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1):12-13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潮流、深化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先后进入普通高中课程 改革实验。这一改革举措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我省也将正式启动高中课程改革,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以及基层学校都在从不同层面进行积极的准备。从今年开始,我刊特开辟“高中新课改”专栏,解读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政策性文件,介绍各地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解政策、借鉴经验、交流思想的平台。本期,我们特邀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晚盛,就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难点——模块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将进入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作为独立科目,与通用技术一起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肯定,课程地位在中学教育中得到了确认。《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深刻领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新课程改革理念研究的凸现,既是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又是对新课程改革科学理性的反思、建构与价值整合。新课程改革应确立的基本理念有:课程目标的完整性;课程结构的整合性;课程教学的科学性;课程管理的民主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新课程改革理念研究的凸现,既是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理性的呼唤和回归,又是对新课程改革科学理性的反思、建构与价值整合。新课程改革应确立的基本理念有:课程目标的完整性;课程结构的整合性;课程教学的科学性;课程管理的民主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高中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关系着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高师美术院校是培养高中美术教育人才的摇篮,理应配合高中新课改精神,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乃至教学模式等方面实施改革,以培养适应高中新课程特点的新型高中美术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6.
按照预定计划,今年将进一步扩大省级实验工作。据初步统计,今年秋季,又将有1072个县区进入新课程,参加新课程的学生总数将占同年级学生数的40%-50%,加上2001年和2002年的实验区,共有1642个实验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实验范围的大幅度扩大,使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今年将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参加实验的广大中小学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把改革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7.
2008年秋季,山西省普通高中将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本次课程实验的实施,给当前高中的教学管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师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迎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其任务、思想和新课程的总体要求,深刻分析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新课程实验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工作的措施与方法,以切实提高新课程实验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崭新时代。学习理解《纲要》的基本内容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有助于全面推进小学课程改革 ,为教育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一、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研究与实践开拓新天地   1 999年 ,新课程改革起步给教育带来持续发展的机遇 ,我校选用“新世纪实验教材”的过程成为传统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碰撞的过程 ;它使每一个致力于改革、创新的教育工作者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出发思考问题 ,使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给教育改革带来新…  相似文献   

9.
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我市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大力探索和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一批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样板学校,形成了一批理念先进,形式多样,符合课程实验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熊晓武 《江西教育》2010,(12):11-12
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场从理念到实践层面的深层次变革,其核心在于以崭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大众教育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出重头戏,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一项奠基工程,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分批启动,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江苏、天津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12006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市)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最近,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程,计划2007年中东部省份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吉林省已决定,2007年秋季入学起,高中进入新课改。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秋季开始,河北省普通高中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实验,我校虽系职业美术高中,也义不容辞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构建"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体系,其带来的全新教育理念,让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们在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7,(B09):40-44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以省级为单位实施的。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作为基础教育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区,首批进入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省进入实验;2006年秋季,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5省市进入实验;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陕西、吉林5省市进入实验。到今年秋季,全国已有15个省份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将在2010年前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4.
高中新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一年,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同,并在实践中积极试行。然而,从全国看。实验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原因是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与我国教育现实存在诸多矛盾.与教育发达省区比较,这些矛盾存我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充分考虑学校现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理性地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是我校要长期坚持的态度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 1.国家与福建省的高中课改启动情况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秋季4个省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2007,(6):8-10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和工作部署,我省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将于2007年9月全面展开。有计划地实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使广大高中教师尽快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满足新课程教学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确保高中新课程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了做好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继本世纪初,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2003年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出台。2004年秋,已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高中的起始年级进行新课程实验,如何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课程的到来呢?2004年4月1日,市教育局基教处专门在我校召开了合肥市省、市示范高中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理论务虚会,集体研讨了《普通高中课程南案(实验)》。作为学校教学的管理,要冷静思考和回顾课改经验和教训;积极钻研新课程方案,用新理念来规划我们的教育行动;增强超前意识,务实走好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极大地唤醒了教师、校长及教育行政人员的课程意识,调动了他们的专业热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每一位教师都能大谈特谈新课程理念的时候,他们的各种教育行为却仍然跟这些理念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在未来的十年,新课程改革将走向何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论证海南是否要参加全国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我省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思想队识上高度一致。省教育厅通过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大家高度认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遍认为我省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有利于实现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衔接,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优化课程改革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9月开始,重庆市高中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第一条的"课程改革目标"起,到"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出教育技术应用的问题。对教育技术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新课程实验的力度、水平和成效。本文拟从本校发展的角度谈谈教育技术装备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