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拼盘”式综合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拼盘”式综合普遍存在源于其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现阶段改革的基础,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1.“拼盘”式综合——综合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2.
积累写景物的材料,一般都是要自己观察得到的。如果借助大家的智慧和积累,通过做快乐的“拼盘”游戏,相互促进,能得到更好的景物材料。这种“拼盘”游戏方法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拼盘”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形式上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但在内容上各学科之间却“跨而不合”或“合而不深”,在结果上则难以导向对主题的深度理解。“拼盘”式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学科性与跨学科性客观冲突、主学科与相关学科不同立场的博弈、预定设计的实践性调适的结果。“拼盘”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样态的拓展与丰富,也可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积极稳妥落地。同时,它也可能带来一些缺憾:引发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误读,难以彰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应有价值。基于以上反思,当下乃至未来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应主动实施“拼盘”,又需积极超越“拼盘”。  相似文献   

4.
林健 《班主任》2003,(9):12-12
所谓“拼盘班级”就是指由于文理分班或其它原因重新组织起来的新班级。由于原先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要求“拼盘班级”迅速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5.
郁芳 《教书育人》2006,(6):44-45
不可否认,“拼盘”式综合普遍存在源于其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现阶段改革的基础,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朱旭军 《文教资料》2009,(31):86-87
艺术拼盘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造型美观,让人赏心悦目,有“秀色”可餐的效果,令广大厨师为之神往,一时间各种艺术拼盘层出不穷。文章试从色彩、动静、空间、刀工、主次、均衡六个方面谈谈对艺术拼盘整体效果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办儿童刊,重要的是搞清小读者的精神“营养”需要什么,口味是什么。从这几年的《小学生导刊》来看,所端出的三个“拼盘”是符合当代少年儿童的需要及口味的。  相似文献   

8.
“综合科目”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是跨学科的综合,“综合”不搞学科知识的“拼盘”,而是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八拼盘     
一·八拼盘斯厚全从事农村成教工作,常流览成人教育杂志,其间乡镇农校建设内容颇多,抄抄摘摘、徐徐改改、奉强附会、凑成如下乡镇农校建设“—·八拼盘”,以飨农校同仁。一、创立一所独立门户、自成体系的校园。二、建设二支过硬队伍。以乡镇领导人任校长,懂管理、爱...  相似文献   

10.
一、“拼盘”式综合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不可否认“,拼盘”式综合普遍存在源于其存在的合理性,它适应了现阶段改革的基础,是客观规律的反映。1“.拼盘”式综合——综合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经阶段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出现是我国在分科课程上的绝对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导致的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分科课程体系即刻土崩瓦解,综合课程体系一蹴而就,课程综合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分科课程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虽然我国的分科课程过细、过窄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的融合性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分科课程本…  相似文献   

11.
刘平 《职教论坛》2004,(9S):46-47
淄博职业学院自2002年7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组建以来,从四个中专学校合并的“拼盘”,到一流职业学院的“品牌”打造,经历了近两年的公关形象策划与实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建设路五小重视校本课程开发,针对目前不少学生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较差的现实,该校本学期把冷拼盘制作作为一项校本课程来抓。班主任、劳技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及劳动技能。前段时间,该校举办了首届“厨艺之星”冷拼盘大赛。一个个色彩斑斓、造型独特、制作精细的冷拼盘吸引了在场的学生,有红薯雕刻成的“百鸟朝凤”,还有莲藕做成的“九龙戏珠”……师生对荣获“厨艺之星”称号的10名学生赞口不绝。学生在饮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中,其思维不断地受到了启迪,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也得…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化学教学》2001,(6):29-30
从2001年开始,我省将实施“3 X”高考模式(其中“X”分成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众所周知,“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理、化、生等科目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拼盘”,而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的测试;“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的复习教学既要练好“内功”——以化学双基知识为出发  相似文献   

14.
逆风之旅     
剧场拼盘第三弹!正式开幕!拼盘是梦想剧场的传统活动,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举行。活动规则:所谓拼盘,就是小说内包含各个关键词。此次拼盘为了给带孩子们更多发挥的空间以及乐趣,26个词用13个即可,当然愈多愈好。此外放宽限制,用词不必按照顺序,但请不要少于13个。  相似文献   

15.
软件包括培养孩子乐感与节奏的“打击乐器俱乐部”、感知美妙音阶变化的“乐谱认知”、接触基本几何图形的“图形拼盘”、了解力与运动关系的“空间球体”、  相似文献   

16.
逻辑对提高民族科学素养十分重要。“法轮大法”是种种宗教教义的拙劣拼盘,而许多教义在逻辑上是无效的,“心诚则灵”的观点,违背科学、违背逻辑。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离不开科学的哲学指导,要有效而彻底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必须用精确的逻辑武装完善我们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逻辑对民族科技能力、知识创新关系重大,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美岛度假’好,构思精巧!”“‘海滨娱乐城’也不错,看那别墅多精致,繁花似锦,让人如临仙境!”……看着大家在别人的水果拼盘前品头论足,我很着急。为啥?因为我的水果拼盘“丰盛的晚餐”竟然一直无人问津,你说急人不急人!要知道,为了这个作品,我可花费了不少心思。  相似文献   

18.
“拼盘”模式是不少刊物的常见特点,其编辑工作主要是“汇拢”、“组合”。而主题方式、特色套餐模式,体现一种高站位,对编辑水平要求更高,策划与组织工作也更难。但做好了,能跳出刊物一般格局,走向大气,独树一帜。新一年《四川教育》的变化,就给了我“变革简单拼盘,呈显套餐特色”这种感觉。以第1期为例。深度、系统、集中地讨论一个认识问题,有专家的理论界说,如“策划人语”,姚文忠、查有梁等的文章,高屋建瓴、廓清了读者对“课程文化”的思想认识;有比较透彻的一线研究阐述,如“数学是一种文化”;有直观生动的教学呈现,如张老师精彩的课…  相似文献   

19.
高二文理分科而重新组成的新班级,特别是民办学校高中的“拼盘班级”,其学生素质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自由散慢成性,劣习难改,毫无纪律可言,真像一匹匹野马,放纵不羁。将这样一些“乌合之众”拼凑在一起,班级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下面谈谈建设一个良好学风的集体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高考“综合科目测试”的考试说明,对综合科目的命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指出综合试题不是几门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强调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因此,熟悉理科综合测试题的来源及求解策略,无疑会对今后中学理科教学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