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置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外,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和谐发展的人所必需的养料。数学教学在关注与尊重中,回归教学的人文关怀;在学习与探究中,体悟数学的人文力量;在交流与合作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实践与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浓厚文化。  相似文献   

2.
方艺 《江苏教育》2023,(27):50-52
作业发挥着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帮助教师反思优化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与学习进程相融合的道德与法治作业,涵盖课前研习调查作业、课中主题阶梯作业、课后行为实践作业三种类别。在作业实施时,应明确作业意图,关注学生需求,优先设计作业;注重作业阶梯性,适应学生需求,提供学生选择权;呈现生活情境,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美育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新的教学方式。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为此,在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深入探究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途径,以及教学创新、教学策略,是构建理想小学数学的重要着力点,是发展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路径。为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就需要构建探究情境,以促进学生空间感知积累;用活信息技术,以助力学生空间想象培育;开展实践学习,以加速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同时,还应在教学中整合数学史话,以深化学生空间意识发展,丰厚学生数学学习内涵,使得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最好发展,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新课程建立了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品德的自我教育、自我构建和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富有特点的儿童生活,开展儿童喜欢的各种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搭建平台让学生探究,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反思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提升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学的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有主观能动性的青少年,因而教学要看对象,要注意学生发展,要有发展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学的特性,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发展,使人类的精神财富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教学又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并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胆识与意志,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玉林 《教师博览》2023,(15):93-94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而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付诸实践。衡量学生道德与法治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素养发展的标志,就是内在的观念与外在的行为相统一。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一定要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认,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评价,从而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使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鄢建雄 《江西教育》2023,(23):40-41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方向,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顺应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本文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场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思想及道德意识,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成长为健康、积极、独立的优秀青年。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极易受到各类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极为重要,教师要合理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真正建立核心素养下的高质量课堂,切实加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物是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时,时刻保持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刚好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与合作中促进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应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素质不断生成、发展、提高和完善的学校生活。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它们的设计与实施既要合乎学生发展需要,又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更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既要回归生活,又要超越生活。在回归与超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需要通过活动、体验、理解和表达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融合能力对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在哪一学科的教学中,都应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展示平台,给予学生相应的表现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为其将来的学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重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定作用。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品德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生活课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品德与生活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发展方向。品德与生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的专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品德与生活》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它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5.
英国高校地理与环境科学教学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高校的地理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吻合,高质量课程教学过程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评估工作是促进专业发展的监督机制。对此韵启示是:中国高校地理与环境科学专业应加强学科建设,推行“研究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保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程霏  祝天阳 《辽宁教育》2023,(23):60-63
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所得,使学生感受幸福而完整的教育过程。教师应从幸福教育理论解读入手,探究如何在幸福教育理念指引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让学生幸福求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德育学科,学生步入初中之后,心理和生理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必要向学生补充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对学生思想变化情况的关注。从学生长远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发展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化与培育。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生活化的内涵以及意义,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张慧 《成才之路》2023,(1):33-36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及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其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重红色文化的融入,对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使学生学习与理解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化学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和领导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多元互动教学程序的基本依据。它使教育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的最主要意图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形成和谐、友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真正促进学生不仅在身心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而且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也得以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享 《学苑教育》2012,(17):41-4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这一教学环节,能够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实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的四大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