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动作是当前女子跳马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潮流动作之一。又是向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540°、720°、1080°等高难动作发展的基础难度动作。本文主要研究了舒舒诺娃、萨博、西里瓦斯、沃伊尼亚等世界优秀运动员完成的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动作的技术特点及一股运动学规律,并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了一些技术参数作为训练时参考。舒舒诺娃曾多次获得世界女子跳马冠军。她完成的动作质量高,技术先进,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1987年全国少年体操比赛,有28个省市代表队共196名运动员(男97人,女99人)参加角逐。在比赛中,各队的技术难度和动作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双杠项目少年较难完成的“前摆转体180°成手倒立”、“团身后空翻二周下”、“大回环”等技术巳被普遍掌握,部分运动员还完成了“屈体后空翻二周下”、“经倒立前翻360°成支撑”、“大回环转体180°、360°”等高难动作。其中河南运动员陈军完成的“前摆转体90°成一杠手倒立接大摆落下越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下”,辽宁邵宝智、黑龙江王景宇完成的“一杠手倒立大摆落下越杠团身后空翻二周下”等难新动作受到体操界行家的注目。为了更快地提高少年运动员双杠项目的技术水平,本人对参赛队员的动作内容、数量、难度、完成情况及落地稳定性等作了现场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及时把握住技巧单人项目的发展趋势是教练员,运动员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技巧单人项目的技术巳进入相当高的水平,多轴,多周的动作大量出现、如后空翻三周转体380°、及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440°等.同时还出现高难动作挂串,如直体后空翻两周小翻小翻接后空翻三周.当前,我国该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动作难度上,已占优势:但目前必须从质量、后备力量、稳定性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使技术水平再提高一步、使后备力量更加充实.  相似文献   

4.
关于女子跳马踺子后手翻类动作起跳和推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踺子后手翻类动作是由苏联女体操运动员尤尔钦科在1981年创造的.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原来向前上板起跳的传统技术,为发展跳马难度,提高跳马技术水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近几年来此类动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尤尔钦科完成了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的动作,并夺得了跳马比赛的金牌.苏联运动员舒舒诺娃,在1985  相似文献   

5.
男子自由体操是在1911年第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及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上才正式列为比赛项目,但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难度变化大。五十年代还仅有不同方向和形式的简单空翻动作,如直体后空翻转体360度及前手翻接前空翻动作。六十年代就出现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及团身后空翻两周的难度动作。在70年代则不仅难度上出现了直体后空翻两周及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度等多周数翻腾动作,而且如团身后空  相似文献   

6.
新的体操规则鼓励高难度与高质量的动作,尤其是成串动作.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采集比赛中男子自由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接直体后空翻转体540°动作的运动学数据,然后用建模仿真的方法重现实际动作,综合分析落地时关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发现,运动员成功完成了串连接动作,并落地站稳:第1次落地身体姿态角度比较理想,有助于快速制动以及2次起跳,膝髋关节肌群成为对抗落地冲击力的主体;此外,落地后身体仍在旋转,导致两侧下肢负荷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损伤风险较高;第2次落地,尽管身体姿态角偏低,不利于平稳落地,但运动员控制能力较强,通过较大的膝关节屈曲保持身体平衡,成功站稳.  相似文献   

