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6,(2):10-13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了非遗保护的途径。从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呈现、数字化传承和数字化传播四个方面探讨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丰富与创新了非遗的保护方式和传播路径,促进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的有效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端,保护和弘扬中原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际国内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向数字化趋势发展,中原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中原文化数字平台设计存在着分类困难、中原文化遗产数据庞大,以及平台建设更新方便性设计等难点。根据中原文化特点,把该设计平台分为四个主要功能模块:新闻动态模块、资源欣赏模块、学习体验模块和管理操作模块。利用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跨区域文化交流,把中原悠久的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展现在世人面前,促进中原地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传播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非遗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在非遗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方面的作用,促进非遗保护、展示、传承、传播和创新的数字化转型.非遗数字化正呈现出技术应用更为多元化、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新更为活跃以及数字化的传承和传播将成为新常态等多方面的趋势.非遗数字化所涉技术门类众多,其中数字影音、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扫描与重建、动作捕捉等是非遗数字化的关键性技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相应技术的概念原理,明确其在非遗发展中应用的思路,解析应用案例,对推进非遗数字化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京剧、书法、中医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瑰宝。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方法。根据民族文化的信息特性,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及传播,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修复和再现,还原为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文化形态,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分析认为,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活动内容、时空分布、组织情况、积极作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表现出与陕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相适应的特征;为保护和开发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应从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强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保护与开发队伍建设、对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共享提供了平台,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建议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深度开发与运用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综合运用体系,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交互体系平台,构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同时要处理好以下四方面的关系:即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平衡,数字化技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可以创新非遗项目传承人制度、创新非遗文化传播途径和实现非遗资源的整合利用等价值;目前荆州非遗数字化保护面临传承危机、受众危机和保存危机等问题;荆州要通过建立并完善非遗资源库、构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形成立体化数字传播渠道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技术体系,对于促进红色文化发展与科学技术融合,保护与传播红色文化遗产,推动当地文化与科技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央苏区瑞金市为例,针对目前瑞金市红色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红色遗迹缺失与消失等问题,提出并构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举措,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红色文化产业相结合,有效的实现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作为当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兴手段,正在成为数字媒体技术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重点.本文重点阐述利用数字化软件Sketch Up来建立三维建模的流程、材质贴图、灯光和摄像机的设置过程,具体阐述了徽雕三维仿真动画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构建湘西踏虎凿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必要性;介绍了建设踏虎凿花数字化保护平台的两个关键技术,即数字技术与ThinkPHP框架;通过详细分析踏虎凿花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步骤,并采用ThinkPHP框架开发安全网络平台,对湘西凿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灵活、细粒度的控制访问,在资源的数字化和系统安全两个方面达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泥咕咕"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传播媒介,为"泥咕咕"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出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引起大众对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视,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化的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也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因此,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符合时代发展的变化和要求。川西汉族挑花技艺是传统挑花技艺中的一种。本文主要研究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川西汉族挑花技艺出现的新变化,并对如何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和设计手段对这项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项发展应用潜力巨大的新兴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是重要的应用技术。本文研究了增强现实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探讨了增强现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初步的应用思路。本文对增强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尝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与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为破坏严重、过度旅游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不力等多种因素造成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遭受了各种各样的损坏,同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凸显出来。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世界文化遗产信息的数字化日渐成为可行而十分有效的保护方法,其中数字文化遗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依托信息技术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纽带,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通过对文化遗产的高精度测量、三维重建与建立数据库,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修复以及虚拟旅游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平台,有效缓解文化旅游中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增大文化资源受众面,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供高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古籍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利于我国古籍的延续、开发和利用.古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观念、技术、管理、市场、人才和经费等障碍,创新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机制,通过更新观念、加快技术研发、统筹管理规范市场、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等途径破除阻碍其发展的各种障碍,是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古籍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国逐渐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各国文化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文化的进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如何进一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传承与发扬提供条件已经成为各国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渠道,在数字化技术作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突破传统的局限,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为此,本文将重点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找出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大别山区为个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能够扩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促进传统文化发展;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中数字弱势群体居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传播技术融合度较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内在价值体现不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忽视受众群体差异等现实困境。应着力提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数字化技术运用能力,切实提高数字化传播技术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程度,重点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内在价值提升,积极拓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准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以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注焦点,强调了其研究意义,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现存问题,如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方法不当等,从高科技数字化保护技术、公众参与、实施登录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护对策,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为深入开展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科学开展金坛"非遗"保护工作,推动其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学,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热潮孕育出的一门学问,是21世纪的今天正在创建着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总体构成,不同地域或时期、不同形态或种类文化遗产的相互关系及其综合价值,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机制、方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相辅相成的发展规律等。其性质,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其特征突出体现为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概括性、原则性、典型性和应用性,其体系由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构成。目前尚在初步构建之中的文化遗产学科知识体系,将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的深入和文化遗产学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岩画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艺术表达形式,对人类文化、宗教信仰、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北方岩画主要在内蒙古、宁夏、甘肃等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分布,数量众多且年代久远。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备受大众关注。本文以北方草原大兴安岭彩绘岩画为例,探讨北方草原彩绘岩画数字化保护的新趋势、新功能、新路径,对比传统岩画的展示方式,重点分析北方草原彩绘岩画线上专题展示路径与数据库建设工作,为我国北方岩画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