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甜酒酿酿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市售黄酒酒曲,以糯米为原料,采用中温发酵的原汁发酵工艺,将糯米酿制成甜酒酿.选择温度、酒曲量及是否活化酒曲等指标进行对比实验,以发酵质量(酒精度、酸度、糖度等)、口感及风味、酿制成熟时间为标准,品尝评价,从而优化酿制工艺.试验表明,采用活化酒曲工艺,有利于稳定甜酒酿酿制的质量,发酵的合适温度范围广,28℃左右酿制成熟的品质好.  相似文献   

2.
香蕉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汁为原料 ,经过产果胶酶活性强的二株霉菌的酶液的处理 ,在二株酵母菌、三株醋酸菌的共同作用下发酵 ,研究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下的果醋 .即在香蕉∶水为 1∶1 5 ,糖度为 14 %、酒度调整为 9°的条件下 ,选择原料破碎程度高 ,酵母菌接种量在 5 % ,醋酸菌接种量在 10 % ,发酵温度在 2 5℃的发酵条件 ,可得到酸度在6 47% ,口感纯正、香味浓郁、风味协调的浅黄色新型果醋  相似文献   

3.
以糯米和蛹虫草为主要原料,采用酒曲发酵,研制了一种蛹虫草糯米保健酒。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酒曲添加量、蛹虫草粉量、黄酒干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温度等四个因素对蛹虫草糯米保健酒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酒曲添加量为1.5%,蛹虫草粉占干糯米质量的7.5%,发酵温度30℃,黄酒干酵母添加量为0.08%。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蛹虫草糯米保健酒,不仅香气浓郁,鲜甜可口,风味优雅,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果酒的制作"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1.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发酵作用的原理,学习发酵技术.果酒的制作时间长,需要12天,且材料受季节限制,成本高.在教学中以酒酿的制作代替它,缩短了实验周期,只需2-3天,且糯米价格便宜、平时都能买到.【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用安琪牌甜酒曲自制酒酿.学生:查询有关酒酿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桑葚浆果作为酵母菌的分离源,从桑葚自然发酵过程中分离酵母菌,进而对所选菌株进行两级筛选.经过初步分离共得到了50株酵母,进一步TTC染色分离,共得到可产酒精的酵母28株,其中发酵前期14株,发酵中期8株,发酵后期6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薏米、糯米及玉竹为原料,进行玉竹薏米酒的研发。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分别优化纯薏米为原料及薏米与糯米混合物为原料的薏米酒的发酵工艺条件,纯薏米组单因素试验,选取料水比、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薏米与糯米混合发酵组选取薏米和糯米比例、料水比、酵母添加量等为影响因素,以发酵酒的感官评价、多糖含量和酒精体积分数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薏米酒最佳发酵工艺后,对玉竹多糖进行提取,加入薏米酒中,优化薏米酒中玉竹多糖提取物的添加比例,得到最终的玉竹薏米酒。结果:玉竹薏米酒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为:薏米与糯米比例为7.4∶2.6,料水比为1∶2.1(m/V),酵母菌接种量为2%,玉竹多糖的添加比例为3%。结论:在此条件下玉竹薏米酒感官评价、多糖含量和酒精体积分数分别为85.5分、42.2 g/L、10.9%。  相似文献   

7.
刘泽 《华章》2011,(35)
人类在食品发酵工程上越来越密切地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各类微生物相联系了.人们纵情饮用着取之不尽的啤酒,那怕在穷乡僻壤,也能够用优质的酵母菌发面做馒头,用味精烹调美味佳肴;上百种抗生素和各种生物药物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生产活动的主要手段便是20世纪诞生并成熟的食品发酵工程.  相似文献   

