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邻居任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也很好,难得看到他生病。有一次我问他:“你哪有这么多的高兴事,整日快乐似神仙?有什么生活诀窍吗?”他笑着对我说:“诀窍谈不上,我的生活信条是:遇事给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换个角度去想,都会让你高兴。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吃粽子之后,觉得今年的粽子和去年实在也没有什么两样,于是颇感你我凡夫俗子生活平平。而从农历五月初六的一家报纸上,却看到了令我好奇的新闻:《巩俐巧吃粽子》。吃粽子谁不会吃?但做到“巧”吃就非人人可为了。原来巩俐的“巧吃”,是“谨守少量的原则,同时偏爱紫米或各色杂粮包的杂粮粽”,这样作的好处是“吃杂粮粽一来可以应景解馋,再则也不违健康原则”。感谢该文作者,如此敏锐的‘新闻嗅觉”,为我0:]?IS%tlt了这么“重要”而‘有趣”的新闻,还要感谢作者如此快捷的新闻速度,巩小姐初五刚和丈夫在新力出皮巧吃…  相似文献   

3.
我从1993初从偏僻的煤矿调到农场宣传部后,每年都有200多篇新闻稿件分别被全国、省、市级73家新闻单位采用,连续三年被评为农垦总局10大新闻报道能手之一,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有5篇稿件被评为好新闻。有不少同行来信问我:“老肖,你生活在只有3万人口的小农场,哪有这么多新闻可写呢?”我的回答是:只要加强学习,吃透上级政策,增强新闻敏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经常到一线,就不会写不出新闻来。其实,新闻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被誉为“养猪状元”的五九七农场“祯荣苑庄”养猪场当家  相似文献   

4.
赵贵急急走了进来,禀报:“老爷,我们已将你死的消息传遍了太原城。”张百万一听,大喜,连声叫好:“好!好好好!”管家试探着问道:“老爷,难道你真要装死?”张百万说:“事到如今,我不装死能行吗?那狗官借和尚被杀之机,想吞下我的半个家业!昨个他给我定了5大罪状,想洗清哪一条也得一万两银子!这个狗官,每遇到案件都是故意延缓案情,拖着不办,而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想点儿生法儿捞银子。不过也好,我今年已六十五岁,人间的事看遍了,阴间的事儿一点儿也不知道。现在那狗官向我狮子大张  相似文献   

5.
樟楠印象     
“别看我矮,我矮得匀称;别看我黑,我黑得透亮;别看我眼睛小,我小得聚光!”樟楠这样描述自己。 樟楠从中原大地来到戈壁军营,抑或说从懂事起,他的心里就贮藏了足够的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誓将今生赌明天!这种“狂妄”的自信,使他浑身是胆。特别是迷上新闻报道之后,他更觉得要想把新闻这碗饭吃得有滋有味。他带着那副貌不惊人的“尊容”,靠着这股敢闯敢干的“狂”劲,他硬是把“业余新闻报道”这碗饭吃得津津有味:下连队与战士谈心,他可以彻夜不眠,上访总部首长他毫不畏畏缩缩。特别是那一双“小得聚光”的眼睛,走到哪就把哪里的新闻“盯”得“浑身发抖”、“举手投降”。 在一次探家归队途中,列车上,女列车长胡佩琴  相似文献   

6.
这篇小文章,两年前就想写,标题打算叫做《我也“左”了一回》。一想,这个标题不大好,因此放下了。这两天注意到一个新情况,很高兴,便又来了劲头,并且改用现在这个题目。是怎么回事呢?请让我往下说。两年前,一家出版社出我的一本书,我要求看清样。责任编辑是老朋友,表示求之不得,十分感谢。又千里迢迢打电话来,简直是用恳求的语气说:“请你老人家一定要注意数目字。”我很奇怪何以他这样郑重实事,过去似乎没有这么严重。他说,他们去年有一本书,被查出来两百多个错。他说绝对不可能,那本书统共才十多万字,哪能错那么多?自…  相似文献   

