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争吃葡萄:西班牙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一起,等教堂的时钟敲响12点时,大家就争着吃葡萄,并要求按照钟声的节奏吃下12颗,以示新年吉祥如意。喝光余酒:法国人在除夕之夜,新年开始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除夕时如果家中还存有剩余的酒,来年就不会交好运。忌食家禽:匈牙利人在过新年时忌食家禽。他们认为,家禽都是有翅膀的,吃了它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就会随之而“飞走”。冷食迎新:巴拉圭人在新年来临的前五天,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直到新年…  相似文献   

2.
生活美好、甜蜜如意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日日红火、年年长久福建潭州一带的人春节第一餐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日日红火”;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则要吃长长的面条,寓意“年年长久”。  相似文献   

3.
据9月20日《燕赵晚报》报道,在河北怀来葡萄节上举办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大赛上,经过200多人激烈角逐,最终一名小伙儿以30秒吃掉一斤葡萄的成绩摘得桂冠。看到这一新闻时,笔者也在吃葡萄,不由的加快了速度,结果30秒吃了10来颗还有点不舒服,真想不到这个小伙子吃完后是什么感觉。从网上查了一下类似激烈的“赛事”,竟然多如牛毛:《重庆晚报》曾报道说“南滨路实施了交通管制,露天摆了1182火锅台。  相似文献   

4.
对农节目的创作不仅涉及创作内容,还存在一个创作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创作视角,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同.钱钟书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吃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两种人吃葡萄,一种人专挑最好的吃起,结果他吃的总是葡萄中最好的那一颗,而另一种人正好相反,先挑最坏的吃起,因为他想的是下一颗总比吃的这颗更好.  相似文献   

5.
营养二班     
张戎 《大观周刊》2010,(32):7-7
1、“气鼓食涨” 即使食量不大,许多人会有胃胀的问题.这就是昆明人常说的“气鼓食涨”。吃一颗酵母片也解决不了问题.便听之任之了.其实是胃动力出了问题。建议少吃豆制品、土豆、瓜类、豆类等易产生气的食物。  相似文献   

6.
对农节目的创作不仅涉及创作内容,还存在一个创作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创作视角,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同。钱钟书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吃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两种人吃葡萄,一种人专挑最好的吃起,结果他吃的总是葡萄中最好的那一颗,而另一种人正好相反,先挑最坏的吃起,因为他想的是下一颗总比吃的这颗更好。两种吃法,两种味道,个中滋味全然不同。在对农节目创作中,有时换换思路,反其道而行之,也许做出来的节目会是另外一番风景。  相似文献   

7.
佚名 《新闻世界》2008,(2):33-33
巴拉圭:南美州的巴拉圭把每年的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只能吃冷食,一直到除夕零点钟声响起,才能点火烹煮佳肴,欢度新年。  相似文献   

8.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05,(6):73-73
吃葡萄降低胆固醇?被动吸烟影响思维,致命的“爱情”,癌症死神不可撼动,“利他主义”是天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寺钟声”,本刊曾于1998年第10期发表《蓄养了三年的批评:“马寺钟声”缘何提前敲响?》,1999年第4期又发表《“马寺钟声”何以戛然而止?》。今年第2期,我们再刊《马寺大钟终于敲响中华音》一文,以圆满的结果告白读者。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中外贸易争端,多通过谈判解决。如近来被称之为“胸罩大战”的中欧纺织品争端,便因两次均公示为“双赢”的北京谈判平安渡过,而不是因为外国海关扣了我们的胸罩,便出动军舰,跨洋进犯。  相似文献   

11.
很久以前我便喜欢聆听钟声。起因是缘于在书中看到的一句话:“在所有的声音中.没有什么比钟声更接近天堂。”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也这样说过:“钟声禅意深浓。是一种源于生命本体的声音.一种心灵之声。”香港歌星谭咏麟曾经回忆,有一次,  相似文献   

