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所著的<觉醒>自1899年初次发版以来,受到了国内外文学批评家的广泛关注.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比如说:女性主义、达尔文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然而,学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心理状态关注得不多.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鲜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这部作品,本文作者试图运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达娜‘杰克的抑郁症理论来对<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挥之不去的抑郁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2.
在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中,"一个孤寂的灵魂"是作家给予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最贴切的标签.爱德娜的"孤寂"不仅体现在她的自我感觉上,还体现在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上.爱德娜在孤寂中思考,在孤寂中存在,在孤寂中觉醒.她对"妻业"、"母业"、贞操观的怀疑和否定成为后来女性文学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  相似文献   

3.
在2013年澳网官网的一项评奖中,李娜凭借她的"娜式幽默"独享"金话筒奖",收集了李娜在各大网球公开赛新闻发布会和赛后采访材料,并试图从人际修辞的角度分析李娜语录中所蕴含的"娜式幽默",旨在提高幽默话语理解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戴蕾斯·拉甘>是左拉自然主义的杰作.小说从左拉所推崇的实证主义理性出发,在生理心理机制与社会环境内容两大方面探讨了人性中有关欲望、邪恶、懊悔的主题.在作品展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冲突的同时,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个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自恋情结在人类的人格素养中普遍存在.塔娜是藏族作家阿来笔下塑造的主要的极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她兼具狐媚的内在和漂亮的外表,美丽与自信自然构成了她自恋的根源.塔娜的自恋情结有三个主要方面:镜中美人是塔娜外在形象的自我认同;她对爱情的追求体现出自恋者的“求同之爱”;她的反抗和女性主体意识旗帜的高扬是自恋情结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英国女作家A.S.拜厄特在其代表作《占有》一书中巧妙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对经典原型加以改写。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原型批判角度出发,以书中梅卢西娜原型为例,深入分析其改写以及嬗变的痕迹,进而剖析作家独特的创作意图,以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左拉在理论上是坚决而彻底的自然主义者,但他的创作绝不是自然主义这四个字所概括得了的。基于左拉作品体系的复杂面貌,从左拉创作心理的角度,或者说,从左拉作品的形成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就成为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8.
宋代绘画有着鲜明的写实性特征,其原因是多样的."人之舍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宋代绘画求"真"的风格显然与宋代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有莫大的关系.本文从宏现角度概述了宋代理学"格物致知"思想对宋代绘画"写实性"的影响,及熙宁后新儒学的发展与其对宋代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宁  华燕 《文学教育(上)》2013,(24):126-127
小说《库娜图》是澳大利亚第一部以土著女孩为主人公,描写该土著女孩与白人牧场主之间的爱情故事的一部小说。《库娜图》的作者凯瑟琳·苏珊娜·普理查德是澳大利亚杰出的女作家,曾两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为一名非激进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其作品高度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作为一名多产的作家,普理查德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小说《库娜图》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本论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基础,结合上世纪初期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背景知识,对《库娜图》进行分析和探究,力图揭示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意识,并力求在全球生态环境日渐下降的今天召唤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人们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思考入与入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0.
娜朵是拉祜族第一位女作家,一直为本民族及其女性而写作。娜朵在女性书写过程中一直关注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命运,并不断寻求男性与女性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短篇小说集《绿梦》为例,解读娜朵小说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对理解拉祜族女性文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使郁达夫的小说备受瞩目,饱受争议,这和他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他既接受了左拉式自然主义的真实观,又继承了日本私小说的感伤忧郁情调,突出表现在其小说对细节真实的刻意追求,细腻的性心理描写等方面。如何看待郁达夫小说中的自然主义色彩,“知人论世”方不失客观。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夸张修辞格,有的修辞学论著说要真实,适度,有的说要言过其实,多种矛盾的说法使人对夸张不易理解。实际上,要说清夸张真实与否的关键在于认清夸张中的两种真实:夸张中所需要的真实是,所说事物有无某种特征、属性的真实,即预设前提为真;不需要的真实是,夸张中那特征、属性是否超过了现实世界中的可能的“度”的真实,夸张中在“度”的方面应“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具有线性分式形不确定性连续广义系统的鲁棒正实性问题.结果表明.这一问题可以转化为确定连续广义系统的正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自然主义是受西方特别是左拉的自然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但其生成是扎根在日本本国文化和文学的土壤上的。占据明治时期精神主导地位的国家主义的盛行,注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夭折,取而代之的是自然主义文学。承担起建立自我任务的自然主义文学,正是在与国家主义的抗争中,在对抗与妥协之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美国自然主义继承了法国自然主义的特点 ,但又有所创新 ,形成美国特色的自然主义 ,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鉴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美国自然主义的误解和偏见 ,有必要对其贡献和失误做客观冷静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一书整体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的哲学倾向,而其自然主义哲学的关注点和主导指向是人类的自然主义的生存态度,其超越的、理想化的自然主义的境界,是心灵的转化和内在超越,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大胆揭露,是对人类文明的批判和反思,是对人类生存的本然状态以及本然状态中的人类自由的追求,体现出庄子自然主义的独特意蕴,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主义思想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历史嬗变的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历史嬗变的动因主要有政治、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自然教育家的反思和批判意识。从动态的角度看,这些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推动了西方自然教育思想的演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茅盾与自然主义有一个较复杂的关系。一方面茅盾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受着自然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茅盾本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和创作上的比较,说明茅盾接受自然主义并对之进行了新的改造。同时也阐释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两概念在新文学早期于接受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自然主义运动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虽然它是法国自然主义的传承,但与法国的自然主义相比,美国的自然主义是阴郁、冷漠的杂糅。美国的自然主义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受达尔文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于美国国民精神固有的土壤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以及现代发展心理学的先驱。《爱弥儿》是他的主要著作,代表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自然教育、自由教育以及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