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你从初中升到高中.你的语文老师很可能会布置给你一项特别的作业——随笔。这大概是最让人愉快的作文训练了、因为在这些没有命题的作文里,你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努力证明别人的观点.或者谈论一些你本来不感兴趣的事情。虽然有时你也会为想不出写什么而苦恼,可是当你慢慢地写啊写啊,写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你的随笔本变得很旧,翻开来是密密麻麻颜色不一的字迹,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有多感谢随笔。是它给了你一个说心里话的空间、让你记下了成长中的种种情感和思想。特别是,它还会让你多一个好朋友,那就是你的语文老师.因为只有他(她)一直关注着你的随笔、分享着你的心情。有同学在来稿里写:“记得有一次、我们的班主任向语文老师提议,给每周一篇的随笔定题目,这个建议最终被婉拒了,因为语文老师说:‘让他们写吧,他们也只会在随笔中写心里话。’”真的,如果没有随笔,我们也许就辜负了青春。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二叔:你知道,我们的模拟训练之一,就是重写往届高考作文。比如2004年的那个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我无法弄出创意和风格——我和我可怜的同桌小蓓一样,写着写着就掉进套儿里去啦!昨天我俩突然想到,既然你对模式化有精彩的批评,能否  相似文献   

3.
第九册习作一要求: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  相似文献   

4.
小小书法家(10分)1.都说字如其人,相信同学们的字也一定写得非常漂亮。看拼音把字写在后面的括号内。chà()那xiāng()嵌咀jué()ké()嗽jùn()马zāo()蹋xuányá()cūcāo()2.你能把字工整地填入相对应的括号中吗?检、拣、捡()阅()起来挑()()查狭、峡()长()谷()小()窄成语大观园(10分)1.你能在下面的空格中添上一个字,使每一行都组成一个成语吗?()()手足一()如()不分()()()心()腹忘年()()()寒()暖无()不()()()无间2.在空格内填上数字,组成成语。颠丢落倒分海湖成群裂3.在以上两题中选择三个成语写一段小故事,一百字以内,多用一个成语加一…  相似文献   

5.
用心做文章     
李晔 《语文知识》2003,(8):37-37
如果被动地写一篇文章,那么你将牺牲掉很长时间。你会像一个呆子似地坐着,幻想着灵感光顾,可是在你的苦思冥想中,半个小时恍惚间过去了,啊——惨啊!最后,你“仰天长啸”,为自己枯竭的思维悲哀。  相似文献   

6.
●写前训练●一、“围绕着一个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二、填空。1.你准备写的文体是。2.你准备围绕这样一个意思写。三、下面是几个习作的题目,读一读,再想想你的题目。1.愿家乡的天蓝蓝,水清清2.这种现象要到何时3.请保护生命之源——水4.救救家乡的小河吧5.你准备的题目是。●训练要求●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材料。请围绕着一个意思,运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篇记事或写人的文章,也可以写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你觉得哪种形式最能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就采用哪种形式。写完以后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7.
[文题呈现]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路有你",是2007年9月南通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的作文试题.文题"一路有你",其题旨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当学子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他们记住许多曾经让他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经让他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经让他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他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他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他们年轻的生命,因此,以"一路有你"为题,就使学生所写的内容彰显着强烈的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8.
芭蕾之梦     
第十一册习作八要求:《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9.
一、正在消失的背影 决定一部长篇小说能否成为长篇小说的众多因素,全部溯源于思想意识.迟子建说:我在写作的时候,尽量不屈考虑我写出来的是中篇还是短篇,其实写着写着,它们各自的轮廓就会显现出来,该是短篇的你无论如何没有激情写长,该是中篇的你也无法生硬地遏制其发展,它们肯定会自如地找到应属于自己的形式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王振刚 《辅导员》2010,(17):29-30
写前热身 从你入学开始,你都参观过哪些地方呢?是谁陪你参观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把你的参观“历程”用简短的文字写一写吧!  相似文献   

11.
何姗 《素质教育》2006,(2):36-39
一、积累及运用(共21分) 1、老师被人们喻为辛勤的“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9年了,春去秋来,老师在那块黑板土地上挥洒着心血和汗水,演奏着无悔的乐章。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几句什么话?请把你想说的话用楷书写在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上,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清楚。  相似文献   

12.
1.你知道下列称谓所指的年龄吗?①而立之年曰.②不惑之年___③花甲之年一__~.④古稀之年_2.请你根据下面这些“雅号”写出相应的动物名称:昆虫歌唱家_;捕鼠能手_;沙淇之舟_;高原之舟_;长寿冠军_;森林医生_;铁甲将军_;趴高冠军_。3.有一副对联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这副对联说这位老翁是( A.81岁B.100岁e.12一岁D.14一岁4.你知道以下对联写的是哪几位名人吗?①留存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③扶汉心坚.惟谨慎方能担当事业;伏龙誉早,必深潜而后腾人云霄。()5…  相似文献   

13.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在原文上圈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的括号中。 黄土高原气候干躁,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地破碎成粗细不等的棵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敝日。 改:( )( )( )2.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一句。时间啊,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从不犹豫你的脚步;时间啊,你是,从不 3.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则一句话新闻 在我国的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0多个。从总体上看,全国城市日缺水量占供水能力的15%左右,缺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答: 4.iI一事—石IJ新教育倡导开发学生的多重智…  相似文献   

14.
王振刚 《辅导员》2009,(19):18-19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七彩的……”这样的话语,想必你会张口就来。可是怎么一提笔,你的生活就迅速褪色了?怎么一点也看不出你笔下的生活是七彩的呀?不必着急,想要还原七彩生活,拿起笔来,我们一起写、写、写。  相似文献   

15.
一、引入,审题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来谈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说说你们最想说的话,写写你们最喜欢写的事.写什么呢?请默读这段话.  相似文献   

16.
眼精彩导入演熟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不能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也许在球场上一马当先;你不能在舞台上尽情表演,也许在考场上胸有成竹;你不能写出美丽动人的佳作,也许能画出美妙无比的图画……只要我们找准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一定会有写不完的故事。眼模拟精题演生活像一本五彩的书,记载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有你与父母相互信任的时刻,有你与老师彼此沟通的情景,还有你与同学一起学习的画面……这些故事,有的让你兴奋得彻夜难眠,有的让你感动得泪水涟涟。请以“我与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穴1雪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  相似文献   

17.
寻找幸福     
兄弟俩一起出门远游,中午哥儿俩在林中躺着休息,睡醒时发现身旁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几行字,他俩好奇地辨认写的是什么,原来上面赫然写着: "发现此石者,尽管向日出方向前行深入村中.届时将有一条河滚滚流来,你得游向彼岸,你会见到一头母熊带着一伙熊崽,你得抱走熊崽直奔山中.到达山上你会见到一所房子,你在这问屋里就能找到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进行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简直让人不敢“恭维”,甚至到“惨不忍睹”的地步.其主要表现在: 1.一句话都不写.这类学生在写作文时,一句话都不写,每次都交“白卷”.当你问起他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一点都不会写,让你真拿他没办法,有时又令你哭笑不得. 2.只写题目.这类学生比上面学生还好一点就是每次作文他都还写个题目,不过也仅仅有个题目而已,跟上面所述的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9.
喂鸭     
语文园地七习作要求: 最近,你有没有特别想写的内容?这次习作,就请你把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比如.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一件有趣的或后悔的事。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想时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个奇特的想象……总之,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相似文献   

20.
课文,是一篇篇例文,向人们传递了“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信息.作文,则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常常是老师教得无法,学生学得无效,作文难的现象还时常困扰着师生.教师就应利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