12.
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乃《伊索寓言》里的名篇,广泛传播,世界享用,可以说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可若按辩证法来看,事物往往有两面性,狐狸吃不着葡萄,有时说它是酸的,有时也会又想那葡萄也许很甜。尽管“这一面”《伊索寓言》里好像没讲,可事实一再证明辩证法没错。 被誉为世界球王的巴西的贝利,有一则已成名言似的“轶事”:当别人问他哪一个球踢得最好时,他总是说:下一个。按贝利这种逻辑来推理,他永远踢不出“最好”的球。当然有人会说这话里有谦虚也有矫情,但你不能不承认这也是一种机智。 如果说贝利的…  相似文献   

13.
近来,电视屏幕和报刊上频频出现中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四号宇宙飞船及“神舟”四号凯旋的镜头和大篇幅的新闻报道,激起了人们对“航天”这个神秘天疆的特别关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时代,新闻报道也拓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遨游太空,从而揭开了我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序幕。经历过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人们,心中都定格着这样一个镜头:卫星发射当天,人们聆听着收音机里的“东方红”乐音,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在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成为大家竞相争读的新闻“大餐”。 此后,我国自行研制的一颗颗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海洋卫星相继升空,“亚星”、“澳星”、“铱星”等外国卫星也由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顺序送入预定轨道。空间探索多一项成果,航天新闻报道便向前迈进一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航天新闻报道已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从纸质到网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伴随2004年的新年钟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问世.综合品质的大幅跃升和时代特色的一朝凸显令受众反响盛况空前.开播第一天便有数万条热情洋溢的短信从各地发来。  相似文献   

15.
打“苍蝇”──新闻出版界发出“SOS”匡杰一种叫做“吃苍蝇”的扑克游戏正风靡全国。在这种游戏中如出了错牌,就叫做“吃苍蝇”。一旦吃了“苍蝇”,就要被罚分。有人便将这新词汇引用过来,戏称新闻出版物的差错为“苍蝇”。读者看到文章中的差错,的确就像吃菜吃出...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07,(1X):56-56
1945年,当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时,《先锋论坛》报派出一名记前去采访,请他谈一下四次连任的感想。这时,罗斯福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很有礼貌地让这位记吃一块“三明治”,记得此殊荣,很高兴地就把它吃完了。但接着罗斯福又让记吃第二块;当记一再推辞并吃完第三块的时候,罗斯福说:“请你再吃第四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除夕夜,雪花飞舞。在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年夜饭桌旁,张建民扛着那台摄像机,向着一张张笑脸聚焦——这已是他采访的第三个吃年夜饭的家庭了。 悠悠的新年钟声响起,他这才恍惚记起,自己还没有吃年夜饭呢! 当他最后编辑好这条跨年度的新闻,新年的曙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夏,复旦大学新闻系83级“解体”了,而8313这个代表着这一群体的番号也随之永远封入复旦史册。当初以高分迈进“东方第一系”时对新闻似有万般梦幻的74颗骄子之心,此刻,宛如那个灼人的夏季,多少有些不能自持。在一片觞觥酬酢声中,谁都愿乘势倒出自己的抱负,期望着多愁善感、碌碌无为会在铿然的碰杯中随声而逝。之后,他们便幸或不幸地分赴各地,不少人从此便相忘江湖……两年后,他们的命运如何?“8313今如何”的疑问,伴着我叩问坐镇各方的他们。  相似文献   

19.
还是当战士的时候,连队驻在一山沟里。那山上到处爬满了山葡萄蔓。每到秋天,便挂满了红得发紫的葡萄串。山葡萄虽然颗粒不大,味道却如现今那“娃哈哈”果奶的广告词一样:“甜甜的,酸酸的”,既止渴,又解馋。而且随便可以采摘,真是好不开心。去年秋天与一老战友出差,恰好路过那地方,便欲再享当年的口福。谁知如今山坡坡地被人承包了,山葡萄已变成了有主儿的“家葡萄”。无奈,只好出钱买了“采摘权”,才又吃到了那“甜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始于1970年4月24日那个漆黑的夜晚。 在酒泉东北大约300公里的戈壁深处,一枚长征一号火箭从发射架腾空而起,火箭顶端携带着一颗173公斤重的铝合金球体,那就是著名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虽然比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但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苏、美、法、日)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更重要的是,它把中国正式带入到世界“太空俱乐部”。 此后,在短短的30多年间,中国成功发射了返回式卫星、实现了载人飞行。现在,中国又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深空——月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