7.
双杠自选动作类型与组合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界优秀运动员双杠自选动作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支撑或挂臂撑前摆、支撑或挂臂撑后摆、飞行动作、悬垂前后摆动作是构成成套动作的“主要动作类型”。而“主要动作类型”中又以支撑前摆转体倒立、倒立前翻360°、悬垂前摆动作、后空翻成手倒立等子类动作使用最为广泛;同类动作组合逐渐成为运动员编排自选动作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国际体审定的1985年以来的体操规则中,出现了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有男子7人14个动作,女子3人3个动作,分布在7个项目中。这些难新动作如下: 自由体操:1.李月久侧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90°前滚翻;2.楼云侧空翻两周同时转体270°。鞍马:1.李宁环中托马斯捷式转体180°至环上;2.李宁正交叉转体90°经单环倒立落下成骑撑;3.童非马端正撑隔两环挺身转体360°至另一端成正撑:4.王崇升托马斯经分腿倒立转体180°落下按托马斯转体90°至手倒立落下成骑撑。吊环:1.李宁经后悬垂前摆上;2.李宁支撑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跳马:1.楼云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540°;2.楼云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双杠:1.童非前摆上后空翻成倒立;2.杨岳山向后大回环转体90°成一杠倒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40届世锦赛和第29届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的统计分析,对女子自由体操技术特征进行了研究,果表明:女子自由体操空翻类动作集中于D组及以上难度,后空翻类发展快于前空翻类;D组及以上难度的空翻是构成A分技I.动作的主要内容;E组难度动作的技巧连接串增加,难度连接以"二连接"为主;难度动作落地的稳定性是自由体操项目制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楼云和克劳尔在许多国际体操大赛中,多次获得过跳马世界冠军。他们完成的前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180°动作,是一个向更高难度发展的基础难度动作。通过运动学的对比,找出他们完成踏跳、推手、第二腾空翻转等方面的技术特征及技术差异,并提供了有关的技术参数,对于我国运动员改进此动作技术和进一步发展该类型动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成套前、后两类空翻动作发展均衡,在奇数和偶数两个动作位,分别完成难度相对较高的前空翻类"屈体和团身"动作和难度相对较低的后空翻类"屈体和直体"动作,并首先选用相对"易完成"的高价值团身动作和"与直体有相同价值"的高难度屈体动作,是当今世界优秀蹦床男选手选编成套动作的主要特征;发展空翻三周转体类动作,并正确处理好飞行时间、动作难度及完成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力求积分成绩效益的最大化,还将是众多优秀蹦床男选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试论单杠飞行动作的发展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近三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中飞行动作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飞行动作数量和难度均有一定发展,后空翻两周越杠类动作成为主流动作,各种形式的特卡切夫直接连接被广泛采用,前空翻类型动作日趋减少,马尔凯洛夫的使用甚少.单杠比赛成绩与飞行动作的数量和难度无直接联系,而与整套动作的质量和下法稳定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第41~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不同动作类型选择倾向、单个动作和连接动作,以及动作难度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非技巧动作表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向前技巧动作体现了运动员对其连接价值的追求,直体后空翻加转体动作连接价值凸显,向后旋空翻单个高难动作价值受到重视,向侧类技巧动作得到重视,但动作发展不均衡;单个技巧动作和连接串数量稳定增长,连接形式多样化,但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少;提高难度是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悉尼奥运会高低杠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主要对象,对当今高低杠比赛整套动作的结构与发展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动作难度以开发独具风格的多度转体与飞行动作、并提高连接价值为主;动作连接以腾身回环、后空翻与弧形转体等换杠动作的创新为潮流,并尽量减少连接动作,以提高比赛的时间效益;在重视完成动作质量和后空翻类下法稳度的基础上,稳步开发前空翻类动作,以实现下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以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选手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周期世界女子平衡木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难度平均为6.34分,其中技巧与舞蹈动作的比例接近为6:1;技巧动作中前空翻类型占六成,挺身前空翻及其转体和团身前空翻几乎是每位选手的规定动作;上法呈现多样化特征,下法的动作类型全部为后空翻动作;完成技巧动作的质量欠佳,整套平均扣分高达1.253分之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在既定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质量,重点是提高技巧动作的控制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团身前空翻动作是近几年女子跳马比赛中新发展的一类动作,莫慧兰是我国最早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员之一。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着重分析了她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并提供了有关的技术参数,对于我国运动员掌握此类动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难度系列动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1914年俄国的А·И索辛第一次完成了团身后空翻两周动作时,人们为之赞口不绝,并称之为“致命空翻”。而在今天,该动作已成为技巧单人项目男、女运动员普遍掌握的基础动作之一。自1974年苏联运动员宾德列尔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以来,该动作相继被许多运动员所掌握,并进一步发展到用屈体形式完成后空翻三周动作。近年来,我国数名运动员经过刻苦钻研,科学训练,也掌握了后空翻三周动作,同时还完成了目前世界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团身前空翻三周动作。可以预料,在前、后空翻三周动作的基础上,很快会发展加有转体的新动作。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法及分析归纳等方法,系统分析了第30届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网上单人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发现:在“奇数”和“偶数”动作位,分别以5种前空翻和5种后空翻来组成一套具有最高难度价值的成套动作,是当今世界蹦床优秀女子个人运动员布置成套前、后两类空翻动作的主要特征;而以最高难度2.0分的前空翻动作为“开始”,以3(或2)个“1.5分以上”和1(或2)个1.3分的“前空翻”动作、及2(或3)个“1.4分以上”和2(或1)个1.2分(或“1个1.0分和1个1.2分”)的后空翻动作为“中间”,并采用相对“开始”难度稍低而又不失与成套“高难度”相匹配,且有利于“稳定完成”的1.6分高难度“后空翻”为“结束”,则是伦敦奥运会众多优秀蹦床女单选手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伦敦奥运周期的第41届和第42届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双杠决赛选手为对象,对当代世界双杠成套动作比赛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双杠成套动作的平均难度较低,仅有6.5分左右,整体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获得奖牌选手的最高D分应达到7.0分左右.成套动作的结构仍以支撑摆动组为主,悬垂大摆和短半径回环动作迅速增长,两组接近占总数的1/2,并构成成套动作难度的主体;挂臂摆动组动作数量逐渐减少,但难度越来越高;下法仍以"屈体后空翻二周下"为主,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E组裁判执法更加严格,平均E分有所下降,今后应在既定动作难度(特别是接近7.0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将成为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我国年轻一代选手领导了当今世界双杠发展的新潮流,预计在伦敦奥运会上仍将继续保持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前空翻类动作是跳马项目近几年来开发的一类高难度动作,从当前发展趋势看,此类动作发展潜力很大,将成为新的潮流动作。袁柯霞是我国完成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屈体前空翻动作质量比较好的运动员。研究她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及主要技术特征,对有条件发展此类动作的运动员具有理论和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