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献唐先生在本文中通过毛公鼎的递藏情况的介绍,表达对旧军阀们祸国殃民、中饱私囊的痛恨及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深爱之情。  相似文献   

2.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有王献唐先生题跋的拓片册页4种,跋文包括对摩崖、古甸器、石刻、砖瓦、泉范拓片文字的识读及评价,内容丰富多彩,异常珍贵,极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迻录献唐先生于1956—1959年写给四子文华的家书,通过这些家书向世人展现献唐先生作为父亲对儿子既慈爱又严厉的一面,从而对献唐先生有感性的认识和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22,(3):112-114
<正>陈介祺在中国金石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学术发展史上,可谓是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式人物。全书分为统考会纂、典型绎论、遗珠摭拾三部分,对陈介祺的世家繁衍、姻娅友朋、学术传承、文物收藏、鉴定辨伪、传古理念、诗词文学、书法艺术、著作刊布、学术贡献与对后世之影响,以及其在整个中国经学与金石学到考古学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关王献唐先生的史料,尤其是抗战时期的资料,一直比较缺乏,以至后人很难全面了解王献唐先生这一时期的事迹.本文收集了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的一些王献唐先生的史料,希望这些材料对于研究王先生生平以及学术贡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时,捡藏到一宗王献唐先生的佚文。这宗文献全是1951至1954年间的作品,内容涉及山东省文物管理中的信函,公文草稿,尤以筹备“山东历史陈列”中的往来文字为多。从中不仅看到献老的一些学术观点和作品,而且能生动地了解到献老生活、工作的场景和心绪。文内首次刊出了这宗佚文的大部分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7.
我们近年来零星蒐集王献唐先生藏书印鉴118方,其中所见印模者108方。结合先生藏书、题跋、日记、友朋书信及相关专家之论述,分类考察其来龙去脉及其室名别号之寓意,对于研究献唐先生之生平经历、思想演变、学术交往乃至社会变动将有所裨益,亦可作先生印谱观也。  相似文献   

8.
一、民族文物的历史追溯民族文物学的形成,是与民族文物的搜集、收藏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搜集、收藏和研究民族文物的历史,则是伴随着民族学的兴起而开始的。在早期的外国民族学家中,已有人注意到了民族文物的价值,并在实地考察中,极力搜集。德国的巴斯蒂安(A.Bastian,1826—1905)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汉语的民族文物一词,是随着民族学的引进,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现代语词。一般认为,中国民族学的历史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蔡元培的《说民族学》(1926年)  相似文献   

9.
浅谈电子文献与印刷文献的馆藏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献是一种新的载体,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检索方便等优点,印刷献历史悠久,适用领域广泛,二具有互补性。要科学地确定电子献与印刷献的馆藏结构,必须明确购买电子献的目的。此外,电子献的选取要着眼于馆藏特色;电子献与印刷献应分层次收藏,在现有条件下,庆以收藏印刷献为主,电子献则以收藏检索类献为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山东省图书馆建馆100周年,本刊决定开设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溯历史、总结现代、展望未来。本期组织3篇文章:一是台湾东吴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院教授丁原基先生的《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考》,考索王献唐先生室名、别号五十余个;二是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在读博士李勇慧女士的《近年新发现王献唐题跋三则》;三是离休干部于先知老师的《<山东省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新法>简介》。馆藏珍品、特色服务、业务建设等系列论文将陆续在专栏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