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比勘《文选集注》中的李善注与诸宋刻《文选》李善注(如监本、尤本),发现李善注“增注”的主要来源有:《钞》、五家注、陆善经注、未知旁注及李善本人的增补等.本文旨在探究诸宋刻李善单注本及《文选集注》中李善注的“增注”来源,并分析其原因和特点,以揭示诸宋刻本及集注本所存在的一些所谓的“李善注”,实为后人所附益,李善并未措手其间.  相似文献   

2.
何泽棠 《图书馆论坛》2006,26(3):285-288
通过孤本《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现存四卷与通行苏诗百家注的对比,总结以赵次公为代表的早期苏诗注家在总结用典之法、释词、阐释诗意及评论等方面的成就,揭示《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次公等人的苏诗四注不断有注家加盟,逐渐发展为五注、八注、十注、百家注,又由原来的编年注演化为分类注,最后形成《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该注本有汇集众家注释之功,但亦有任意删削旧注的短处。该注本的“增刊”部分重收了部分被删的旧注。集注中最重要的注家赵次公主要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解释苏诗,重点在注典、释意、评论三方面。这种注释方法,能总结苏诗的创作特长,但也有失于考证事实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明代所刊《毛诗》经注本存于今者,主要有万历二十二年歙县程氏玄鉴室刻屠本畯纂疏补协本《毛诗郑笺》二十卷,万历马应龙、孙开校本《毛诗传笺》七卷,崇祯葛氏永怀堂刻《十三经古注》本《毛诗》二十卷三种。明代刊刻《毛诗》经注本,一般认为是翻刻宋板而来,宋板既多不存,明翻宋板的文本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明代所刊刻的这三种《毛诗》经注本,今天看来,其文本皆为删削闽本疏文、因袭闽本经注部分而成,并非直接袭用宋元旧本。明代所刻《毛诗》经注本在文本校勘意义上虽无足道,但从明代经学发展史上来看,《毛诗》经注本文本之传刻,可以看作经学复古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属于明代经学复古的“原典回归运动”的一部分。明代经学复古思潮,乃是清代朴学的先声。这些经注本的出现在明代经学史上所具有的标志意义,应当被重视和重估。  相似文献   

5.
以胡刻本、尤刻本李善注,影宋五臣注,明州本,奎章阁本六臣注等,对校比勘《唐钞文选集注》所收陆机诗注,可以发现:《唐钞文选集注》除所收《音决》重在陆机诗音训,公孙罗《钞》注与陆善经注具有重要价值,如较详介绍陆机赠诗对象,阐释陆诗本义及地理、天象、气候等与陆诗本义的关系;有些注或优于李善与五臣注等,或与李善注、五臣注等互为补充。《唐钞文选集注》还有助于确认、复原《文选》陆机诗、注原貌,对众家注也有所整理。  相似文献   

6.
P.2495,《敦煌宝藏》定名为《庄子郭象注》。其实此卷有《庄子》与《列子》两部分的内容。前30行为《列子·说符篇》内容,从注文"丁壮者皆"至注文"取金之时不见人但见金",1至15行上半部残,行20字左右,正文单行大字,注文双行小字。第31行起为《庄子郭象注》内容。 P.2495全卷"民"、"世"避讳,其为唐写本无疑。卷背为《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此为唐朝县旷所撰,文前有县旷自序,撰于大历九年(774)。  相似文献   

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4):113-118
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注》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新发现的元刻十五卷本与另二部元刻残本。清刻《通志堂经解》本自元刻出,《四库全书》本又自通志堂本出。另有今已亡佚的元代增订本,其主要内容保存于董真卿《周易会通》中,在引用诸家解说与胡一桂自注方面,均较现存诸本有较大规模的扩充。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所撰《老子注》二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国史经籍志》均有著录。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金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南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元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等书中。今人蒙文通、严灵峰、容肇祖均有辑本。蒙文通的《王介甫<老子注>佚文》,原载于四川省立图书馆1948年出版的《图书集刊》第八期。后由其子蒙默重加核校,载于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的蒙  相似文献   

9.
《管子》尹知章注二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尹知章注是现存《管子》最早的注本。本文认为:该注本出自唐睿宗时国子博士尹知章之手,后人为抬高其身价,改题为“房玄龄注”;《通典》在引用《管子》时袭用了尹知章注。尹注本《形势解》以下亡佚后,人们根据《通典》的相关引用加以补充,故其注文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10.
1.第一部李白诗注本一般认为,南宋杨齐贤的《集注李白诗》二十五卷是最早的李白诗注本。如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跋》称:"李诗全集之有评,自沧浪严氏始也。……其有注,自子见杨氏始。"注云:"子见名齐贤,永州宁远人。古舂陵城在其地,故称舂陵杨齐贤云。宋庆元五年进士,两应  相似文献   

