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记者写的报道,在事实上出了差错,受到批评,这时,他拿出了采访本,说:“这是党委书记告诉我的。党委书记说的我不信还信谁?”与此相类似,另一个记者则拿出了被报道单位的一份书面材料,说:“他们自己的材料上是这么写的呀!”  相似文献   

2.
某单位党委书记给笔者讲了这么件事:前些日子,他们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中,想借鉴一点人家的经验。事有凑巧,正好某报在一版显要位置报道了这方面的经验。党委的同志喜出望外,立即前往取经学习。但得到的回答是:我们还未开展教育哩。许多同志愤愤地说:报上报道的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经验,实际是“客里空”,记者的职业道德到哪里去了? 这个批评是有道理的。以笔者所见,个别记者不讲职业道德的事还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偶然从一次新闻组稿会上信手拈来的。会上,通讯报道骨干汇报一个又一个新闻线索,但中意的发言不多。尤其是,一些活生生的先进人物从他们口中说出,竟然成了“机器人”,会说话,没有感情;会做动作,没有思想。总之,见其人见其事但未见其心。突发奇想,出了一道考题:“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应答者莫衷一是。最后我说,标准答案应该是:“文章是用心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问:我经常给报社投稿,但至今还没有与编辑见过面,你能否谈谈编辑的心理? 答:你想了解编辑的心理这很好,人们常说:做生意的要了解行情,写报道的要掌握版情。版情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编辑的意图。编辑的心理学我没有研究过,但是从我多年当记者与编辑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编辑是非常喜欢好稿子的,而且对于鲜活的货(稿)也舍得给好版面。编辑会识货(稿),你写了好稿一般是埋没不了的。不能因为一篇应该见报的稿没见诸报端,就笼统地说编辑没水平。人们常说,编辑是无名英雄,天天为“他人做嫁衣”,确实如此。他们辛勤的劳作应该受到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解题之前,先举一例: 一次,我们单位有位通讯员采写了一篇党委改进作风的报道,文章写得漂亮,但是内容真假参半,有些荒唐,被报社采用之后,引起了舆论哗然。一些同志要找领导对质辩论,弄得党委十分被动。党委在会上宣布这篇报道是假的,并做了一些工作,方挽回一定影响。经过这样一折腾,一些读者说:“这样的报道,还不如不写。”“还不如不写。”不写,在刊稿登记本上是零;还不如零,那岂不是负数吗?文章很漂亮,刊用时位置又很醒目,但是失真,就显得十分丑陋了。这岂不象代数中“正负相乘等于负”的公式吗?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我到鹤壁,鹤壁日报总编辑姚菊泉同志来看我。同行见面,话题自然就说到办报。姚总说他们市委书记李新民善于领导新闻工作,很会运用报纸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并说李书记前些时接受《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的采访,谈得很好,该报以《管好办好党报 党委责无旁贷》为题,发了半版。我请她把那天的报纸找来,读了一遍,感到确实讲得很好。 李书记首先强调党委必须重视报纸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报纸的领导。他说:“应该很珍惜”党委机关报,“把这个舆论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好,这个地区的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大好局面”。加强对报纸…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位年轻女记者问我: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 我回答说:做一个专家型记者. 我说:记者--尤其我们这种体制下的记者,就是在吃青春饭.假如到四十多岁,仍然提拔不上去,仍在做一个大头记者,青春早已消失,热情也已不在,还一直比着领导的讲话、材料,完全应声虫似地"解读",我不信有几个记者还有采访、写稿的兴趣--尤其你自己内心还认为有时是在说假话.所以,做一专家型记者,经常写"专家型报道",像大学教授那样,像在做学术一样地研究手中的报道,一直钻研到七八十岁,也会兴致盎然.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在自己写的新闻中,采用了一种“中性”报道形式,就是记者在新闻中并不充当“法官”和“教育者”的角色,而是提供全面的、翔实的事实,让读者去思考,去判断。她采写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连该工程师所在厂的领导也惊呼:万万想不到记者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在这篇六七千字的通讯中,没有只字是批评他们的,包括当众宣布那位出走的工程师是“叛徒”,新闻中也只是写道:“厂党委书记某某的盛怒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新闻从材料到  相似文献   

9.
“你们记者应该是思想家。”这是最近在齐齐哈尔到牙克石的火车上,几位火车司机知道我是记者以后,向我,自然也是向我的同行们提出的希望。他们都是有文化的年轻司机,他们提出许多当今社会存在的大问题来和我讨论,很有见地。这说明他们读过许多,想过许多。也说明,他们提出“你们记者应该是思想家”,是严肃的。我还曾在西北采访时连着向四个县的县委干部问过:“要是让你们选,你们选谁当最佳记者?”他们都是提的在报道中对我国改革勇敢地拿出过独到见解的记者。我想,这决不是几个火车司机,几个县委干部在那里说三道四,是时代在呼唤着我们记者队伍中出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记者的崇高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有的人甚至把记者与“赵公元帅”等同起来,都害怕记者前来单位采访。究其原因,就是招了那些另类记者的祸。有一天,我们工厂附近的一个乡镇宣传干事,请我为他们乡镇写一篇关于建设新农村的稿子。我看了这位干事交给我的材料,听了她的介绍之后,感到这个乡镇在建设新农村中没有什么创新之举,很难报道出去。于是,我便向她推托说,此事我写出稿子很难上报,你干脆请报社记者来采访,他们的采访一般都可以见报。但她却对我说,他们也想请记者,可费用承担不起啊!接着她为我算了一笔账:往返…  相似文献   

