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治  刘兆星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8):140-145
在当前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创业型大学建设科研创新平台面临着创新层次较低、驱动力度不足、适配治理欠缺和顶层设计滞后等新问题.对此,结合对江苏等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践分析,提出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效能、助推区域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活跃基础研究、培育新科研增长点,集成协同优势、升级构筑学科平台,引育高端人才、着力人才驱动抓手,以及优化绩效评价、追求全价值链转化等.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业人才活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和潜力互为依存.科技创业人才与区域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文章提出了区域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概念和定义,在理论上又对科技创业人才与创业生态系统影响关系进行了假设,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科技创业人才对创业支持环境、经济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服务环境的互动关系,为深入研究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政策的引导扶持、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平台的支撑,让愈来愈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大军中.高校创业教育应改变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并加强大学与企业界的合作,拓宽学生实践平台,凝聚高校和社会各界力量引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联系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为国家提供杰出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成一种创业的氛围,让更多的人才在创业过程中,运用一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将人才与科技最终转化为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发挥我国人才作用、实现后发优势、完成生产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对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的制度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5.
解放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灵魂工程,目前社会上人才“出不来、用不上、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出不来”,就是大量的科技人才局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里,“养在深闺人未识”,创新创业的愿望和能量因种种限制不能充分释放。“用不上”,就是搞理论做学问的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创业型的实用人才少;拥有一流学术论文的专家多,拥有一流应用成果的少。“引不进”,就是不惜花大本钱引项目买设备,不愿用重金引人才借外脑。“留不住”,就是不少地方培养的人才,没有为地方所用,一些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在单位不能显出露水,结果走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提出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为依托,同时也应该重视发挥华人华侨科技人才的优势作用。吸引华人华侨科技人才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科研环境以及充分的生活保障。通过对天津市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区的实地调研与访谈,本研究提出建立以"双赢"为核心思想的"科技侨务战略",逐步建立并完善华人华侨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创业机制、人才科研机制以及人才生活保障机制,从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对科技创业人才的集聚与孵化具有先天的制度和文化优势。运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相关理论,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人才孵化网络嵌入模型,并以武汉地区科技创业人才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创业效能感在关系嵌入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结构嵌入的作用路径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科技创业人才的孵化网络嵌入式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加快,鼓励社会大众"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艺术学院学生创业作为大学生创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能力、发散思维、社会属性及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其特点和优势。面对双创背景下的激烈竞争,分析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和存在问题,探讨艺术院校构建服务体系的具体模式,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郭倩  张桦  何岚岚 《科技风》2022,(11):43-45
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紧密围绕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大部署.本文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从"实习基地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实践竞赛平台、就业创业指导"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四课融合"体系,坚持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新常态下,创业型大学建设科研创新组织与平台过程中面临着创新层次较低、驱动力度不足、适配治理欠缺和顶层设计滞后等新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创业型大学科研创新组织的建设效能,助推区域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高校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活跃基础研究,培育新科研增长点;集成协同优势,升级构筑学科平台;引育高端人才,着力人才驱动抓手;优化绩效评价,追求全价值链转化。  相似文献   

11.
胡蓓  杨辉  黄蕾 《情报杂志》2012,31(6):202-207
创业人才通过获取特定的资源和信息提升个人创业能力,产业集群内部丰富的资源为创业人才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资源观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可以为构建集群创业人才学习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创业人才学习的四个内容维度结构:自我学习,业务学习,关系管理学习和企业管理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集群共享性资源对创业人才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共享性资源的三个维度(集体声誉、资源的交换与组合强度以及当地机构的参与程度)对创业人才学习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驱动的社会转型趋势下,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主要手段.厘清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学生、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创新教育育人格局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周方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28-131
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是科技创业人才与创业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具有主动协同、多重交互和规模效应递增等特征。系统的运行特点对科技创业人才的流动与集聚具有决定性影响;科技创业人才处于系统的核心,其创业层次反过来对系统运行质量产生影响。我国科技创业人才生态系统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整体创业层次不高、系统协调性不好、环境束缚较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竞争力.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局面的全面形成能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培育新供给,形成新动力.该论文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双创"人才的引进、培养、应用与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河北省"双创"人才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补齐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短板发挥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他发展条件相似的区域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业型技术人才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创业型技术人才的特点决定创业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路径,要求高校、企业、研究所等多方主体的深度融合.在分析创业型技术人才能力特征和培养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办学、聚力优势资源整合,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质量监控和育人机制等5个方面构建以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为导向的创业型技术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科技园区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是刺激科技创业人才特别是海外科技创业人才聚集,改善和优化科技人才资源,促进科技人才创业的基地。 1.科技园区是科技创业人才聚集的基地 (1)科技创业人才特别是海外科技人才向科技园区的聚集,是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能否提供科技创业人才特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国内外科技创业人才相关文献理论梳理基础上,对426位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对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场考察,对1000多名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创办人进行座谈访谈。分析了中国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主要包括人才和企业的特征、创业过程和创业行为特征、影响创业人才及其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等。剖析了科技人才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型的瓶颈、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提出了培育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加强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才培养理论依据的研究,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无论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郭君平编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创业人才培育研究》一书,通过导论、研究的理论基础、都市型现代农业创业人才培育状况实证研究、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创业的SWOT模型与个案分析、都市型现代农业创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与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创业人才培育主导机制的建立、结论与展望等章节对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基于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专项工作中文化育人实践研究》(2020SJB0828);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立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模式实践研究》(GYJY202106);2021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专创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JCKT-C-20210627)的研究认为,提升创业人才培育,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参与主体多元化,需要各方协同发展,应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专长与能动性.高校教师可从教学、科研、竞赛指导、创业园区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参与创业教育.从内容、方式、教师的自我培养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高校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安徽省启动政策性保险试点以来,安徽省农业保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矛盾及深层次问题。比如,保额偏低,各地未体现风险级差,试点产品不丰富,未涉及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水产及特种养殖,个别地方保险赔偿平均化,个别基层保险公司出现拒保现象,农业保险公司查勘定损难,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等。《农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给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章在分析安徽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其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