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强调了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实现教育整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文化传统与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是一切文明国家历史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命题。从人类文明史的总体过程来看,传统通常要比变革具有更为强大的历史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象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社会历史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传承和创造传统的过程,社会转型归根到底是传统的转型,即社会成员用新的时代精神整合扬弃原型社会中的旧传统,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且能够满足现实人类实践活动需要的新传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方向上走上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社会转型之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必然要从社会体制的变革追踪到文化传统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传统的转化。儒家文化传统一方面会以其内在的文化机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会在社会转型的冲击和挑战中通过变异与创新获得新的认同和传承。因此,儒家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由于各地区社会转型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平衡性。以往学术界对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即东部沿海地区与中百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成因,多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加以探讨。本文则将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及其拉大的原因放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加以探讨,认为社会转型及其不平衡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与中西部民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原因,并以此宏观社会背景为依据,提出缩小差距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共治理和世界各国的治道实践充分证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类型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国家向公民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探讨社会转型与治道变革的内在关系,对转型时期的公共治理及其模式进行重新定位与选择,确立发展、效率、公平、法治、分权的治道变革价值取向,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治道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体制和观念的转变,是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是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型、城乡二元分割型和封闭半封闭型社会向现代的工业型。城乡一体型和开放型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动与整体性发展。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层面的制度改革,也包括社会结构与价值观的变化。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整合,十八大报告三个提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等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型包括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转型,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体制改革,以集约化为方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赋予了经济转型以新的内容。将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阶段来推进,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确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赋予了体制转型新的内容;新型工业化则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亟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转型的本质概括,因而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向和根本指针.要推进中国社会顺利转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转型目标、速度、保障机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通过变革、发展从传统走向现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种转型必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给广大妇女的道德观念、道德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妇女道德的变化又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社会的改革实践。正如“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①。研究转型中的妇女道德对当代的妇女解放、妇女的进一步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意义。本文依据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从社会生活的演变、男女地位的变迁以及婚姻家庭存在的波动三个方面论述当前妇女道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生…  相似文献   

10.
刘中霞 《文教资料》2007,(1):217-218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变更和更替,是现代化的必然步骤。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表现在突破传统社会的社会架构、经济关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等等。一、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现代化是一个讨论很热但又非常复杂的概念,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形成不同的观点和流派,有人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现代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讲,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与考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考试作为社会公平理念的制度实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变迁,在我国即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的时期。事实上,自1840年起我国就启动了这一历史性转变,经过160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是当代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社会转型的本质是社会结构的一种整体性、根本性的变动,一般具有整体性、渐进性、异质性、重叠性、形式性等特征。如果从社会转型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其大体上经历了起步与探索、确立与调整、深入与优化三个不同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在启动机制、动力来源、主要内容、基本过程、社会影响、整体形态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从传统型社会结构向现代型社会结构的逐步转变过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集宁师专学报》2017,(1):45-48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科学的价值观念整合是当代中国社会成功转型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初步凝练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念引领性整合的逻辑起点,提供了进行当代价值观念整合的标准和原则。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非制度化行为、错误的社会思潮以及主体的价值取向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基于此,必须发挥制度、法律、道德等各项规范的功能,坚决批判和抵制一些错误思潮,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演进理论,更是一种现代社会转型理论。我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及其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转型实践表明,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目标、方向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转型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基本内容的揭示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基本原则的规定,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转型理论。  相似文献   

15.
刘祖云教授撰著的《从传统到现代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一书于 1999年 1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出发 ,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 ,是该书的初步尝试和一大特色。该书共分 11部分 ,各部分题目依次是 :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与社会开放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 (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控制 (上、下 ) ;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 (上、下 )…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变动,这种变动既有社会革命导致的社会形态的更替,也有同一社会形态内阶段性的质的飞跃。社会转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人们用“转型”来标示这种现象,则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暗含着对“型”的分类与价值指涉。因此,由于分类的标准和价值立场的不同,对“何谓社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从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这两个维度来界定社会转型,由此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校文化生态建构与转型期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权渗入底层民众生活的重要制度,是国家最基本的社会控制制度。唐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由身份等级制控制向财富控制转化。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不仅有利于农民身份地位的提高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赋役征收的合理化及乡村社会控制的转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制度需求,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制度需求,并有利地推动了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8.
政府理论和世界各国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类型与政府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原有的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政府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中国社会需要,实现政府管理的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类型与公共政策选择之间密切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需要我们对公共政策进行重新定位,确立发展,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要达到和谐教育的境界就要不断地完善三者间的合作,而合作的前提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