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1990-2006年的水稻公共科研投资与技术创新及其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稻公共科研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技术创新及公共科研投资与TFP增长之间关系不显著;从短期来看,公共科研投资是水稻品种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且应用试验经费投入是TFP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技术创新与TFP增长仍不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水稻品种创新成果的增加对TFP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进行了相关解释。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8,(6)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为研究视角,构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模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2005~2014年),以VAR模型为基础对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先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及方差分解检验等。得出以下结论:短期来看滞后1期和2期,增加创新投入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未导致创新投入增加,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长期来看滞后3期和4期,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提高能源效率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结合国内外关于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采用1978—2011年间的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分析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1978—2011年间,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即能源效率提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能带动我国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戴魁早 《科学学研究》2008,26(3):626-632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看,两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明显。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陈红梅  宁云才  齐秀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98-202,216
基于ARDL协整分析方法,分析了1965—2007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和短期内CO2排放对于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根据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能源消费是CO2排放的主要原因,而CO2排放增加又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为了降低CO2的排放量,一方面需要牺牲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一方面需要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寻找现有能源的替代资源。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进行了度量,并采用Johnson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考察了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该地区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地提升经济开放度。  相似文献   

7.
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是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采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将西安市1995—2008年政府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二者相关性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其动态均衡关系。分析表明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且西安市的经济增长不是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厘清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本文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物质保障和动力,研究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增加科技投入和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88-2007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日益紧密,很有必要厘清二者的相互作用;选取通信行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长周期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表明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表明,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技术专利对技术标准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技术专利是创立技术标准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效果是正向的,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结果复杂,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方向不一致。相对于技术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效率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金融是我国发展自主创新道路的“双轮驱动”因素,厘清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至关重要。在梳理北京市银行业科技金融业务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TVP-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研究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长期滞后效应;同时,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存在短期显著正向响应,但是在长期中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故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北京市政府应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发展,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助力科技成果资本化,进而驱动科技创新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技术标准化和技术创新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明晰两大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随过程发展演变的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交互模型,以更好地挖掘两大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为完善技术标准化体系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为有效联结两大系统、构建协调的技术基础结构、共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新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基于2007年—2017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全要素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自我增强机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向促进关系,相互促进效果较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通过发挥自我增强机制的提升作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相互促进效应,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质量,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线性回归方法与向量自回归模型,首先分析西安市再生水项目投入会产生的环境效果,之后研究这部分环境效果与西安市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对再生水项目的投入,可以更好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产生良好的环境效果,这部分环境效果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再生水项目环境效果指标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大,再生水项目对经济发展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小。建议采用合理的经济补贴与政策组合,鼓励技术创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再生水项目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需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全社会技术进步,而具有不同特性且数量持续增长的风险投资﹑科技信贷和公共财政在中国科技创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存在异质性的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探明异质性科技金融和国际创新合作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明确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参考。借鉴双元创新理论构建理论概念模型,并将国际创新合作作为调节变量,应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探讨异质性科技金融在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角色,以及比较风险投资和科技财政等不同科技金融工具的作用大小,以揭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主要发现:异质性科技金融中,风险投资的作用最大;中国自主创新对全社会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为正;国际创新合作正向调节国外技术引进推动中国全社会技术进步的过程,当国际创新合作程度很低时,技术引进对全社会技术进步的作用方向为负。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建议:改革创新融资方式,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市场;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始终放在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上;坚持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加强技术引进的创新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8.
王增文 《科学学研究》2016,34(9):1336-1346
采用DSEG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社会保障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动力系统模型来研究其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经济数据对动力系统模型进行校准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目前的经济形势,解释力达到了81.76%,方差分解与IR分析结果表明,与社会保障冲击在短期内与引发的经济波动不同,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变量冲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并且持续地增加潜在的技术存量,从而,促使生产部门进行更多的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投入,使得经济产出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均衡。然而,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效应体现在对其它经济变量的"传递"和"联动"方面。社会保障投入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就业、技术存量等具有正向的传递效应;而与工资的"联动性"能够对经济产出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从而使得中国经济不断地达到新的更高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众创空间投入及其所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状况为对象,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基于线性回归方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西安市众创空间投入的创新效果及其与西安市科技进步贡献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大众创空间投入可以更好地提升众创空间孵化效率,产生良好的创新效果,且该创新效果与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科技进步对众创空间创新效果指标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大,众创空间对科技发展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小。建议采用合理的融资模式与政策组合鼓励建设众创空间,并使用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提升众创空间盈利能力,以期获得众创空间良好的创新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线性视角,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和时点维度对1985年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短期与长期的差异性,即技术创新的短期影响显著大于长期,而非正规金融的长期影响显著大于短期;从总体看,非正规金融、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产业结构升级对非正规金融较技术创新敏感;非正规金融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累积冲击效应,而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及时响应;三者的关系在不同宏观背景下呈现出较为类似的走势,且冲击影响大小有所不同,但是“十五”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冲击作用几乎没有得到提升。据此,笔者强调在“十三五”规划时期,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对技术创新投入的不足并规范有效地引导非正规金融促进技术的创新,以增加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保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