11.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2,21(11):70-76,49
1.9 剜改卷第出版者利用旧版改易卷第,以充新刻。如明吴兴凌氏四色印本《世说新语》有六卷本与八卷本之分,所谓八卷本实不过利用六卷本旧版剜改卷第而成,非有二刻。八卷本重新排定卷第,凡增出之卷,必须空出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改易之卷,必剜去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使与前文连属。其方法是增删注文,俾凑合行数,并剜改版心所题页数。八卷本卷一即用六卷本前三十四版,而将六卷本第三十五页“晋武帝始登祚”条删去注内“成熙二年”四字  相似文献   

12.
严遵《老子指归》不是伪书.今道藏本《老子指归》不仅有《指归》,也附有《老子》经文和注文.该注文通篇押韵,参其用韵特征和用字特征,可知作于西汉蜀楚之地,亦为严遵亲撰,也就是过去认为已经亡于六朝隋唐的“严遵《老子注》”.严遵《老子注》以析句和陈述义理为主,是“章句”体式中“句”的部分;而“指归”即“章指”,是“章句”体式中“章”的部分.故而《老子指归》当定名为严氏《老子章句》.由于东汉以后“注”体大行其道,导致两汉各种“章句”著作被肢解和删削.  相似文献   

13.
孙微 《图书馆杂志》2007,26(3):74-76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与钱谦益《钱注杜诗》共为清代杜诗注本的奠基之作,对清代杜诗学影响深远。然其书的最初刊刻时间一直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辨析指出,以往学者以顾炎武《日知录》的初刻时间来判定《杜工部诗集辑注》的初刻时间是不可靠的,该本最早的刊刻时间应是康熙九年。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别集各一卷。为《樊川文集》中全部诗歌作注的仅两家,其一即清冯集梧的《樊川诗集注》(简称《冯注》);其二即为人所稀见的佚名的《樊川文集夹注》(简称《夹注》)。《夹注》本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朝鲜刻本,国内仅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此书,但仅后者所藏为完帙。这一刻本卷末牌记云:“正统五年六月日全罗道锦山开刊”,此后有“前通政大夫成均大司成知制教郑坤”所作的跋,云:“小杜诗古称可法,而善本甚罕,世所有者多鱼鲁,学者病之。今监司权公克和与经历李君蓄议之,符下知锦山郡…  相似文献   

15.
黄善夫于南宋光宗末年首创《史记》三家注合刻体例,其后九十年,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安福彭寅翁再次刊行三家注合刻本。此本是继黄善夫本后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本,但与黄善夫本并不完全一致,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所载三家注文不全,并因此为后人所讥,斥其删削三家注文,遂不为学界所重。今考此  相似文献   

16.
《尔雅注》的宋刻十行本,是该书传世诸版本中较好的一种,但此本板片曾经剜改,故先印本与后印本的文本有所不同。书成后在中国、日本两国又迭经覆刻、影钞,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本文调查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刻十行本《尔雅注》的各种衍生版本,通过比较刻工姓名、行款字体及文字内容,参证相关文献,对这一系统中各种版本的先后顺序及传承关系进行了梳理。关于顾千里覆刻《尔雅》时是否利用了宋刻十行本的问题,也根据顾氏本人的题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对《文选》陈八郎本等的音注,分析《文选》五臣音注的现状,考证它的原貌,归纳它的流变状况,发现现有文献上的五臣音注来源复杂,版本较多,传承系统复杂。陈八郎本等五臣注刻本上的音注已非五臣音注的原貌;五臣音注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位置的改变,由注文中变为正文中,然后形成整体,不再区分是谁作的;五臣音注数量亦愈来愈多。不宜以陈八郎本等的音注来作五臣音注的本体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的《六臣注文选》底本并非宋赣州本,《四库全书考证》所指出的其底本的讹误基本都同于明翻六臣本,且《洛神赋》曹子建名下的注文也可证《四库》六臣本与明翻六臣本相同,《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所收六臣本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证明《四库》六臣本的底本属于明翻六臣本系统,确切说应是明吴勉学本。  相似文献   

19.
即使以补善注本“释事忘意”缺憾的五臣注本,最终也抵挡不住它的学术影响,败下阵来.综述李善《文选注》的历代研究,可梳理李善《文选注》的版本、佚文、异文,考辨注本变迁、体式演变等,透视文选学的流变.  相似文献   

20.
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是一部影响很大的苏轼诗歌注本.然而这个注本却存在许多失误,这主要是因为王文诰注诗的目的、态度和方法造成的.王文诰喜以臆测解诗,再以臆测作为校注的依据妄改前人注本,他的失误大都有同样的致误之由.这是我们治学时应当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