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 《江苏教育》2007,(18):57-59
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传统阅读教学一般遵循这么一个流程:老师先来阅读文本——即钻研教材,然后将自己阅读所得写成教案,上课时再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接受的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由此观之,学生哪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2.
周剑波 《文教资料》2005,(23):143-144
批注,即读者在文本上用符号、文字等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或感受。作为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感悟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批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诚然,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手段与途径有许多,但批注确实是促使学生理性阅读课文的有效手段。其好处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解读文本——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基本写作方…  相似文献   

3.
加强自主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阅读教学肩挑的一副担子。阅读教学的实践给了我们这样的体会: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生态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自主性阅读体验,由浅入深地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并以此为依托,加强语感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感。一、个性对话,自读自悟,感受语言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正去伪存真,将从“学本”走向“生本”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学生自读水平、直觉思维能力、情感体验方式等的差…  相似文献   

4.
王莉 《教师》2012,(6):75-75
如何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感悟呢?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面对文本时的“入”与“出”过程。“入”就是解读文本,就是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出”就是感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文本实现真正的参与、真情的体验、真切的感悟,完成对文本阅读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读书——感悟——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要借助语言文字接受文本,走近作者,理解文本,在此基础上超越文本,提升自己。在此期间,教师的价值就是给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情景氛围,提供充分自由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解读,自己理解,自己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语言,扩大信息的储存量,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在人文熏陶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生命的亮点,进而提升生命的质量。笔者认为,改革阅读教学关键应以读为本,并可采用“四步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语言形式而言,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侧重通过对实词词义的阐释和感悟来激活文本,唤醒相关的体验,达到对文本意义的完整解读。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浅读”文本的现象并不鲜见,很多教师或是满足于搜寻文本的表层信息,一遍又一遍地“扫读”课文;或是满足于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但解读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并不向深层次推进;或是在学生心理图式与文本图式存在较大距离时,教师无所作为,让学生无法真正地走进文本……“浅读”文本的课堂,气氛再活跃,解读文本的任务仍然并未真正完成,学生的收获其实并不大。如何避免“浅读”文本,将课文读深、读到位,在此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走进文本,吸收文本精华,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读”和“悟”这两条主线,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融及心灵。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分析和感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现在课堂教学仍普遍存在着“文本教学”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高中生无论是阅读的量还是阅读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难以对文本特别是文本的深层次内涵进行个性化的感悟解读;二是不少语文教师或由于教学进度的需要,或因教学能力的限制,缺少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文本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习惯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感悟,学生习惯以聆听教师的讲解代替自己的理解的违背教学规律的不良现象,这最终使得课堂“文本教学”成为单一的讲解课、听读课.这样,必然造成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下降.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去主动分析文本、感悟文本,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话:教师不必一一详细讲解,而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理解感悟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的确如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若要想拥有自己对文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语文教学逐步走出讲解分析的误区 ,而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鉴赏为主。已在全国推广的新高中语文教材特别“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 ,致力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 ,学生接受的是老师感悟后转述过来的“第二文本” ,学生没有真正进入阅读状态 ,也就很难说感悟了“第一文本”之旨。阅读教学中 ,学生是真正的审美主体 ,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对作品有所感悟 ,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成了人们谈论较多的话题。本文拟从审美心理与思维活动结合的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确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多元化解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并充分利用已有的阅读和生活经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在对话中构建学生自己心中的文本意义,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树立“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的核心。我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接受理论首次提出并肯定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和作者的共同创造;提出文本具有“空白”和“未定性”的特点,召唤读者开放式的解读;强调“期待视野”,读者根据自己的前理解来实现文本意义的确定和具体化。这些理论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通过强化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构建一个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的课堂环境,以此来实现人文主义的教学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方略。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5.
阅读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总带着一种期待心理来解读文本。只有当文本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且能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才能将蕴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初始视野”和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读者的“现今视野”交融在一起,达到“视野融合”,使得读者从文本中领悟出作者、编者的真正意图来。因此,从“阅读期待视野理论”的视角分析阅读期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与功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师生对话策略中教学机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多重对话,尤其是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的对话,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从而让学生亲近文本,真正地解读教材,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认识辨析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教学机智在师生对话的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一、走进文本,把握文本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反映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方面。当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时,实际上是在对文本意义的再次建构,就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对文本产生个性理解。教师的教学机智就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接近文本所呈现给读者的基…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个性体验以及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念。当前,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无论是在取向还是方法上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极深,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学语文的阅读应当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瓶颈,通过强调学生主体性以及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不断提高当前中学阅读文本解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中“浅读”文本的现象并不鲜见,很多教师或是满足于搜寻文本的表层信息,一遍又一遍地“扫读”课文;或是满足于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但解读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并不向深层次推进;或是在学生心理图式与文本图式存在较大距离时,教师无所作为,让学生无法真正地走进文本……“浅读”文本的课堂,气氛再活跃,解读文本的任务仍然并未真正完成,学生的收获其实并不大。如何避免“浅读”文本,将课文读深、读到位,在此试举几例加以说明。一、追根究底——让赏析再向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课文很短,只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对于谢太傅“白雪纷纷何所似?”的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对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获取及培养阅读能力有积极影响。教师应具有解析升华文本解读的能力,科学指引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注重强化学生的体验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形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实现学生自主解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且已具备独立分析和感悟文章的能力.在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忠于内心的感受,用独立的思路解读文本,让个性化阅读引领阅读教学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