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颖 《课外阅读》2011,(3):133-133
在小学体育课中“从众”行为是低年级学生上体育课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何为“从众”一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低,明辨是非能力弱,在受到外部环境;个别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下,部分学生跟随少数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一起发生集体起哄,违纪等行为的一种现象。“从众”会给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造成困难,课堂教学秩序紊乱,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了处理好低年级学生的“从众”现象,我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体会,谈谈自己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学生群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当聂旋风的围棋争夺屡传捷报时,课余下围棋的活动便立刻风靡一时;当班里冒出来一个集邮迷以后,一大批学生的书包里也跟着悄悄地新添了一本精美的集邮册;开学之初如有两三个调皮鬼好给别人取别名,那么不出一星期,全班同学几乎人人都少不了一个喧宾夺主的雅号,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个人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识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或“遵从”,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赶时尚,随大流。这种“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表现十分普遍。从众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的从众,可  相似文献   

3.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极其常见,特别是高中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成熟,也最易从众。因此,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从众副作用,对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蔡锐 《考试周刊》2014,(19):156-156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少数青少年思想不成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群体,极易从众。因此,如何引导中职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从众的副作用,对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班级中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选举学生干部,多数人举起了手,另外的人东张西望后也跟着举起了手:争论某个问题,多数人意见的一边倒,往往得到另一些观望者的赞同;见到一些人嘲笑某个同学的缺陷,另一些人也跟着嘲笑起来。总之,多数人怎么说、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怎么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从众”或“遵从”。所谓从众,指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的行为总会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这种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在行为科学上称为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出现在各类人群中,但在初中学生中更为常见。因此,结合初中学生的从众行为,德育应突出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学生从众现象已然成为教育中的普遍现象,“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从众现象的真实写照。对学生从众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可以对从众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有深入了解,并进一步为教育中积极应对从众现象提供参考和思路。从而合理运用学生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巧妙回避学生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如何对待学生的从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虹 《宁夏教育》2003,(4):22-22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社会团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其产生原因是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像到的社会舆论与群体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相对)一致。我们平时讲的“随大流”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从众心理”与创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角度观察,小学生的从众心理较为普遍,表现在: 行为上的从众心理。如:由于许多学生在助人为乐做好事,于是有的同学也学着人家想着法子去找好事做。 生活中的从众心理。如:中秋节到了,不少孩子打算晚上恭请“月亮婆婆”,有的同学也吵着要父母为他筹备物品,学习别人的做法。 语言上的从众心理。如:跟着人家学说时髦的话语。 审美观念上的从众心理。如:女同学中好多人头上扎了红蝴蝶结,有的同学很快就模仿着做。 学习上的从众心理。如:当讨论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时,同学们已得出了一个结论,而自己还有另外的解法,却不想再表述,去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 从众心理是一种顺从型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0.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极其常见,特别是高中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成熟,也最易从众。  相似文献   

11.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 ,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在一个班集体中 ,如果“众”所反映的内容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则这个集体会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因而 ,“从众”心理对班集体的建设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众”心理的形成“从众”心理的形成主要是与人的经验有关。即在大多数情况下 ,多数人的意见一般比较正确。另一个原因是 ,个别不愿被人们称为“不合群”的人 ,不愿让人另眼相待 ,或惹人注目而丢面子。“从众”…  相似文献   

12.
谈谈中学生从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是个人由于无形中受到群体影响而在认识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即别人都这么做,于是自己也就这么做,别人都这么认为,于是自己也这么认为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是在群体中生活,因此,人必须而且能够接受群体影响,不仅现实的行为具有感染力,而且认识和观点也有感染力,这就产生了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的思想、情操、对社会的认识、兴趣爱好、服饰打扮,无一不体现着学生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比如我班某学生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其他同学受到感染,一时间钻研数学风气浓,一些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学生的从众心理,掌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是为了促进其有利因素的发展,改善和优化学生群体。 一、“从众心理”的含意、表现及其两重性 “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个人的意见并使个人的意见符合社会团体的要求,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与信念的心理过程。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的  相似文献   

14.
冒永健 《班主任》2005,(11):30-31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对身心发展尚不完善、知识和经验较为缺乏的小学生来说,消极作用是随处可见的.下面试对小学生的几种从众心理和行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程显龙 《班主任》2013,(11):29-32
【话谁背景】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从众现象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但由于中学生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相对比较缺乏,加之自制能力较弱,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从众行为都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看见别人穿戴时髦会为自己的朴素感到寒酸,  相似文献   

16.
“从众心理”的表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某些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心理现象在未成熟的中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受外部动机的影响很大。影响外部动机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从众心理”。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否得到体现,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坚持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等方面则很少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课堂中客观存在着学生的从众行为。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二重性。当前中小学生课堂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养成、影响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实施及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教师应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鼓励性”班风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减少诱导性信息的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注意班级群体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从众行为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即学生改组自己所学知识 ,产生新颖成果的思维。当前 ,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创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 ,而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将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就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谈一些肤浅的认识。1 弱化定势 ,鼓励质疑 ,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证明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初中学生由于思维的独立性不强 ,更容易形成从众的定势 ;同时由于亲师性 ,学生会接受教师的“权威”和课本的“权威” ,形成权威定…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学生:“这个问题你们明白了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明白了”.真的都明白了吗?不一定,可能有一部分学生顺了大流.这种顺大流的现象就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所谓“从众心理”就是一种顺从多数人意愿的心理活动,它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之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此种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在学校课堂里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学生:“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了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清楚了。”是真的清楚明白了吗?也许未必,说不定其中还有一些学生顺了大流,人云亦云呢。这就是“从众现象”(conformity)。心理学家梅耶(Myers)将其定义为个体在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Franzoi将其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