11.
这个题目似乎有些别扭:“业务尖子光荣”就行了呗,还“让”个什么?对不住,我这个“让”字是说给新闻单位的领导们听的。他们不“让”,业务尖子怎么“光荣”得起来?说起来,鼓励编辑、记者在业务上冒尖,是个绝对正确的命题,因而不值一谈。其实,这个老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尽管业务尖子是客观存在,但是许多人对这个词儿讳莫如深。有些人知道这一个单位如果崇尚起业务尖子,遇到晋升、提拔这类好事就没他们的份,于是睁着眼睛和稀泥,来一句“人各有长短”,把业务尖子摁得和他一般差不多;有些领导深知抬举  相似文献   

12.
一、从苏步青教授接待记者采访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篇漫谈记者素质的文章中说:“一次,有位年轻记者上门采访,要我谈谈我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我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你有没有事先看过有关我的报道。他说没有。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报社怎么会把这样一个题目交给这样一个记者呢?他又怎样去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呢?那次采访,没谈多久,就谈不下去了。因为我在数学上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而他却干瞪眼,问我‘微分’两个字怎么写。”苏老还说:“希望见到高素质的记者,他们政治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我…  相似文献   

13.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在自己写的新闻中,采用了一种“中性”报道形式,就是记者在新闻中并不充当“法官”和“教育者”的角色,而是提供全面的、翔实的事实,让读者去思考,去判断。她采写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连该工程师所在厂的领导也惊呼:万万想不到记者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在这篇六七千字的通讯中,没有只字是批评他们的,包括当众宣布那位出走的工程师是“叛徒”,新闻中也只是写道:“厂党委书记某某的盛怒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新闻从材料到结构都是“中性”的,厂方无懈可击,原打算告状的想法,也只好打消了。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有一位报道员向我诉苦说,现在通讯员写批评稿很难,特别是写批评顶头上司的稿子更难。他说他们乡的领导每逢上级机关来人,必搞大吃大喝;自己满腔愤慨,就是不敢写,怕写了领导给穿小鞋或丢掉饭碗.此类事情我也曾遇到过,但也没敢去写。请问,对这类事情,我们通讯员应该怎么办?又该怎样写呢? 辽宁北镇县安春英安春英同志: 你反映的情况很实际,的确,通讯员对写批评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人和事的稿件。还愿意去写;但一遇上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劣迹或本单位的“家丑”,就不敢写了,这其中的苦衷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通讯员——人民事业的积极分子遇到该批评的而不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我脱口而出这样发问,并非以前未曾听说过新华社是什么单位,新华社记者是干什么的,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关系我今后“入门”新的职业问题而下意识流露出的惊诧。 那是1974年11月14日上午刚上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部组张秉田同志的办公室。他通知我:11月15日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报到,工作时间为半年。看到我如此惊诧,他便拿出一份传真电报给我看。那是内蒙古党委转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一个报告,中心内容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会议报道应该是为扩大会议影响、推动会议目的服务的;如何写好会议报道,有时不取决于记者。但是记者仍有展示自己能力的创作空间,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和新闻敏感。在消息写作中,会议消息可能是最容易写的,也是最不容易写好的。为什么这么说?所谓最容易写,就是说通常的会议报道都是一个格式:某月某日,一个什么会议在某地召开,谁谁主持会议,某某领导到会发表重要讲话,他说  相似文献   

17.
有位记者写了篇反映某地领导为群众办了多少件实事的稿子,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有的群众找到报社,对记者说他写进稿子里的“实事”都是没影的事。记者听后面露不悦地问:“记者听谁的?是听你们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还是听你的?”不知该记者的这番有力的反诘把那些打上门来的揭疮者镇住没有,但他的提问确实是很有“力度”的——记者到底该听谁的?这还是一个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小的问题。 记者听谁的?这里说的是记者在采访时听谁的,这里的“听”也不仅是视觉器官的事,还包括记者的判断和认识。这位记者所问明显有两层意思。一是听谁说,二是信谁的。  相似文献   

18.
记者、通讯员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这句格言,但要做到就必须从严要求。一次我写一则新闻到报社,编辑一看文中的“金牛乡六组”就间:组是哪一级单位?我说:根据当事人向派出所报告的地址.乡以下就是组.编辑说:应该弄清楚乡与组之间还有没有村。经他这么一提,我才感到当时疏忽了这  相似文献   

19.
采访的起点     
当我们要完成某一采访任务时,应该从哪儿起步呢?从立下并且实现“我要写出和你不一样的稿子”这么一个决心起步。我们读一些老记者采写的报道,常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它和同一时期已经见报的东西不一样,比我们年轻记者写的东西要高一筹,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新闻单位老同志和青年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我感到原因之一为:前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不一样”,后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一个样”。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我省各级新闻单位和党政宣传部门大都办有《情况反映》一类的“内参”刊物,它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其原因是“内参”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了决策参考。应该说公开报道和“内参”,是新闻工作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却存在重公开报道而轻“内参”的倾向。据笔者观察了解,新闻记者采写“内参”的很少,特别是市(地)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写过“内参”的还不到5%;而写过“内参”的记者,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