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言储蓄所     
苦于没有有效的办法引导和激励,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而犯愁: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和潜能得到了有效激发,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学段应该背诵的诗文数量,每册语文教材中也都安排了一些背诵的课后练习。但究竟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背诵呢?针对在实践中背诵指导“简单化”、“机械化”导致的背诵训练的低效现象。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背诵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是背诵的黄金时代,为了培养儿童的记忆,应针对其年龄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识记方法,激发他们背诵的兴趣。一、看图背诵低年级教材配置了许多色彩鲜明、贴近课文内容的插图,可以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把课文的语言文字回忆出来。如《秋天》一课,我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边在图中指出“蓝天”“白云”“稻田”“池塘”“梧桐树”等,一边背诵相关内容,这样图文结合,可以很快记住内容。二、游戏背诵同学们在课间爱玩跳皮…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标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学生背诵的要求,即在理解基础上记诵,反对死记硬背;保护和扶植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反对以“背”代“惩”;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增强背诵活力的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和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情境,创建激发和培育学生背诵能力的动力机制,无疑是语文教改的着力点。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     
1板书清晰展现了课文的思路与层次以及诗句的首宇.点化背诵的有效方法.希望在习得中达成。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懈”的课标要求.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化机械背诵为可行高效的理解背诵.变“笨办法”为“巧方法”。  相似文献   

6.
苦于没有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犯愁。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潜能获得最大的挖掘,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并对义务教育的各阶段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背诵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要保护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常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认为必须加强对学生背诵的指导和训练,可使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规范化语言和表达思想的技巧。 目前,农村学校学生表达能力差,书背得少,口中词汇贫乏。因此,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背诵诗文佳作。使之终身受益。 一、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给学生讲古今中外名人博学强记的故事;开展背诵比赛;做背诵接龙游戏;教师作背诵示范等。我们让学生背诵课文,不仅仅平…  相似文献   

8.
背诵、背诵,既要背,也要诵。背诵应该是朗读的延伸与再深入,是朗读成绩的展示。而学生在练习背诵过程中关注的是记忆,不是朗读,背诵变成了“念经”。因而,教师要提倡用正常朗读的形式进行背诵,这样,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又能使学生不但背下语言,还能“背”下丰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背诵在学生学习语文中具有重要性,老师可通过“美术招”“音乐招”“体态招”“慧眼招”“肢解招”“暗号招”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背诵诗文。  相似文献   

10.
背诵是反复朗读的自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背诵的功能不仅要关注背诵内容的质量与数量,同时也不能忽视“怎么背”的问题。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中,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于“怎么背”存在误解:他们将背诵简单地操作为默记、强记,即为了早一点背出而用心地去勉强记住。这种错误的背诵方法无疑会使背诵的作用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珠海市三灶区金海岸海华小学林涛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博闻强记、熟读背诵。背诵是发展学生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些教师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乏味呆板,从而冷落或否定了这一教学手段,甚至连“熟读课文”也成了一句空话,这影响了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余秀丰 《学子》2004,(12):39-39
背诵课文是语文教学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法宝。有一则外国谚语说得好:“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但不少学生一提背书就“头疼“,对背书产生畏惧心理。那么,教师应如何树立学生背书的信心,解除他们背书的畏惧心理呢?笔者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示范背诵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须借助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让学生很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尽管自己用心背了,但就是记不住、背不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布置...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只是到了现在,提起背诵,不少人都会反对,认为背诵会拘禁思考、桎梏心灵。其实不然。就语文学习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离开背诵不行。  相似文献   

15.
【课例评价】 一、学生评价:课后我了解了这五位学生,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实用有效、容易掌握。阅读、背诵、写作起来不觉困难。反而感到新奇。特别是背诵,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理解阅读了一遍,老师就叫我们背诵,开始不相信自己能背诵,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居然也能背个八九不离十,真是神奇,我们学得特有趣。”还有一位同学说:“吴老师很会课改。”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要重视复述和背诵。”古往今未,有语文就有背诵。学生通过背诵既可以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又可以学到有关表达的方法。郭沫若同志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诗句,极恰当地说明了背诵和表达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对背诵缺乏具体指导,让学生死记硬背,背诵的巩固率不高;(2)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段、篇,在教学时,尽管学生读得多,短时记忆的效果好,但隔一段时间后,遗忘率较高。我曾对一个班级背诵情况进行了检测,对于字数相近、…  相似文献   

17.
刘德存 《云南教育》2001,(17):26-27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新大纲” )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不少于 150篇,在“新大纲”的后面还附上了推荐背诵的 80首古诗词篇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众所周知,背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记忆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新大纲”规定背诵的篇数,如此突出对背诵练习的要求,既针对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也吸取了传统语…  相似文献   

18.
“书读百遍自然熟”,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课文背诵有助于熟记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知识,能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听说技能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英语背诵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引导学生调整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背诵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倡教师“下水背诵”○王家永时下有教师“下水作文”,即老师与学生写同样命题、同样材料的作文。教师的下水作文写好了,对学生是受益不浅的。然而,这里我要说的是既然有“下水作文”,何不也来个“下水背诵”呢(教师与学生一起背,我们姑且称之为“下水背诵”)。讲...  相似文献   

20.
背诵,是语文教学的“千古真经”,它有利于学生使用规范语言,有利于学生积淀语感,有利于学生厚积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感受美、体会美。 小学生是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想背诵、能背诵、会背诵,最主要的要建构背诵“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