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美好事物以及美术作品,感受其形式美与内容美,从而丰富自己的美感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接触优秀美术作品,有利于开阔幼儿视野、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但长时间以来,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片面强调幼儿美术的技能训练,很难体现这一目标的完整实施,欣赏评述课的现状令人担忧.怎样才能上好欣赏课?笔者在实践中提炼出下列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佳 《教师》2011,(31):104-105
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与生活中美好事物以及美术作品,感受其形式美与内容美,从而丰富自己的美感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接触优秀美术作品,有利于开阔幼儿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而在现实教育中...  相似文献   

4.
正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基本类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适合小班幼儿欣赏的内容一定是源于小班幼儿身边、经常接触的又有一定代表性的素材。色彩缤纷、款式多样的袜子,是小班幼儿十分熟悉的生活物品,其充满了艺术美感,适合小班幼儿感受与欣赏。因此,我们选择各种漂亮的袜子作为小班幼儿的欣赏内容,希望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和体验生  相似文献   

5.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其形式美和内容美.增强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活动。它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开展多元化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选择适宜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是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关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教育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感或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美的欣赏、审美教育的价值愈来愈引人注意,因而美术欣赏教育逐渐为各学校所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育内容一直以绘画、手工为主,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存在着诸如欣赏题材内容单一,忽视周围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欣赏和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对于一些作品中蕴含的美的…  相似文献   

7.
名画欣赏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认识名画作品,了解对称、均衡、变化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及其情感表现,从而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幼儿同组织的各项美术活动中,名画欣赏的实施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冈为教师习惯于唱主角,总是单纯地欣赏某一幅画,为欣赏而欣赏,不能很好地为幼儿创造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对名画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创作的构思。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发现活动中提升小班幼儿感受与欣赏美小班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感受与欣赏放在了艺术领域的首位。但在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中,欣赏活动少之又少,表现为在教师组织下的对范画或审美对象进行即时的观察和固化的提问,流程相对简单和程序化,小班美术  相似文献   

9.
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丰富幼儿美的体验,提高幼儿对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评判的能力,同时习得美术的技能和技巧。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通过这一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感知和发现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艺术美,从而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美感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教学活动注重经验的构建和积累。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美术欣赏教学也不例外。可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然地呈现出艺术作品,并把美术欣赏…  相似文献   

10.
美术欣赏是艺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简单地传授绘画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欣赏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并从中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  相似文献   

11.
名画欣赏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对幼儿审美感知的增强、语言的发展、想象的丰富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在中班下学期,我班开展了子课题研究活动,多角度激发幼儿对名画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名画欣赏的兴趣。一、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激发幼儿欣赏名画的兴趣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自然,所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2.
幼儿期是发展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与艺术情操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幼儿的内在情感。所以,教师应积极创新,开展多种多样美术活动,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本文就使用美术活动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分析讨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愉悦幼儿身心,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学会用"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幼儿先感受、发现和欣赏身边的自然与生活环境中的美,为美术活动积累经验和素材,进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本文以平潭乡土资源贝壳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关于贝壳的审美经验和表现方式,并使用适当的指导策略,挖掘贝壳的多元化艺术课程价值,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术欣赏是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通过对周围环境、事物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丰富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感和分析能力。我们可以运用多通道的途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主旨应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就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笔者在美术活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帮助幼儿发现美,并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借助评价使幼儿学习绘画技能,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幼儿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打破以往“照葫芦画瓢”单向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感受美、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兴趣、情感、智能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夏艳 《教育探索》2008,(8):14-15
民间玩具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教育、审美、玩耍功能。幼儿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其人格发展的审美教育。利用民间玩具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广泛的兴趣、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培养幼儿美术兴趣,提高幼儿想象力、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让美术活动轻松有趣;借助故事情境,让美术活动内涵丰富;引入多媒体情境,让美术活动真实可感;构建亲子情境,让美术活动温馨感动。实践证明,由此能够正确、合理地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使其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