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汽车新技术的发展,电喷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等电控装备的维修已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重点和难点。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教育部等六部门列为优先确定的四个紧缺专业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汽车行业紧缺的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人,而是能够正确而快速地诊断排除日趋电子化、智能化的电控汽车故障的高技能技术人才。电喷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涉及较复杂的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液压技术,相关的知识多、技术要求高、实用性强,各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或相近专业)应将汽车电控技术的学习内容集中在电喷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这两项核心技术上,作为培养学生维修专业技能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和进口汽车的增多,电喷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等电控装备的维修已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重点和难点。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教育部等六部门列为优先确定的四个紧缺专业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紧缺的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人,而是能够正确而快速地诊断排除日趋电子化、智能化的电控汽车故障的高技能技术人才。电喷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涉及较复杂的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液压技术,相关的知识多、技术要求高、实用性强,各职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汽车技术的进步、进口汽车的增多,电喷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等电控装备的维修已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重点和难点。我国汽车行业紧缺的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人,而是能够正确而快速地诊断排除日趋电子化、智能化的电控汽车故障的高技能人才。我院采用新的汽车电控技术教学方法.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联合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部门,开展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跃进集团江苏南亚自动车有限公司作为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之一,承担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过学校多方努力组建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制动变速器、板金与涂装实验室、汽车检测实验室、汽车综合训练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训室,以解放、东风、桑塔纳三大国产车型为主体,本田与丰田为辅,为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引导职业院校借鉴和引进企业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实训教学内容,推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作为国内专业生产研发汽车电脑诊断仪和汽车专用示波器的知名企业,深圳威宁达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宁达公司)与教育部合作选定部分职业院校培养电喷汽车维修人才。  相似文献   

7.
序号书号教材名称作者专业定价(元)104330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汤定国汽车运用与维修22.50404302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夏令伟汽车运用与维修21.60504343汽车材料周燕汽车运用与维修19.00604304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杨益明汽车运用与维修12.60704334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吴玉基汽车运用与维修23.70804500汽车发动机维修实训崔振民汽车运用与维修18.00904492汽车底盘维修实训杨宏进汽车运用与维修21.001004508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实训黄晓敏汽车运用与维修25.001104493机电维修技术实训凤勇汽车运用与维修18.001204501汽车驾驶实训扬玉炎汽…  相似文献   

8.
书号书名著译者分级适用专业估定价项目订数0 1 Qg070汽车材料陈文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6.2国家规划Ql 09080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孔宪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3.1国家规划0 1 09090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杜瑞丰李忠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3.1国家规划01 og1Q飞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于明进于光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1国家规划0109111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王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 1 .1国家规划0 1 091 21电控发动机维修解福泉中职汽车运用与哪专业20.4一国家规划01 09131自动变速器维修-屠卫星中职解运用与维修专业183一国…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汽车发动机自控系统、自动变速器、自动减振器等控制单元的自学习功能和自我诊断功能在新型轿车中的逐渐应用,社会对汽车维修服务体系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急需培养一批高技能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型维修人员.使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方便、快捷、优质、廉价的汽车维修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2月开始,我校对02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8个教学班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参照MES课程模式,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三门主干课程改为:发动机性能(一)、发动机性能(二)、发动机机械、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器(一)、汽车电器(二)、汽车空调、制动系统、传动系统、转向与行使系统等10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教学模块。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研究》2006,(5):77-77
最近,作为国内生产研发汽车电脑诊断仪和汽车专用示渡器的知名企业。深圳威宁达实业有限公司与教育部合作实施的“支持职业院校培养电控汽车维修人才”的项目正式启动,第一批已经纳入42所职业院校。近年,随着社会电控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电控汽车专业维修技术人才严重匿乏的矛盾日益凸显。为及时更新汽车维修诊断教学理论、增设课程、改进教举条件,使新一代维修技术人员掌撮国际前沿的电控汽车维修知识和技能,威宁达公司主动与教育部携手,共同打造电控汽车维修人才。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业的发展拉动了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的全面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已被我国教育部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作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责无旁贷地应紧跟市场所需,锐意进取,从教学、实训等方面不断改革,使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13.
电喷汽车的电控发动机是高科技在汽车上的应用,是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将不同的物理量分别转换成电信号,由电脑即电控单元(ECU)对其燃料系统、点火系统、发动机怠速、排放和进气等进行集中控制,使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和稳定的怠速,由于电控发动机性能卓越,优点突出,已取代化油器式发动机广泛应用在汽车上。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3):F0002-F0002,F0003
汽车工程系设有洫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两个大专专业和汽车运用技术中专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我院特色骨干专业。该系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检测,维修,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处于2005年3月9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座谈会”。会议邀请了来自交通部科教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北京市汽车研究所,以及相关企业和学校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六部委<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满足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组织和指导下,我们编写了技能型紧缺人才系列教材之一<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发动机检测诊断与维修”课程的特点,在对汽车维修企业电喷汽油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职汽擎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现状,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电控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是电控发动机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电控发动机是汽车最新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其电控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正是培养学生胜任岗位能力的核心教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增强技能,自主解决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性的问题。本文以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为例,利用现有的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并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改革方向提出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自动变速器维修”课程的特点,在对汽车维修企业自动变速器工作任务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浅谈在该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对汽车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日趋严格,作为解决诸多技术问题最佳方案的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汽车的各个部位,现代汽车已成为以数十个微电脑、成百上千个传感器为基础,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光纤传导技术、液力伺服传动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到目前为止,EFI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SA电控电子点火系统、ECT电控自动变速器、ABS制动防抱死系统、SRS电子控制安全气囊、自动空调、中央门锁、电控悬架、GPS卫星导航、高档音响等等已成为高档汽车的标准装备,并向电脑集中控制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