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风》2020,(25)
目的:分析胃癌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采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时间介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期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质保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占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比较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和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纽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能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探究组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洛扎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12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60,采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与对照组(n=60,采用胆囊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损伤情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120例患者中,女性84例(70%),男性36例(30%)。平均年龄46.5岁。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8±17min,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4±10min。在对照组中,10%的人转换为开放,而观察组为1.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23.29±3.87ml,观察组18.95±4.35。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为3.3%,观察组为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7±5.3天,观察组为2.1±0.3天。结论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应用胆囊三角"优先后入路"解剖治疗结石性胆囊,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庆达 《西藏科技》2005,(10):43-43,47
本文介绍拉萨地区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我院今年收治胆囊炎、胆结石病人41例,分两组对比治疗.效果第一组20例术后切口疼痛应用镇痛剂给予对症处理.第二组21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切口剧烈疼痛症,未用镇痛剂.两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生理干扰小、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小、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输尿管狭窄程度(狭窄长度、狭窄宽度、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0.05);观察组输尿管狭窄改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相近(P>0.05).结论: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输尿管狭窄,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使用腹腔镜和小切口切除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名之前在本院接受胆结石疾病治疗的病患,任意平均分为LC和MC两组,各个组40名,对于LC组的患者使用气管插入,让全身麻醉,再通过镜下观察胆囊的解剖症状和炎性变化,倘若胆囊床电出血停止,可以借助穿刺洞将胆囊取出来。对MC组的40名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再通过B超检测胆囊各个部位的具体方位,切口长度在4~6厘米之间,待入腹腔内再切除。结果各个组在手术中的切口距离、血流量、住院时长以及住院支出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C组患者的病发率远远小于MC组的病患(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病患效果比小切口手术更为明显,可以提高病发的治愈率,在现代医学中,此方法应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西藏地区特点,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方法以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0日作为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122例,均为近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排气时间无差异,P005,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12.88±3.42)h、住院时间(7.01±1.42)d与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8.03±1.06)h、住院时间(3.55±1.09)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技能(18.69±0.85)、沟通能力(19.32±0.52)、护理质量(18.99±0.64)与研究组护理技能(13.64±1.11)、沟通能力(16.31±0.44、护理质量(13.15±1.09)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可考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电视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omy,LC)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式治疗腹部疾病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我院自1996年7月至2001年10月共施行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共97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选取42人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顺行性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另取36人作为实验组,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各种并发症出现。实验组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手术中病人的出血量、所需补液量都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不同CO_2气腹压对呼吸及术后不良影响。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外一科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病例82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分为低压组(L)10mmHg、高压组(H)14mmHg。观察患者气腹前20min、气腹中20min、放气后20min呼吸循环及术后不良影响。结果两组在手术前平均动脉压(MAP)mmHg、手术时间(min)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前、气腹后及放气后20min,心率HR(min)和平均动脉压MAP(mmHg)均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前及放气后20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气腹后20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有差异(P0.05);术后两组出现肩胛区疼痛、呕吐、心律失常不良影响的总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_2气腹压越高对呼吸及术后不良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58)进行常规护理,并于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n=58)则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腔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6年于我院入院治疗的的结肠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胆囊疾病与手术胆囊恶性肿瘤是肝胆系统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显示,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呈上升趋势。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患有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患者为预防恶变,选择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为主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的情况在逐年增加。由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组织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切口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的特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渐渐成为胆囊切除手术的主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6)
目的:探讨两种可吸收缝合线在剖宫产横切口缝合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00名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排除了妊娠合并症患者,瘢痕体质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快翎可吸收自封缝合线(双向倒刺缝合线),对照组使用普通可吸收缝合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率、切口裂开率、术后切口瘢痕出现率、出院后患者随访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倒刺可吸收缝合线在剖宫产横切口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切口不良情况的发生,加快愈合速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88例,以2015年8月~2016年5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实验组,经不同的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切口长度明显较小,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引流量明显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另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RP、RBP、PA均明显较优,以上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技术在产科分娩实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86例住院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循证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产妇围产期情绪、剖宫产率、产时产妇疼痛情况、总产程时长、分娩后24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各观察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产妇围产期情绪稳定、剖宫产率小、产时疼痛级别低、总产程短、分娩后24h出血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分值高等优点,为产妇分娩安全起到有效的保证,也提高产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穴位对预防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行TURP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穴位艾灸)2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6例。治疗组于TURP术6时后开始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三穴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72小时内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膀胱痉挛的次数与强度及术后疼痛,以及两组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膀胱痉挛发生率41%,轻中重度分别为39%、2%、0%;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53%,轻中重度分别为33%、12%、8%;两组在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住院天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以治疗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能有效预防TURP术后并发膀胱痉挛,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引起的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58例与开腹阑尾切除50例两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术后排气、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应不断总结,使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在微创技术应用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病房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1日至9月30日按日间手术标准收治的9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42例(O型22例,I型12例,II型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包括0型25例,I型14例II型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及其团队完成,并对2组患者人均术前候床日数、术中情况、住院费、化验费、西药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人均住院时间、再入院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再入院病例;实验组术前候床时间、人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人均住院总费用、化验费、西药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间病房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电切术在严格把握准入标准的前提下,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