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未来教育研究需要新的研究范式提供解释,科幻作为一个统合性界面、总体性路径、观察现实的一面“透镜”、一种思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跨界融合上,表现出了范式创新的潜力。教育研究科幻范式作为跨界融合的新产物,其范式演进也融合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逻辑。未来与科技对教育世界的双重入侵,引发了教育研究呈现出与传统研究不同的新形态,产生了未来考古学研究、科幻叙事研究、教育现实虚拟研究等溢出教育学边界的研究方法。科幻研究范式通过场景假设拓展教育想象空间、虚拟教育现实创造新的教育现实、未来教育考古赋能教育变革,为我们认知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科幻研究范式正在形成一套教育学的“未来话语”,一种新的教育想象模式,成为既有教育研究范式的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是中国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化和教育大体经历了三次重心的转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权主导期”的化教育范式,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化教育范式,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化教育范式,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对待传统化;二是如何对待外来化;三是如何实现传统化,现实化和外来化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3.
学生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大致可分为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定、物理规律的验证和物理现象的研究等几类.目前的学生实验教学大多采用就范式的教育方法,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纳者,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到误差分析、问题讨论,教师均和盘托出“灌给”学生,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实  相似文献   

4.
陈新 《物理教学探讨》2007,22(11):53-54
有关重心的实验包括重心的认识、物体重心位置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均匀规则形状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悬挂法测重心和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等。一般实验演示需要很多器材,如许多形状规则和不规则的物体,质量分布不同的物体。以下是运用搭积木思想,利用极简单的材料,通过一物多用来高效完成有关重心概念的系列实验探究,体现了“低成本、高智慧”的实验思想。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出场是在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总结和评价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宏观探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归宿不同而进行范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范式等几个方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以“传统教育学范式”为蓝本、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非此即彼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的阐释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以深化其范式研究,勾勒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内在逻辑及其具体演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内涵,贯穿主线、问题域以及境界层次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从教育实验发展史的粗略考察中,勾画了教育实验方法论的发展、嬗变轨迹,即由无控制、无量化的自然实验范式(人化的实验范式)发展到注重控制与量化的实验室实验范式(科学化的实验范式),再发展到科学与人互补的实验范式。现代教育实验应是有控制的自然实验,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仅是实验的对象,也是实验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关于主体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主体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驳斥主体教育理念“过时论”、“趋同论”和“抽象论”,进而辨析教学策略的概念,探讨在主体教育实验中如何进行目标定位、注重开放并把握好开放的“度”、处理好探究与引导、选择与规范的关系。最后,就如何深化主体教育实验的问题,提出了引导学生追求价值、建构素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育成长、形成实验教育化、提升教育理念等见解。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教育研究主要有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2种范式,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目前在教育研究中存在着随意使用新的名词术语,缺乏对研究范围的总体把握,实验方法欠缺等问题.实验设计的步骤一般为分析和确定研究目的,选择实验研究方法,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时,要注意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新德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德育”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部分。从2004年开始兴起的“新教育实验”,正在影响着改变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和学校。“新教育”并不是一个今天才提出的新概念,作为一种教育实验运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在中国,20世纪初也有一批教育家曾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主张,比如陶行知曾发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杨贤江也曾发表《新教育大纲》等。但今天的“新教育”显然不是过去“新教育”的自然延续,而是针对今天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弊端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主张教师无限相信学生潜…  相似文献   

10.
刘尧 《教书育人》2001,(3):10-11
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同于教育科研院所的教育科研,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论文撰写要求,本文对此作以简要论述。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范式和方法1.“干中学”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最有效范式教师的教育科研一般是针对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师的教育科研中,理论学习贯穿于始终,出成果是一个科研循环的终点和下一科研循环的起点。这一研究范式可以说是一种“干中学”的研究范式,可概括如下图:学习 ──→ 学习 ──→ 学习↑↓   ↑↓    ↑↓探索实践验→总结提高→出成果和成绩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实验学校的独立创设 ,是对当时喷薄而出的教育实验运动的积极响应 ,它顺应了教育实验运动兴起的历史需要。中国近代实验学校从自发走向规范 ,凸显出教育实验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同时也预示着教育实验将以更自觉的方式影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验假设起着指引、规范、推动整个教育实验研究过程的作用.基于此,文章试图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两个方面来探讨实验假设建立的策略和方法,前者包括经验分析与综合策略、问题-发现式策略,后者包括命题分析策略、归纳演绎策略和借鉴吸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主体教育实验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教育实验经过前主体教育实验阶段、起步阶段、发展壮大阶段三个阶段的发展 ,催生、丰富和深化了主体教育理论 ,自身科学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今后它将克服现有的不足 ,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它给教育实验的发展带来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实验环境受限、实验指导教师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等问题,从重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环境、全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实验教师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逐一提出了改进思路,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胡克英先生执着于教育理想 ,对人的发展极为关注 ,提倡以人为本 ,鼓励个性与创造的教育观和教学观 ;他重视和引领教育改革实验 ,倡导教育科学研究 ;热心引介和借鉴国外教育思想流派。教育科研人员要向他学习 ,敏于当代教育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捕捉真正的研究课题 ,将哲学思考、科学实验、行动参与集于一身 ,锲而不舍、笔耕不已 ,做一个有理想而脚踏实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至今教育实验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始终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它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教育实验的选题、评价和推广三个方面来探讨教育实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英国夏山学校以“让学校适应学生”为宗旨,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自由教育及学生自治的实验,在世界教育实验史留下了精彩的篇章。本文试图对这一独特的教育实验进行梳理,并阐述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项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改革实验,新教育实验追求这样四重教育境界;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其基本观点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探索和实施可归纳为“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立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19.
桌面虚拟实验受到开发技术比较复杂的制约,经济领域中的适用技术理论提供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本文重点阐述了适用技术理论对在进行桌面虚拟实验开发技术选择的方面所带来的启示,希望根据该启示能确定一种甚至挖掘多种适合教育技术领域的技术来开发桌面虚拟实验。  相似文献   

20.
"新基础实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是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教育改革工程。"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其理论基础中所蕴涵的人的发展、人的潜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形成、追求崇高和和谐等一系列教育幸福观正是当前教育生活中所忽视和缺乏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