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中,教材选用了一幅题为“北宋文官像”的插图(2007年版,第49页)。  相似文献   

2.
对物理教材一幅插图的修正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孟 《物理教师》2009,30(9):62-62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教材第1册(必修)第95页,有一个“做一做”“感受向心力”.配有一幅插图(第95页图5—30)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教材的插图存在不正确的地方,需要改正,在这里提出不同的意见,供各位教者参考.在上完“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这一节课以后,课堂上还有部分时间就和学生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怎么来做这个实验,细绳都不可能呈水平状态,即插图所示的状态,实际情况是细绳总是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8,如图2所示,下面我们就从理论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第194面,在阅读材料《蜃景一空气中的全反射》里,有幅插图“海市蜃楼”(如图1所示).翻阅历年来的高中物理教材各种版本,这幅插图都相同,由于该图缺乏直观性,大大削弱了插图的教学功能,作为示意图,不仅起不到示意作用,甚至有误导学生之嫌.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55页插图(见上图)明确写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而教材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何谓“中国人民革命军”?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没有见到“中国人民革命军”这个称谓。  相似文献   

5.
封面介绍     
果明 《小学语文》2010,(5):20-20
根据1960年10月教育部党组向中央文教小组报告时提出的“集中力量编写十年制教材,对现行的十二年制教材作适当修改”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试用本)》。这是入教社出版的第四套小学语文教材。本期封面插图选自1961年版第六册第13课《寓言两则》之《守株待兔》课文插图。  相似文献   

6.
笔者一次上高中《中国古代史》(人教版)时,要求学生看第104页的插图“鄜延第四将带器械”铜牌.并对北宋初年和中期的军事将领的权力作对比。一个学生突然叫到:“老师.铜牌上怎么有阿拉伯数字?1、2、3、4、5……是哪个时候来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岳麓版《历史》必修2教材第109页写道:“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而人民版历史必修1教材第165页写道:“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关于欧元正式启用的时间说法截然不同.到底哪种说法正确?  相似文献   

8.
初三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九年级上册第34页有一幅插图,教材关于这幅插图的字说明是“库斯科城遗址”,而这幅名的照片其实是古印加帝国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遗址,那么究竟库斯科(Cuzco)和马丘比丘(Machu Picchu)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呢?  相似文献   

9.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10.
曹海燕 《教师》2011,(25):66-66
一、案例呈现 在我上四年级上册《面对欺负和威胁》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不做小霸王”。我先让学生观看插图,图上一位男生在拉扯女生的辫子: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完后,我又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1.
略谈课文插图的类型及其教学○沈红亮(福建省诏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类插图都有各自的特点。课文插图有哪些类型呢?怎么扣住特点进行教学呢?1.肖像图:展示一些伟人、领袖形象的插图。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文中的插图就是李大钊同志...  相似文献   

12.
王海全 《物理教师》2011,32(6):37-37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2009年第13次印刷的《物理》选修3—1教材,第5.4节“家庭作业与活动”中第8题为:在导出安培力的一般公式时,采取了分解B的方法如图1所示(原教材图5—38),能否用分解I的办法来推导这个公式?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杜应祥 《云南教育》2004,(34):11-12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个口语交际与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的第八个口语交际是同一话题,都是《小兔运南瓜》。所不同的是“九义”教材在这个话题的第二幅插图中明确告诉学生小兔是用“滚”的办法把南瓜运回家的,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却把原来的第二幅插图换成了一个空白图。看了实验教材,我们不禁为这个小小的“空白”拍手叫好,因为这个小小的“空白”蕴藏了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图文说明应相符●侯玉海《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教版1995年12月)中的地图、插图中的文字说明和正文中的文字往往不相符合,或者有明显错误。现举一些例子,以与同行商榷。1.教材第13页,正文中《十日谈》作者是“薄·伽丘”,而在插图中却成了“薄·加...  相似文献   

15.
近期,笔者参加了“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倍数关系问题”的研讨活动。这节课是苏教版《数学》(修订版)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的内容。在研读教材时,笔者突然发现修订教材的例1中没有了插图(如下图)。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语文必修1第102页是曹操所作的《短歌行》,文中配上了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作为插图。插图的作用是便于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文字作品的意境。可是这幅绘画和这篇文章所处的时代不同.这两个作品组合在一起合适吗?  相似文献   

17.
对于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3(2007年版)第84页正文及插图所配文字说明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版)第248页多次表述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那么,原标题到底有没有这个“的”牢呢?  相似文献   

18.
教材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 (拍摄 )的精美图画。它们具有形象、生动、可感的特点 ,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角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1992年《大纲》(试用 )颁布的初中语文配套教材共六册 ,有插图 12 1幅 ,2 0 0 0年新《大纲》 (试用修订版 )颁布后的配套教材在插图上作了大幅度调整。从数量上看明显减少 ,一至五册仅 2 6幅。从内容上看 ,插图的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均明显增强 ,增加了“巴林杰陨石坑”、“杨振宁兄弟和邓稼先 194 9年于芝加哥大学”、“生命”、“孔子讲学”、“…  相似文献   

19.
田应凤 《小学生》2011,(6):55-55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些老师忽视。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学习历史,既可加强对相关史实的理解,又有利于开启形象思维的大门,从而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创造条件。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在叙述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时,有两幅货币插图,一幅是《开元通宝》,一幅是《和同开(王尔)》。这是两幅性质相同的插图,教材把它们放在一起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比较之意,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两幅图充分展开“唐朝对日本文化影响”的比较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