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晋 《兰台世界》2016,(24):98-100
袁敦礼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的体育教育思想奠定了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容。他提出的"身心一元"的体育形式观、健全人格的体育宗旨观、"体育即教育"的体育性质观、理论并重与技术的体育师资观、社会与个人兼顾的体育价值观等体育教育思想,不但对我国近现代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对当代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及改革家,其体育思想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有着特殊的教育背景,他历经清末民初,在其28岁前学习,都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此后,他便多次游走国外,并深受其先进文化熏陶,这也使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并希望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来革新体育教育.蔡元培的体育思想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清朝末期的体育逐步过渡到五四新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黄健 《兰台世界》2013,(25):143-144
本文以陶行知的学校体育教育目的、学校体育教育主张、发展学校体育的措施及生活教育与终生体育四个方面为探析视角,以期初步了解陶行知的学校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思想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只有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观,构建新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以及历史研究法,试图探析先生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分析其提倡"体育教育普及化、体育终身化"的思想以及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期挖掘出马约翰先生体育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杨昌济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尤以体育方面为最大,他认为通过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国家的兵力和生产力,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地国富民强。下面本文主要对杨昌济教育思想进行了详细、深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徐丹  韩培霞 《兰台世界》2012,(33):27-28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以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为借鉴,提出了许多关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先进体育思想,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的系统全面的学校教育理论学说,从而构建了包括体育教育在内的高瞻远瞩、创意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7):60-64
体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大多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对天津近代学校体育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康成 《大观周刊》2013,(3):240-240
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并不应该是单纯的体育教育.他离不开思想教育的渗透.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让思想教育与体育教育完美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做为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高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李睿 《大观周刊》2013,(6):294-294
在众多新的体育教育学思想中.产生较多争议的就是“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如何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呢?于是对快乐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已是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将军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本文对张学良的体育教育思想内涵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张学良的体育教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言谈中多次谈及体育,并对体育的发展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践行。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对中国体育教育思想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梁启超的体育法学思想及其意义,并总结出了体育法学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开始和基础,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教育氛围在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对家庭体育教育氛围对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为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教育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积极推动家庭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共同和谐发展,为终身体育思想积极推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颜元是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中国体育教育史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教育几十年,提出相对系统的文武并修的思想,提倡读书人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此,颜元反对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静坐思想,号召学生们要践行"习行主动"的体育方法。颜元主持南漳书院也是我国体育教育史上的创举。他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颜元奋斗一生,提高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对颜元体育思想深入研究,能够了解我国明末清初体育的发展,也为当今实现德智体教育的实践提供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整体性教育是一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思想,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深层次改革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整体性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近代我国社会背景及体育背景出发,详细论述其关于"体育救国",批判军国民体育、提倡"正当体育""、改革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思想,研究发现,这些思想及观点的提出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全 《大观周刊》2012,(13):266-266
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刘伟俊 《兰台世界》2012,(28):27-28
体育运动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思想的进步,而思想的进步又依赖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下,中国人被迫学习西方人的教育制度,中国近代体育就此诞生.本文把重点放在探索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上,从民国体育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特点和各阶层的体育代表人物人手,通过分析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以往和当前的体育现象,把握体育发展的脉络,更好的研究体育发展进程,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陈万全 《兰台世界》2013,(13):127-128
<正>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祖籍湖南浏阳,1865年3月10日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懒眠胡同,是中国近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诗人、维新派的重要人物。除此之外。谭嗣同在体育方面很有造诣,他强调从动的哲学观点去认识体育,积极推行学校体育教育和民族体运动,他把体育看成是实现毕生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谭嗣同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