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足底反射区按摩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足底反射区按摩不但对运动员的常见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而且对消除运动疲劳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中医按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把3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2组,一组运动疲劳后立即采用中医按摩方法(以下简称实验组),另一组运动疲劳后采用休息的方法(以下简称对照组)。比较实验后两组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机体疲劳恢复所用的时间。结果:实验组采用中医按摩方法可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缩短了肌肉和血中乳酸清除的时间及氧合血红蛋白恢复的时间,同时也加快了肌糖原的恢复。结论:采用中医按摩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切实可靠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运动性疲劳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梳理,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疲劳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诊断与中医药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疲劳是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必然现象,如何尽快地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是训练成败的关键。通过中医对疲劳的产生机理及运动性疲劳与脏腑关系的阐述,依据中医的“四诊”原则,将运动性疲劳分为三种类型五种常见症状,简要指出诊断标准,并从按摩和中草药角度说明中医药在促进疲劳恢复方面的独到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运动性疲劳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梳理,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疲劳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1.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100多年来,西医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均难以满意地解释各类运动性疲劳的所有特征。中医学对疲劳的认识是在“整体观念”和“阴阳、藏象、经络、营卫气血”等基础理论指导下,较深刻揭示了疲劳的机理和本质,并对不…  相似文献   

6.
李静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61-462
通过观察静坐、按摩、变强度踏车3种恢复手段对运动疲劳后血流量、血乳酸及LDH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恢复手段对消除运动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强度踏车及按摩对消除局部运动性疲劳,加速身体恢复过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医手段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运动能力恢复是近十几年来我国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对近二十年来部分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中医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源性药物补荆手段如复方汤剂,中药注剂等,在中药补剂方面,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类为非外源性药物补剂手段如针炙、按摩、外用药物薰洗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有关中医非外源性药物补剂手段消除运动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发挥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和潜力,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学认识、中药恢复运动性疲劳的应用方法、中药在运动性疲劳相关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中药对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免疫能力、运动性贫血、抗氧化能力、中枢神经疲劳、运动性损伤等问题具有明显的疗效,在促进疲劳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使用中药应密切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辨证论治,加强中药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多种中医疗法恢复措施的综合应用,以提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时效性;谨惕中药的违禁成分,确保使用中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运动会产生肌肉酸痛,使人感觉疲劳。而疲劳是一种机体的整体机能水平或工作效率低下的生理现象,运动后的疲劳不及时得到恢复而不断累积,会导致疲劳过度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运动后的按摩放松,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肌肉疲劳。提高机体整体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对按摩能促进运动后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中实施运动按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疲劳是阻碍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深入,对疲劳的生理学分类及其生化机理有了较多的认识,不少研究者还在试图寻找既能强身又能加速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疲劳物质。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关于花粉可帮助运动员消除训练后疲劳,增加体力和耐力,改善心肺功能以及长期服用能促进红细胞生长和血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疲劳中医理论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十余年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与中医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国内学者对疲劳本质及疲劳恢复机理的认识。概述了中药对疲劳恢复作用。这对解决运动性疲劳这一当今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揭示冰雪项目运动性疲劳发生机理,科学指导运动员使用中药消除疲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仇璐 《精武》2013,(23):23-24
疲劳是竞技运动必然经历的过程,没有疲劳就不会产生恢复,不产生恢复就不可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水平。本文简要论述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医学机制,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常采用的中医学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提高大众对运动疲劳中医学本质的认识,对运动训练囊劳恢复提供相应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是体育训练中较易出现的一种自觉症状。运动医学界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广泛而深入.运动性疲劳可纳入中医虚症的范畴,采用中医药理论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辩证实施后有利于调整阴阳的平衡,能从机体上提高运动能力和水平,使运动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及消除疲劳的特殊营养补充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动性疲劳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特殊营养补充品对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加速机体的恢复,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骆学峰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2):65-66,79
为了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认识运动运动性疲劳恢复,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科技在运动性疲劳机理及其恢复的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高科技是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和保障,疲劳的发生部位、机制的研究只有依靠高科技才能得到不断的进展;多学科的恢复手段的研究进展和高科技的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运动后按摩,也叫恢复按摩。主要是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一般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若运动员十分疲劳需要休息2—3小时后再进行按摩。具体可采用推摩、按摩、揉、揉捏、搓、按压、叩打、抖动、运拉等方法。 二、点穴或按压穴位 为了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可在运动员身上的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昆仑、三阴交等穴位点穴或重按  相似文献   

19.
运动医学     
G804.5 20013285浅析中药在运动中抗疲劳促恢复的作用[刊,中,I]/王丽娟∥浙江体育科学.-2000.-22(6).-36-37,63参8(TY)中草药∥疲劳∥恢复通过对中医疲劳学说论述,根据疲劳的特点,把运动性疲劳分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和神志疲劳,针对不同疲劳的发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中药疗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疲劳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文章对近年来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特殊营养品对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恢复,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