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傩舞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先古祭祀的仪式 傩(nu 6)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傩舞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  相似文献   

2.
<正>傩是中国民间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一种原始祭礼,是巫傩文化的一种形式,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傩戏则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独特戏曲样式,长演不衰,被誉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云南省昭通市的一些地区,傩戏曾经长期盛行,其形式与中原地区的傩戏一脉相承,却又带着深厚的地域印记。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巫傩仪式中起着"通灵"的作用。作为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傩面具在造型、刻绘、装饰、具  相似文献   

3.
傩文化承载了岑巩古代苗、汉和侗族等不同民族的原始记忆。岑巩地区现存有许多傩对联,联语的主要功能是驱邪逐疫、驱妖佑民。傩联语向我们展示了傩戏傩舞是一种娱乐活动,娱神且娱人。傩联语还向我们展示了多神信仰,三教并存,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4.
在江淮之间属于苏皖的许多地方,近年来,田野作业者发掘出大量的巫觋行傩时歌唱的"神书",且在这个区域内,不论在何地,神书的内容基本相似。这些神书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于文化、宗教的研究,亦具有极大的价值。笔者今就经眼的资料,作一报告。 "神书"的演唱我国古代巫风盛行,江淮之间的地区亦不例外。巫觋的宗教活动称为傩,行傩的目的是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消灾纳吉。在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端公戏"此一称谓的"误读"、"误用"可谓由来已久,其个中缘由,主要在于我们惯用戏剧而非仪式的概念来诠解端公戏。事实上,"端公戏"此一称谓本身应做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祭祀仪式;一是戏剧形态,但究其根底,端公戏还是一种仪式存在。端公所谓演剧的部分其实是一种作为仪式的戏剧,它为端公"驱鬼敬神、禳灾祈福"的祭祀活动服务,是端公祭仪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由"鬼神观念——巫术祭仪——个体祭祀效应"三者的双向互动所型塑的端公戏形态结构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别是西南诸省纷繁复杂、不同称谓的诸多傩戏类型都与此形态结构具有同一性,因而均可纳入端公戏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6.
《文化遗产》2010,(3):147-151,159-160
"舞火狗"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是一种融祭祀、仪式、节庆和歌舞为一体的民族民俗活动,具有祭祀性、仪式性、节庆性和歌舞性等特征。"舞火狗"对蓝田瑶族人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既是蓝田瑶族人自我认同、自我传承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又是蓝田瑶族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自我发展的特色资源。认识蓝田瑶族"舞火狗"文化类征与保护价值,是科学保护蓝田瑶族"舞火狗"的基本前提。蓝田瑶族"舞火狗"的保护,必须在蓝田瑶族人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队舞"是宋代宫廷歌舞形式之一,属于一种表演性的群舞。宋代队舞是在唐代宫廷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队舞有别于唐代宫廷舞。本文主要谈论宋代时期宫廷食飨歌舞形式"队舞"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由生态理念推演的具有"原生态"因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是原始巫、傩文化结合的产物,有几千年历史,被称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以郁南地区、岭南地区、甘肃等地的傩舞表演为例,记述中国部分地区仍进行的较为古老的表演仪式,在传承中不但保留壮族、瑶族古代巫舞、傩舞因子,而且也与山歌对唱、祭神、打醮仪式、刘三姐故事等民间文化因素糅合,显现出百越巫文化圈傩文化的特点和现代色彩。然而,歌舞"展演"活动中一些傩仪失去了"原汁原味",也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当前的问题就是要如何使这些原生态文化活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现代因素。  相似文献   