7.
对症用药     
子:“爸爸,猪内脏的胆固醇很高,你不能再吃了。”父:“没关系,我有肌醇片。”子:“你都这么胖了,别吃肥肉了。”  相似文献   

8.
感谢老师新野县施庵乡彭兴才我是1906年初才试着搞点新闻报道的。当时,我对新闻写作一窍不通,全凭着一股于热情,不间断地采写了几十篇稿件,可篇篇如石沉大海。正苦恼时,乡宣传委员王梅莲来到我家,她看了我的一些底稿说:“你对新闻写作的知识还欠缺。”我没好气地说:“你让我去进修吧?在这乡旮旯里你哪能给我找位老师?”王梅莲说:“如果你真有志气搞新闻写作,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老师。”说着,她掏出了一本《新闻爱好者》杂志。说实话,当时我对这位“老师”还不太热情,谁知当我看了几页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0.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采访,你若直接问村干部:“村里有啥新闻?”他们个个摇头;你若掏出笔记本采访农民,他们说上几句就卡壳;可你随随便便,东拉西扯地跟他们聊天,他们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说不定哪句话便成了新闻。我曾去黑林台村一农民家采访。这位农民购进几台草织机,组织10多名小青年加工草帘子,销往东陵区各砖场,经济效益很好。可我问他一句,他答  相似文献   

12.
新闻浮世绘     
妞二平广东“怪病风波”波及邻省.一福建男子听信传言一夜喝了两瓶醋。啊?我还想帮妈包饺子.说说话昵申请离婚的人这么多.房子装不下了新闻浮世绘@郭竞雄  相似文献   

13.
郝慧丽同志:大作拜读。新闻学研究生关心现实的新闻理论研讨,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很高兴和你交换一些看法,供你参考。大约是八十年代中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林帆教授提出“新闻是‘事学’”这样一个论题。今年他又在《新闻大学》夏季刊上发表了《新闻即史》的文章,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尊意如何?我是很赞成的。关于新闻的定义,从目前来看似乎还很难统一。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少不了“事实”,都离不开“事实”,都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那么,什么是事实?有个叫彭漪涟的哲学家,给事实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事实是人们对“呈现于感…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读者看报纸,可能不会想那么多,比如哪条是教育新闻,哪条足时政新闻,哪条是社会新闻……而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新闻有着严格的分类,记者也因为跑的战线不同,有着“时政记者”、“产经记者”等各类头衔之称。  相似文献   

15.
我是《新闻三昧》的一名虔诚的读者、忠诚的作者、忠实的订户,也是一名读着《新闻三昧》走进新闻战线和跨入新世纪的新闻新兵。蛇年是新世纪开局年,也是我的第二个本命年。在百“喜”交集之际,对咱们的娘家(我习惯这么称呼)——《新闻三昧》,我想表达的敬意太多,想说的话语太多……一、对通讯员厚爱有加请看笔者自己制作和“卖弄”的一则“标题新闻”:  相似文献   

16.
不少青年新闻工作同志问我:你干新闻工作时间不短,对这一行的主要体会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从《人民日报》工作岗位退到二线后,我继续关注我国新闻工作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写些有关方面的文字,这么说来,同新闻结缘已有一个花甲周期,时间不算短。但取得经验不多,积累教训不少,主要体会一言难尽。如果勉强概括一条,我想提“入门不难,提高不易”几字,跟同行商讨。 我认为这几个字有历史印记,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南通县唐洪乡党委书记季作毅同志,每年写稿一百多篇,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四十篇以上。“老季,你哪来那么多新闻好写的?”这是我访问他时提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幽默短篇     
《大观周刊》2006,(40):F0003-F0003
最后一顿饭“在把你送上电椅之前,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法官问一个死刑犯。 “是的,法官阁下,我想让我的妻子再给我做最后一顿饭。吃了它我一定会更加愿意去死的。”  相似文献   

19.
记者、通讯员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这句格言,但要做到就必须从严要求。一次我写一则新闻到报社,编辑一看文中的“金牛乡六组”就间:组是哪一级单位?我说:根据当事人向派出所报告的地址.乡以下就是组.编辑说:应该弄清楚乡与组之间还有没有村。经他这么一提,我才感到当时疏忽了这  相似文献   

20.
真的没想到     
收到《新闻三昧》杂志社给我邮寄的2000年《新闻三昧》杂志合订本时,我吃了一惊,无缘无故我咋能收到这么好的礼物。这时我才想到原来我在前段时间参加了由《新闻三昧》杂志社举办的“读者评刊”活动,被评为热心读者。这是他们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捧着这本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多彩的业务书,我认认真真地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