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习中的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自然要影响操作系统.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受智力因素并且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是学生的内因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一个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会对智力因素起到推动作用,使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并且按照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规律中的作用、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让学生能尽可能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3.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执行者,而非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调节者和推动者.实践表明,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往往不在于其智力因素,而在于其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学习的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学习的成绩如何,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如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开发而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怎样培养完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两大因素;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相关,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态度、兴趣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培养自制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培养“超前认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与学习的动机、兴趣、信心、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由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支撑,而有效地发挥了智力因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而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及综合能力的强弱。本文简单阐述了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多大影响呢?在中师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初中生,一般说来,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比较接近的.当他们进入中师学习的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之所以出现明显分化,就学生这方面而言,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庞定亮 《考试周刊》2014,(33):160-160
<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学习成绩好与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在智力上并非有明显差别,他们的主要差别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又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反映学习动机,兴趣、情趣、意志和性格等。我们要求学生有学习化学的正确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非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完全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么如何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  相似文献   

14.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智力因素固然着主要作用,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智力好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就好;智力较差者,若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仍能取得好成绩;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则成为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强调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应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学生心理因素分析,学习应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前,职工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忽视对学员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象,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因此,开发学员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都会影响学员的学习成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甚至比智力因素还要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16.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的特点是富有逻辑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智力因素是一个基本条件,还有诸多的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是牵引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很大,因此,在教学中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中,智力因素并无明显的不足,而其表现薄弱的常常是非智力因素.如有的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兴趣,视学习为苦役;有的缺少毅力和自制力,对学习懒动脑筋,遇到困难往往放弃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语文效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甘露 《中学文科》2007,(12):157-157
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非智力因素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优异,甚至较差;而有些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却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说明智力因素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学生的认知活动实际上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么,培养高素质的成功人才的关键在哪里呢?有人用这样的公式表述“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它是很有道理的。下面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发展智力因素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