9.
傩舞,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化现象,是民俗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万载傩舞起源较早,流传较广,是江西省傩舞原始生态保留完整、较具独特性和代表性的一种地方傩。它有两个传统流派,即开口傩与闭口傩。而发展至今,也有学者划分出了新的流派。把当代文化馆世人表演的傩舞称作新傩。在过去巳有的文献材料当中,甚多专家者对万载傩舞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开口傩的音乐特征、社会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特别是最后,笔者就万载开口傩当代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上提出了深刻地认识与思考,并给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记"戴胡公头以逐疫",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之行像,行像目的之一为消灾解厄、祈福纳祥。所行之像为释迦摩尼佛,胡公即释迦摩尼佛,胡公头则为释迦摩尼佛头像之头套面具。而胡公头之"胡"乃荆楚民间关于"佛"的讳称或方音读法。其中,"金刚力士"并非指一人——金刚是由释迦摩尼佛化身的佛教高等护法神,力士则是由佛教供养人转变而来的地位低下的佛教护法神。他们由胡公带领,在细腰鼓的伴奏下,分别作金刚舞与力士舞以逐疫。此傩戏是对魏晋南北朝佛教行像的模仿,为后世大头和尚舞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亦人亦鬼亦神的人物,钟馗形象在清代宫廷戏曲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大戏《劝善金科》与除夕承应《殿庭驱祟》的钟馗继承了岁暮驱鬼的传统,却以"温和"的形象呈现,作祟嬉戏的乐器消解了年终驱傩的严肃。元旦承应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多达百名的钟馗只是福德星君命下"迎福""集福""锡福"的舞者,功能性的仪式再现与新正朝贺、君臣同欢的现实相呼应。清宫"嫁妹"戏曲并存昆曲折子戏《钟馗嫁妹》与除夕承应《南山归妹》,后者是宫廷剧作家模仿昆曲《思凡》而新创的钟妹戏曲,出嫁的喜庆热闹既迎合了除夕节令,也弥补了大众对钟馗小妹的想像。  相似文献   

12.
婺源傩舞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可行性,总结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内容,并根据目前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现状,探讨婺源傩舞在传播中的困境,分析在跨文化视域下,婺源傩舞如何对外传播,从而使江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同时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傩舞的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四种主要类型进行了阐述,以江西南丰傩舞为例,对其蕴含的体育文化价值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敕存汤王行庙之记》刊刻于宋开宝三年(970),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舞亭碑刻,其"凸"字形的舞亭形制,对于探讨中国早期神庙剧场形制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碑文表明山西阳城的商汤信仰早在唐五代时期即已萌芽,至宋初继续发展并日趋繁盛。碑文中描述了宋初民间祠庙的建筑形制,对于研究当时的民间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碑刻记载了民间祠庙祭祀用乐为胡部乐,此乐由唐至宋,经由乐户的传承而兴盛。碑刻显示宋初神庙祭祀贡品包括象牙、麒麟等域外宝物,这类物品在宋初民间祭祀仪式上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富有民族特色、古老的洞箫音乐,在清朝宫廷朝会乐、祭祀乐、宴会乐中广泛应用、频繁使用,在祭祀乐中,演奏的乐器包括洞箫等数十种,演奏人员上百人,对促进清朝宫廷音乐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著名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冯骥才先生考察南丰傩舞时提出,在南丰石邮村建立小型博物馆、做适度旅游开发、搞好傩舞的传承并对下一代进行审美教育。日前,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建立了傩舞文化陈列展览室。傩班的傩舞艺人把个人珍藏的获奖艺术品捐赠给展览室,并邀请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指导布展。  相似文献   

17.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舞蹈的经典之作,以此来探讨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霓裳羽衣舞》及宋代队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柘枝舞作为一支由唐朝流传下来的舞蹈,在经历了唐朝数百年与五代十国纷争之后,在宋朝宫廷以新面目重新示人。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由唐到宋乐舞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于璐  李鸣曦 《兰台世界》2014,(1):155-156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舞蹈的经典之作,以此来探讨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霓裳羽衣舞》及宋代队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13,(Z4):155-156
<正>浙江磐安境内的西南部地域,流传着这样一项极具神秘、胆战心惊的民间习俗活动:烧红的木炭上,几十位赤膊光脚男子纵身蹈火,在震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穿行。旁观者胆战心惊,火上的人却镇定自若。这项神秘色彩的民间习俗活动叫做"炼火"。炼火,俗称"踩火""蹈火""踹火",它是一项聚众的民间习俗活动,其内核是对火神崇拜的祭祀仪式,动作表演形式有似于民间舞蹈。其目的为祈求神祗驱鬼避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平安。"炼火"因其活动方式的神秘、威慑与惊险而独树一帜,流传千年而光彩依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