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问题式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发问来促进教学互动和实现教学目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方式。其中,教学问题由教师提问和学生发问构成。教师提问应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疑点。问题式教学手段应服务于教学内容、要求和主体。其模式包括教师提问模式和学生发问模式两种。教师提问和解答应讲求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发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提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教学法专家所指出的:"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一语指出了提问的重要性。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促进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更加利于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学生的有效发问对于语文教学非常重要。为了高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学生具备一定的发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有效发问的能力,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明了发问的重要性;二是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即设计模式,启迪发问、目标分解,循序渐进、引导发问、思维求新;三是善于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四是兴趣引领,在乐于发问中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一直是各个阶段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是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观,引导学生敢于发问、主动发问、善于发问,掌握提问技巧。在语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质疑问难”,即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问、追问,同教师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锡贤 《考试周刊》2009,(11):186-186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发问,而且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问,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诱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问作为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是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正如美国著名的教学法专家提出的:"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英语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加  相似文献   

9.
张建英 《考试周刊》2014,(83):45-46
语文教学中精要的提问要有新颖性、针对性和顺序性,有效的启发引导在小组讨论中能培养探究习惯。教师要运用对比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多种形式提问,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巧妙的发问技巧要注意明确发问对象,问题的提出要简明易懂,突出问题设计的意义,提高提问艺术,注重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发问,即使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发问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这说明在目前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或产生各种疑问,教师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知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是一种互动的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发问的本领,合理解答学生的发问,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进步.  相似文献   

12.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问作为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是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正如美国著名的教学法专家提出的:“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英语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加重视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水平的提高。然而.学生水平与能力的整体提高并不是可以直接外加的.而是需要学生在主体参与、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基础之上掌握语言的精髓.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老师提问,学生发问,都是很正常的,谁也不会规定只准教师提问而不准学生发问,教师也大可不必以"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怪问题"来压制、束缚学生.青少年学生好奇心特别强烈,对新奇事物总是具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应当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2006,(7A):16-16
西方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发问、学生答,其教学过程是始于教师的设问,而终于教师的结论,具有“以教论学”的特征。东方启发式教学则是学生首先提出问题,再由教师答题解难,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体现出“以学论教”的特征。回归东方是世界启发式教学在演进过程中实行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追求孔子启发式教学所固有的学生主体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创造观等思想蕴涵是当代西方启发式教学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郭永彩 《考试周刊》2011,(88):161-162
文章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话式恰当发问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推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启问所谓启问就是启发学生怎样发问。这一步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也能使学生知道怎样发问———就是不能随便提问题 ,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要有价值。所以教师在新课改中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让学生之间提问或学生向老师提问 ,做到每事多问 ,每题多问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怎样发问了。二、自问所谓“自问”是指学生自己学习或做事时向自己发问。古人曰 :…  相似文献   

17.
“双向问题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模式名称与理论依据 双向问题式阅读教学模式,主张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在学生于自学过程中产生了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即教学要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原有问题,并不断产生新问题。“双向”,就是指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而教师也主要用相关的“问题”(而不是直接的结果)来激发、诱导学生。学生的问题源于自学中产生的困惑,而教师的发问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地解决困惑。所以,“双向问题”中的“问题”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简要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位美国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老师的提问存在着种种不足。比如问题的设计粗放,思维起点极低,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置过多,误认为提问的越多,越能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有专家提出:“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提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  相似文献   

20.
一、地理课堂教学提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随意设问,偏离教学目标 地理课堂的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而设,使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以理解知识、达成目标.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前对问题的设计不重视,没有很好地依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预设相应的问题来指导学生学习,导致教师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发问,使所提出的问题与课程目标无关、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