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胡塞尔早期继承布伦塔诺的经验描述心理学,将之拓展和应用到了算术领域中。经过数年反思后,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意向结构模型,把意识内容与意识对象作了明确区分,并把意识活动与意识内容归为心理现象,把意识对象归为物理现象。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质描述心理学,站在人文科学立场上确立了描述心理学的基础地位;主张运用本质直观的描述方法研究具体心理经验之外的普遍观念之物,以把描述心理学打造成一门严格精密的本质科学。他的本质描述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经验描述心理学总体上一脉相承,但在基本主张和具体观念上突破和超越了后者,继承和发展了严格科学传统的描述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人的主体性是人文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直观、简单、笼统的表面层次上。布伦塔诺丰富了历史上的“意向性”这一概念,进一步明确了“意向性”的内在性,并进而把人的意识活动区分为具有意向性指引的“心理现象”和无意向性指引的“物理现象”,心理现象是由内知觉产生的,内知觉是一种当下的不假借于外物的意识,它具有直接自明的特性,内知觉才是心理现象真正唯一的知觉。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重要特性,只有具有意向性的意识活动才能作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布伦塔诺的这一思想,是在意识研究领域具有弗洛伊德式的科学发现,它消解了西方思想史长期以来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揭示了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内在于人的内心,也为建立真正主体性的思想而牢固奠基。  相似文献   

3.
描述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初由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共同创建的一门人文科学心理学,它主张通过现象学的描述或解释学的理解如实呈现人类心理生活的全貌。描述心理学沿循严格科学和浪漫主义两种传统发展,并各自贯穿着三种独具特色的理论形态,前者包括布伦塔诺的意动描述心理学、斯顿夫的机能描述心理学和胡塞尔的本质描述心理学,后者包括狄尔泰的体验描述心理学、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和斯特恩的人格描述心理学。每种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独特的基本主张、理论焦点和方法侧重点。不同理论形态在描述心理学框架体系下结成了反对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强力同盟",共同反对冯特等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布伦塔诺区分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以及相应的两种感知,并在心理现象中进一步划分了表象、判断与情感活动,这些心理现象不是表象便是立足于表象之上。表象的意向关系是一种指向对象的关系,判断与情感活动则是一种对立的意向关系。胡塞尔认为布伦塔诺的意向关系是含糊而有歧义的,因此他对布伦塔诺关于两种现象的划分与心理现象的定义进行澄清,将布伦塔诺的意向关系改造为作为实项内容、立义特征与意向内容之统一体的意向性,并针对心理现象的定义提出了意向体验的定义,即任何一个意向体验或者是一个客体化行为,或者以客体化行为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方心理学中的人文传统和形态非常丰富,早期有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狄尔泰的人文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随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等,尽管形式各异,但核心精神上,它们都试图从人的本质和要求出发,以适合于人之为人的心理现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发展心理学,试图真实、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描述生活中的具体心理体验,把握心理学个案中心理的结构和意义,实现对独特个体的心理意义和价值的敏锐理解。  相似文献   

6.
狄尔泰是科学心理学开创时期一位举足轻重却长期被埋没的心理学家。他首次提出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概念,并创建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体系。他主张在心理学人文科学观指导下,通过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对体验表达的解释以及对客观精神的理解的方法,描述整个心理生命结构系统、心理生命的发展和心理生命的差异。他的描述心理学为后来的描述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以及当代质性心理学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7.
哲学价值论在19世纪末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心理学背景.布伦塔诺和文德尔班在哲学价值论的开端上形成了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的对比,表明对价值的哲学探究与心理学有着内在的联系,价值哲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布伦塔诺和冯特关于意动与内容之争开创了随后的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对立之先河,对20世纪的心理学影响巨大。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感觉、情感等心理或意识经验的内容,而布伦塔诺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及其活动,即意动;冯特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法融进传统的内省法,而布伦塔诺认为意动是心理活动过程,要以反省来加以观察;冯特从心理元素是个简单的心理过程的基础上提出情感三度说,布伦塔诺根据意动指向对象的不同方式,将心理现象分为表象、判断、爱憎三类。  相似文献   

