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放滔 《教育导刊》2004,(15):44-44
体验教育是近年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崭新课题。它是指学校组织引导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从而使他们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是在实践中的体验,这一根本原则突出体现了实践在体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而实践对体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体验教育以实践为动力方面。  相似文献   

2.
体验教育是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其含义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实践、认知、情感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体验教育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教育是近年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崭新课题。体验教育就是指学校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从而使他们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健康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是在实践中的体验,这一根本原则突出体现了实践在体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而实践对体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体验教育以实践为动力方面。学生是体验教育的主体,他们在体验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实践这个大背景。体验教育除了具有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教育主体的选择性、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教育目标的导向性和教育效果的知行统一性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进行体验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体验观,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体验观。  相似文献   

4.
鸣凰中心小学所处的社区拥有丰富的、有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通过对其综合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学校开展符合少先队员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特色体验教育。让少先队员在体验活动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社区建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两方面阐述体验教育的开展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5.
引导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将自我教育中体验到的做人做事的道德认识内化为自身需要,在持之以恒的行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生教育中,体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体验教育,就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思路,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让学生体验幸福;搭建实践平台,创新教育载体;鼓励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成长。  相似文献   

7.
2007年暑假,学校派我们赴河北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生态体验教育"。我们都是初次接触"体验教育",既兴奋又激动,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教育方式,提倡将道德教育理论与具体实践融合,即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思路,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对"体验式教育"我们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与实践,现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生教育中,体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体验教育,就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思路,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让学生体验幸福;搭建实践平台,创新教育载体;鼓励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成长.  相似文献   

9.
队报资料库     
全国少工委四届三次会议于2002年1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孙金龙同志当选全国少工委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实施体验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强调以体验教育为载体,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体验教育是少年儿童通过实践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少年儿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会、思考,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张亚楠 《宁夏教育》2007,(10):26-27
体验教育是少年儿童通过实践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少年儿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体会、进行思考,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课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本要求,综合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我能行“教育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把做人做事的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体验成功。我校少先队组织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我能行”实践活动,帮助队员在实践体验中树立自信、增强自信,从而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体验成功,感受“我能行”。  相似文献   

14.
<正>为提升育人品质,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以“德雅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校情、学情着力研发“成长讲坛”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雅”主题活动,依托《“德雅学生”成长手册》和“星级德雅少年”评选等,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自省的教育过程,在具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美好的精神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做德雅双修的阳光少年”目标。  相似文献   

15.
何谓体验式德育?目前教育界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所谓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体验式德育就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它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学习不是知识由老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来代替。"惩罚也是如此,只有把惩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才是有效的教育。下面笔者就几种教育中常见的问题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过去我们注重讲道理,忽视了让学生去体验,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使课堂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而没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这些道理,并且把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能力,使得知识与行为不统一,从而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和教学效果。因此,不仅要从观念上更新换代,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琴 《新课程研究》2009,(6):117-118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会务要他负担。”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动机,并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显为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少先队一直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学生要在体验、探究活动中学习。针对新的教育理念,笔者在少先队辅导工作中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因地制宜,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体验中接纳,在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素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结合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纳入日常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我校角色教育己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角色教育就是让学生扮演(或实践)某种社会角色,模拟(或真实)履行这些角色的行为规范,其实质是让学生在扮演这些社会角色中,学会如何生活、如何交往、如何生存、如何创造。角色教育是一种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育人活动,是一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模式。角色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角色,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扮演他人角色,并在角色活动中学会换位思考,明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处世道理与处理方法;动员和组织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角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把对学生荣辱观的培养也融入其中,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德育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