾病的健康管理,成效显著。文章主要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以期望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推广应用社区适宜技术,南京医学会在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南京市卫生局的共同支持下,开展了"南京市  相似文献   

4.
阙路晟 《大众科技》2014,(5):158-159
针对当前社区居民越来越重视"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对社区中医的需求颇高,结合国内面临中医全科医师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服务需要现状,浅谈对在当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全科医师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现"治未病"的理念.目前将体质分为9类,其中平和质是健康体质,其余8种为偏颇体质,即亚健康状况.中医体质辨识不仅是体检人群亚健康状态早期发现和防治的重要手段,而且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亚健康人群的体质类型登记并追踪管理,制定相应的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运动、药物治疗一系列方案,将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丰富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3年,武汉市老龄化程度高达17.7%,远超国际7%的标准。而当前武汉市社区老年群体预防干预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进一步发挥老年群体"知、信"的传统中医药保健养生、未病先防、"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减轻家庭、社会医疗费用负担势在必行。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武汉市青菱乡社区和百步亭社区约500名老年群众,了解到当前老年群众普遍通过电视媒介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但真正了解者却极少;老年群众养生方法多集中于饮食养生,希冀社区中医文化推广站建立,获得切实可靠的中医卫生服务等相关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设性对策,为社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社区卫生服务不仅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关系着我国社会文明的构建,因而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网络计算机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质量,同时也为社区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在此,本文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11年来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文章利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三个数据资源,筛选出与研究目的 相关的文献,按照纳入与剔除的标准,共有14篇文献入选.根据分析研究得出,就目前中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来说,具体实践还是不深入、不全面、不完善.国家可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健康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医院、企业、健康产业和中医"治未病"理念这几个落脚点出发,吸收借鉴国外的经验,推陈出新,切实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而推动中国健康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论》和《中医基础理论》养生篇,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中医四诊即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医疗行业的中医辅助四诊诊疗仪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已从原来的"患病意识"转变为了"预防、健康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于是引起了"养生热"、"体检热",于是体检在大潮流下应运而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越发起到关键作用的一项医疗服务,而中医健康体检立足于中医"治未病"理念,以中医体检服务团队为基础,用中医传统四诊技术为依托,并结合了现代科学信息技术,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从整体、动态、个性化和平衡的角度来对人体的体质、状态进行实时掌握,具有符合中医诊疗原则的突出优势。本课题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大环境下,探讨中医四诊对中医体检带来的优势、意义,结合多学科交叉、现代信息技术、机器学习等实现收集数据的客观化、标准化、量化标准,制定安全、高效、可操作、可推广的中医体检服务体系,为科研研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陈朋诗 《科教文汇》2020,(13):191-192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关系人民健康的基础事业,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城市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做好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探讨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提出解决措施,希望为更好地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中日友好医院对口援助西藏自治区拉萨八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补齐社区卫生中心目前面临的最大短板,为了让科研思维和方法帮助社区医务人员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健康服务,中日友好医院援藏医疗队在医疗基础上帮扶八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完整的科研体系,包括制定社区卫生科研规划、建立科研工作及课题管理制度、成立学术委员会、加强社区卫生人员科研培训、确定社区中心的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成立社区科研小组和初步建立科研团队等,以期为对口援藏工作及西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和科研全面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石家庄市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糖尿病社区卫生管理和健康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市社区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专题小组访谈。结果:石家庄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仅停留在表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需求度很高,除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外,病友间交流和"糖友"俱乐部等新型传播途径受到广泛欢迎。结论:建议社区积极发挥作用,为患者筛选正确的健康信息,丰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学教育发展的大逻辑,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部分沿线国家医疗水平较低健康需求空间较大,我国医药与沿线国互补性较强,中医药海外影响力不断上升,医学教育政治色彩淡化、便于开展合作,这些都给医学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部分国家极端民族主义活动猖獗,个别国家对华挑衅不断升级,大国博弈掣肘"一带一路",也使我国医学教育服务"一带一路"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应着眼沿线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突出"外向型"特色:加强卫生检验与检疫等专业和学科建设,加强医学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推广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不断提升服务沿线国家人民健康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林盛 《金秋科苑》2012,(17):28-31
居民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小,也有小的优势。我们出门走走就到,不用排队,看病省时方便,花小钱看好病,好处多。社区医生热心耐心,病人更舒心。”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病人之家,居民看得见、得实惠,深得赞誉。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医学诞生至今仅百余年,而在过去的上千年岁月里,华夏民族是在中医药的滋养下绵延生息的。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著医书,再到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启发创造性地提取青蒿素,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未放弃过对中医药的探求。无论是止血安胎的阿胶,还是能活血化瘀的红花,抑或是平易近人的枸杞与芝麻,本草的力量不仅仅是"治已病",更可以通过滋补养生、调节气血阴阳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医药古籍中云:"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相似文献   

16.
高等中医药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中医药科普宣传是贯彻落实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体现,对于提高公众的医学科学素质、维护大众健康以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高等中医药院校组织师生开展社区中医药科普宣传可以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也能够促进培养人才工作、有利于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及服务评价,熟悉社区居民对基层社区的药物限制的看法以及对自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从而站在居民的角度来分析基层社区药物限制对社区卫生发展的影响,找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影响因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明晰民声民意,有利于基层社区的未来发展,满足于广大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两大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这就强调了中医是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是我国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理论指导和宝贵的资源。根据医疗体制改革政策以及国家十三五医疗规划的指导,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从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病后康复,恢复健康,这四个关键点进行探索研究,力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实现2020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工伤康复中的社区康复:国外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康复具有传统的工伤康复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工伤康复中的关键环节.英、德、美三国在早期的工业化过程中就已开始重视和发展工伤社区康复事业,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模式.英国实施全民健康服务,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提倡全面康复;德国高度重视康复立法,奉行"社会事社会办",践行职业康复,提倡"社会康复";美国重视发展市场化的私人职业康复行业,提倡专业化的职业康复咨询,重视社区护理服务,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专业化的社区康复道路.英、德、美三国的实践模式对我国推动工伤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发挥政府在社区康复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实现社区康复与职业康复相结合;三是要健全社区康复的社会支持网络;四是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五是要建立社会化的社区康复筹资体制;六是要建设一支复合型的社区康复人才队伍;七是要加强对工伤社区康复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0.
“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推拿优势病种及实用手法的优选与推广应用研究”系浙江省中医药重点项目,由浙江省中山医院范炳华教授主持承担。项目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推拿优势病种及实用手法的优选与推广研究为出发点,选择难治、易复发、易误诊的颈僵型项痹病、颈性眩晕、桡尺近侧关节损伤、骶髂关节半脱位四个病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治疗手段,形成具有原创性的“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技术”、“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技术”、“肘三点推拿法治疗桡尺近侧关节损伤技术”、“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技术”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经浙江省科技文献检索,上述4项技术均为原创性技术。项目出版专著《推拿优势病种诊疗技术》,已被列入浙江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