9.
李贽是明代一位标新立异而对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思想家,李贽的思想极具叛逆色彩与反抗精神,他强调个体自身的价值,重视个性。在文学批评方面,他提出“童心说”与“化工说”两个重要的理论,对后世的戏曲小说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布伦塔诺对于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胡塞尔来完成的。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研究方向上,布伦塔诺引导胡塞尔从数学研究转向了哲学研究,坚定了胡塞尔以严格科学的精神来探讨哲学的信念;在研究内容上,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事实上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动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教育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因理论的奠基人应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海德(Heider,F.)。他以朴素的心理学观点和通俗的语言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并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化和概括化,倡导了归因理论。所谓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或推断。对因果关系知觉的研究,称为归因研究。其基本思想包括下列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以“起、承、转、合”为关键词对布鲁纳以“教育过程”和“教育文化”引领的教育与心理研究的“认知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历史与逻辑进行了解读,展现了他如何从一个纯粹的认知心理学家跨界到教育领域,并力图在教育研究中建立起教育学与心理学平等对话的桥梁,进而通过对“文化”概念的深入理解最终成为一位横跨心理学与教育学且能在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对教育本质进行探索的教育学家;同时,考察了20世纪教育学与心理学之间关系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教育学在借助心理学实现自身的科学化后,一步步逐渐摆脱对心理学的依附,恢复自己的学科主体地位,并尝试把“科学”与“人文”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熔于一炉,从而开辟教育研究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现象学家胡塞尔早期是由布伦塔诺引领走上哲学道路的,但后来他毫不犹豫地批评了老师含混的表象概念,同时提出客体化行为的概念,并认为客体化行为才是意识体验的基本意向性结构。自此,胡塞尔继承并完善了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完成了早期对意识意向性的探索,这为其从早期描述心理学转向行为现象学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
直接感知理论在描述他人的行为如何作为我们内心的切入点时,仍然模糊不清,需要进一步澄清。文章的重点内容就是对比分析不同行为层次的“表达”概念,论述直接感知理论的“表达”概念,即“表达”概念不是一种因果关系式的,而是在构成意义上的,一些身体动作表现为心理现象,实际上也构成了某些心理现象的适当部分。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从2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它汲取胡塞尔现象学中所蕴涵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以此为理论基础展开具体的心理学实践。它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根基,重视意识的“意向性”特点,发展特有的心理学研究程序与方法,对人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体现主体性的心理现象进行纯粹的描述和意义理解,将实现一门人科学的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士志于道”是儒家据以评判士之是非善恶的最高价值标准。“志道”之学,指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觉地追求儒家的道德境界,并以此作为立身处世的终极价值依据。而传统的“三不朽”理论又以“立德”为上善之选,这就为知识分子从“立德”走向“不朽”提供了内在依据。陶渊明的“立名垂世”思想,是指他在“志道”的践履过程中所形成的指向“不朽”追求的价值意图,即通过“三不朽”的操作体系以实现垂名后世的价值理想。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用“志道”之学为自己的“立名垂世”思想做了策略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表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郝若平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一、表象研究的回顾关于表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以冯特为首的科学心理学的奠基者们,认为表象是一种比感知觉更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感知觉刺激不存在时所能再现的关于曾经感知过的刺激映象,是一种内隐反...  相似文献   

18.
正反学校文化在中学生中尤为常见,中学生的反学校文化往往被认为是对学校主流文化价值的反抗,在罗洛·梅存在主义心理学视域下,我们发现了其中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象学为方法论,结合了自己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他关注人的存在及存在感,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主张要重在用现象或直接经验的描述对人类心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蒲松龄“幻由人生”主张的主要价值不在于抒发人生哲理,而在于他对小说虚幻题材、虚构手法的清醒理论认可。这对于他之前的小说理论界的混乱观念不啻是一次清。普遍的时代幻灭感、对戏曲理论和庄子美学思想的消化吸收,促成了蒲松龄的理论自觉。他的“幻由人生”的理论主张。对清初开始的小说创作高潮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注意理论对多媒体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引言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注意是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中心概念。注意是个体受内外动机的驱使,有选择地指向并集中于一定对象或活动的心理现象。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注意的选择性(Selective attention),将注意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一种内在机制,其基本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选择并调节行为。选择性注意理论对于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信息的处理以及组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几种主要的选择性注意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 1.知觉选择模型 这类模型主要包括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和Treism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