8.
从商丘市不同环境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几株产脂肪酶的霉菌菌株,作者对其中的一株根霉(Rhizopus delemar)进行了液体发酵的研究,使用发酵产酶培养基组成(%):豆粉6.0,蛋白胨4.0,蔗糖1.0,K2HSO4 0.2,MgSO4·7H2O0.1,pH6.5.产酶最适温度28 ℃,接种量为1 ml,培养周期48 h,转速200 r/min.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发酵车间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差异明显;水样中检测出的曲霉、青霉与发酵车间室内空气、茶叶样品中的曲霉、青霉相似;曲霉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青霉是发酵过程中的常见菌,往往与曲霉相伴生长;发酵前、发酵中、发酵后霉菌数量变化明显;发酵堆表面和堆心霉菌数量差别明显;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霉菌的种类较为单一和固定;酵母菌是发酵过程中的常见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优化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等4种混菌混合发酵玉米豆粕型饲料的最佳发酵菌种比例组合.方法:以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定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试验表设计9组不同的菌种比例组合,总接种量按4%,发酵初始水分设定为36%,30℃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分别发酵48、72、96 h后测定样品pH值、乳酸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优化其最佳发酵组合.结果: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样品pH值最低,发酵速度最快;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比例为3:3:2:1时,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菌种比例组合(P<0.05);发酵时间为72 h时,干物质回收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物质损失在4.60%.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汉代酒杂识     
中国本土确有野生葡萄,但在葡萄酒传入之前未有以野生葡萄酿酒事,汉代内地葡萄酒有两个来源,从西域长途贩运或是来自中原经商的西域人在内地酿制。马酒是一种基本局限在宫廷中的奢侈食品;"苦酒"并非劣质酒;"旨酒"是对美酒的通称,而非专指某种酒;"恬酒"与"醴"是一种酒,酒味甜,酒有米滓,与今天的醪糟相类;"桂浆"就是桂酒,"椒酒"则是当时常见的酒类,都非普通饮料;"酴"酒之得名大约也与以小麦为酒母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红河哈尼族来说,糯米饭不仅是美味食物,而且还是民族精神的支柱。红河哈尼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山地梯田稻作文化,成为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典范。而且至今仍保留有与梯田稻作相关的祭祀、风俗、礼仪等,其中,糯米祭祀神灵是中国传统的稻作祭祀文化中的古老习俗。这一习俗至今仍然保留在红河哈尼族祭祖、祭山、祭寨神以及与农业相关的祭祀活动中,成为研究我们稻作祭祀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昔日的湘西百姓利用本地盛产的糯、籼米和杂粮加工成各类粑粑 ,作为礼品、祭品、食品 ,馈赠亲朋好友 ,敬奉神灵 ,丰富自身的主食 ,沿习成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达 ,此俗日趋淡化。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水稻新质源两用核雄性不育系CIS_(28-10)的糯性和粘性株系及R_5为材料,通过在自然条件下的观察鉴定,对其穗部性状及开花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IS_(28-10)的穗部性状的组合比较合理,开花习性良好,花时比较集中,单个颖花的开颖持续时间比较长,柱头外露率比较高。这些性状有利于CIS_(28-10)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侗族村落阳烂村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对侗族传统糯稻进行田野调查得基础上,分析了侗族传统糯稻从经济、生态、文化三方面对村民生活所产生的价值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侗族社区的田野调查,从"稻—鱼—鸭"共生生计方式在侗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人类学分析入手,发现侗族社会生活中的糯米与鱼不仅仅是侗族村民本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同时也是侗族文化载体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已经作为一个小的文化系统在承载和构建起侗族文化。最好的和最理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就是将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其生存环境内加以保护和传承,而侗族传统稻鱼共生生计正好构成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与传承场。  相似文献   

17.
鲜食糯玉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综合评定的方法对鲜食糯玉米品质进行了评定 ,运用其结果又对产量与品质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 ,提出本试验点的优质高产组合是W 45 36糯、DST0 2 0 1、T2 872。  相似文献   

18.
在乐清湾红树林选择5个采样点,采集其根、叶、枝、皮及土壤和海水,分别在3月、4月、5月共采集3次,研究其真菌区系.共分离到20种真菌,其中曲霉属6种,毛霉属3种,地霉属2种,酵母属2种,其他7种分别为青霉属、根霉属、裂殖酵母属、鞭孢霉属、葡萄穗霉属、葡萄孢霉属、木霉属.  相似文献   

19.
黄酒高产优质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交试验法为主,对影响黄酒产量及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酒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用曲,其次是原料,而工艺的影响最小.生产黄酒的最佳条件为以糯米和小米为原料,选用大曲,淀粉酶和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开耙2~3次,在上述条件下出酒率达82.76%,黄酒品质的感官鉴定结果为优良,理化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