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4,(20):54-58
民国初年国人对源自西方的新闻自由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偏差,《暂行报律》遭到包括各派报刊在内的新闻界一致反对,其中蕴含的信息耐人寻味。本文选取《大共和日报》、《申报》、《时报》、《民立报》作为各派报刊的代表,深入考察分析它们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关系,认为报界抵制《暂行报律》不仅仅是为了向临时政府争取新闻自由,而是当时主张妥协的南北各派联合起来以新闻自由之名对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发动的一场舆论攻势。  相似文献   

2.
沈晓毓 《大观周刊》2010,(46):43-43,76
在北美和欧洲,两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自由主义占据了核心地位。第一部是美国的《人权法案》,在杰斐逊的推动下,1789年“出版自由”(the Freedomofthe Press)一词第一次见诸成文法,这也被看成是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根源,“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同年,法国国会也通过了《人权宣言》,以宪法形式确认了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这两部宪法所保障的依然是作为公民权利的个体自由。之后,在革命运动、政治势力的角逐中.作为重要宣传阵地的报刊所表现出的舆论性、鼓动性和战十性作用与潜力使报纸与一般的出版物区别开来.体现出自己特有的政治优势,成为统治者试图掌控的工具。同时,随着报刊日益成为人们发表言论、获知信息的重要中介.在反抗当权者控制报刊和媒介日益受托成为信息中介的进程中,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了制度性的新闻自由。本文由此浅谈《美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新闻和出版自由》读后感。  相似文献   

3.
于右任办报之际,国人没有言论自由,报界没有新闻自由.当时中国自由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出于各种目的和动机号召新闻自由的声音喧嚣一时,其中于右任的新闻自由思想是较彻底地强调独立意志的,同时也是理想化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闻自由属于民主与人权范畴,从法理上看,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表现为人类认识自然界。人生和社会的报道权。新闻自由中的三个主体,形成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哪一方绝对地代表社会利益,也没有哪一方绝对地代表人民的权利。三方共同需要新闻自由,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危害新闻自由,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才能使新闻自由权得以实现。因此,新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保证新闻媒介和公民报道或获取消息、发表意见的言论自由权。新闻自由的上述定义,揭示了新闻自由应具有的七种基本权利。 一、创办…  相似文献   

5.
陈娟  江鸿 《新闻传播》2008,(4):11-13
虽然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传媒赖以发挥其正面社会功能的必要条件,但是,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社会中,尤其是过去10年多的新闻实践显示,部分传媒并没有在其一向享有的高度言论及新闻自由方面做出必要的自律,不少传媒,包括销路最大的报刊在内,将以销量为首的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甚至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结果,各种违反新闻专业操守的问题不断重复出现,报刊的公信力逐年下降。报刊的行业治理因此日益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 闻自由属于民主和人权范畴 ,从法理上看 ,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其外延天然包含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因此新闻自由是一项根本的政治权利 ,现代民主国家也大多把新闻自由列入宪法保护的权利范畴。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都需要新闻自由 ,但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危害新闻自由 ,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协调 ,才能使新闻自由权利得以实现。综观世界主要国家有关新闻自由权利的法律渊源 ,大多停留在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层面。由于宪法的最高权威性使其在具体司法裁判中难以直接援引 ,因此宪法对新闻自由权利的保…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已经越来越成为文明的象征,也成了民主政府和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正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布莱克大法官所言:“言论自由与公平审判是我们文明中两种最为珍贵的权利,实在难以取舍。”新闻自由是指采集、发布、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包括报刊的出版自由,电台和电视台的播放自由,新闻采访与  相似文献   

8.
我从宏观上谈几点看法。一、新闻自由与法制的关系新闻自由与法制的关系与自由和法制的关系一样,新闻自由要有法制的保障,又要受法制的制约。新闻有没有自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民主、法制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试金石。我国的新闻自由与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密切联系,因而也涉及宪法上的人权保障问题。关于新闻自由,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有不同的价值观。西方的新闻自由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和党的领导下的新闻自由,在价值取舍上,在具体运作上有许多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是有界限、有制约的…  相似文献   

