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把企业引进课堂,把课堂搬入企业,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即:达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培养学生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综合技能和素质,最终实现学生就业时和企业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职业规划、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质还靠传统的理论考核模式进行评价,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评价的科学性,本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中的考核评价的改革方案进行探讨,希望通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中考核评价的改革,既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楠  李卓 《职业技术》2010,(1):39-39
本文论述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考核标准,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证书考核标准对接,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能力的需要,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能力培养相脱节,导致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僵化,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投入不足。要以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的编制,正确处理基础课与实践课间的关系,加强实践课程的师资力量,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建立学生能力考核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条例的研究,文章探索了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五个对接":教育培训职业的设置、取消和更新应充分考虑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企业和学校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校应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考试应着重考核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项目和工作任务中去,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相似文献   

5.
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驱动力,是深化产教融合的资源集聚力。从内在要素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为专业建设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上的有效性、师资队伍上的适应性、条件设施上的保障性、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性;从外显要素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服务行业企业发展能力、服务人才成长发展能力。对其考核评价,则可从内部控制性评价和外部考核性评价两个方面展开,两种评价方式关注重点和目标诉求应呈现差异化。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实施主体、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均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其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也必须体现工学结合特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激励性、可操作性、多元化的原则,以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能力考核为核心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按岗位能力要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编写《化工单元课程学习工作页》,构建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岗位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采用过程考核与考试结合的评价方式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效果,可促进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程建设可起到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气开采综合训练"课程考核体系中考核项目层次简单、考核形式单一、考核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考核评定标准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兼顾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同时促进综合训练项目的建设和完善。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用该考核评价方法,起到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与行业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实现与企业对接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应分析目前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构建模块化螺旋递进式的培养模式,形成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内容教学相结合的职业化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结合开放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从面授辅导、形成性考核、教学支持服务和考试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彭建成 《教师》2016,(5):125-126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教育部对于职业学校提出的要求,又是当今职教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学科能力考核是长沙财经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新一轮教学与考核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着眼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长远发展。本文试图从教学内容重组、考核项目确定、评价标准制订、考核方式更新、操作流程规范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职业能力类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综合评价,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文章结合教学改革,在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多元化、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此考核方式把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其实施效果显著,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是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实施、考核评价等,实现了学生能力从“学徒一中级工——高级工”的递进提高,真正实现了五个对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围绕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三条措施:构建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加强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优化课程教学评价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接岗位需求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头戏,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形式和标准,以企业的评价途径为抓手,创新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考核方式,无缝对接企业的岗位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萍 《高教论坛》2015,(1):101-103,106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文学概论》课程现有的教学改革缺乏深入细化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十分有必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深入细化教学改革,积极追求新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系,建构新的评价考核模式,在增强学生文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切实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真正实现与其他课程尤其是方向性实践课的对接。  相似文献   

17.
“职业人”指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特定职业的基本知识、技术、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精神和素养,准备从事特定职业活动的人。基于”职业人”培养的班集体建设是指围绕行业职业标准,在目标、制度、行为规范、考核评价等方面与企业对接,建设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班集体文化,以使学生尽早熟悉企业文化和行为规范,成为“职业人”的班集体建设模式,是校企文化对接和融合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商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观,突出职业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第二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现代技术辅助教学,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9.
以企业采纳设计作品岗位能力的课程考核方式,锻炼了学生作为员工所应具备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等,构建了"理实一体、真岗实练"的育人模式,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共建WEB服务与开发课程,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人才、知识、物质资源等优势,将校内固定课堂与企业流动课堂有效结合,积极进行教学模式与考核机制改革,逐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共同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库进行更新与完善,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