9.
牛静 《新闻知识》2008,(1):55-56
当今各国多采行宪法成文主义,基本权利是明示的、写进宪法中的.且多数国家以"基本权利"作为宪法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条款里,表达自由、言论自由是重要的内容.虽然各国宪法并没有明确地对"新闻自由"进行规定,但新闻自由是表达自由、言论自由的一种重要形式,故各国宪法中对表达自由、言论自由的保障,实际上即视为对新闻自由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近代西方新闻自由观 (一)新闻自由在西方的发展 新闻自由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最初被表述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崛起,一些思想家在17~18世纪率先提出了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新闻自由观念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从约翰·弥尔顿到约翰·洛克到密尔,最后由杰弗逊把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付诸实施,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1.
经总统戈尔巴乔夫批准的苏联新闻出版法自1990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部新闻出版法由《真理报》于6月20日全文公布,共七章39条。七章的内容分别为:总则、舆论工具活动的组织、舆论的传播、舆论工具同公民和各种组织的关系、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新闻领域的国际合作、违反新闻出版法的责任。总则的第一条和第5条是新闻自由和不许滥用新闻自由。第1条指出:报刊和其他舆论工具是自由的。苏联宪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这意味着以任何形式,包括通过报刊和其他舆论工具发表意见和见解,寻找、选择、获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舆论不受检查。(第2条中指出,本法所指舆论是公开传播的报刊和视听消息与材料。)第5条指出:不许滥用新闻自由。不许利用舆论工具进行的活动有:宣  相似文献   

12.
姜红 《新闻记者》2004,(5):47-49
从法理上来说,立法的宗旨就是保护一项权利,同时防止对这项权利的滥用。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要解决的也是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一方面保护新闻自由,另一方面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在世界各国,公民的言论自由都是属于被宪法保护的“第一权利”,与言论自由紧密相关的新闻自由也自然被视为宪法权利。虽然保护新闻自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新闻法制的重要基点,但这并不代表新闻自由是一种绝对的、不受制约的权利。新闻自由这一权利是从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中延伸出来的,在具体实施此项权利时,也难免会和其他的公民权利或社会基本…  相似文献   

13.
早在17世纪,英国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就在其著作《论出版自由》当中,提出了出版自由的理念,为新闻自由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也在其《论自由》当中,阐述了言论自由的意义.新闻自由虽然与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两种思想的出现,为新闻自由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言论自由自胡适时期开始成为报人传播思想的保障,当代在新闻事件面前,新闻媒体人对新闻自由更多的是漠视,对言论自由权利的迎合多于追求,对言论自由责任则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5.
伯恩施坦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尽管他曾经备受质疑,但是在言论自由问题上,爱德华·伯恩施坦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既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在社会之中对于言论自由的争取,宣称言论自由是"一切人的平等权利",又主张保障党内自由讨论,认为"党内应存在批评的绝对自由"。终其一生,他始终恪守"社会的一切成员权利平等"的自由理念,并在报刊实践中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英美法系国家一样,在美国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新闻法典,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课程中也没有一门课程叫"新闻法"。美国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主要遵循的是《宪法第一修正案》所确定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原则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时所产生的各种判例及其确定原则。但是,新闻自由同样也受到了法律的限制。美国政府(通常通过法律)与新闻媒体对抗、博弈、妥协、合作等,在诸多现实且互相制约的因素中,美国新闻界不断获得发展,美国也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新闻业最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由及新闻自由的相对性1.新闻自由的内涵新闻自由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具体地说,新闻自由是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收受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传播自由,发表评论的自由以及开展批评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在19世纪90年代之前,自由主义新闻自由理念已经在瑞典、美国、英国、法国等先后制度化,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理念也已经全面兴起,新闻自由作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重合面,开始普遍深入人心。同时,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工人报刊不断涌起,工人在阶级斗争中的权利诉求日益增长。当时,正处于襁褓之中的各国社会民主党则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迅速成长,并开始积极为工人群众和自身争取权利与自由。  相似文献   

19.
西方学者把新闻自由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纪的英国《大宪章》和17世纪的《权利法案》,此时关于新闻自由的斗争尚处于萌芽阶段,还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专制的新闻制度。进入17世纪,欧洲早期的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关于人的理性、人的权利、国家性质和作用等一系列学说,成为西方各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和基础。但真正明确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是1791年批准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这项条款成为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在法律确认的形式,使新闻自由思想成为一种制度,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王润 《东南传播》2011,(7):58-60
本文分析了西方新闻自由观发展演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归纳出新闻自由观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与趋势,就现今网络时代互联网新闻言论自由所呈现出的特点与各时期的新闻自由观相联系,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自由应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同时须提高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公民新闻自由的权利,加强必要的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