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有人说办好了报纸头版就成功了一半,是否也可以这样说,选好了头条,头版就办好了一半。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是一张报纸的“黄金宝地”,是描绘报纸这张“图画”的“点睛之笔”。能否选好头版头条,对发挥报纸的导向作用、提高报纸的宣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切报纸都如此,企业报也不例外。而要选择好企业报的头版头条,必须首先了解企业需要什么、职工需要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企业在经济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一张报纸中,最能体现政治家眼光的莫过于头版。只有头版也让群众爱看,这张报纸才算真正贴近群众。南方日报在贴近群众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不拘~格选头条。除了通讯、消息和评论以外,该报将读者来信、批评报道、新闻照片,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也都放上了头条。改变了许多读者看头版往往R看标题很少细看内容的状况。第二,控制会议消』急动真格。据对辽宁、陕西、四川、湖北、新华、浙江、解放七家省(市)级党报1997年1-4月份头版头条统计,平均刊登本省(市)会议消息(含领导活动消息)27条,最多的36条,而南…  相似文献   

3.
舍得把好稿放在头版的末条位置发,并精心装扮它、突出它,使之在读者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印象,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倒头条”。它可以达到与头条异曲同工的宣传效果,是近年来报纸版面编排上的一大突破。任何报纸,无论是日刊还是周刊、月刊,不管它出多少块版,每期报纸只一块头版,而头版又只有一个头条。于是,这“头版头条”便成了报纸作者、编者以及被宣传者的“必争之地”。这种情况,常给办报老总们带来烦恼:面对逐日接踵而来的重要会议、上层领导活动的报道,非发头版头条不可,只好把有些应该在头条位置刊登的、很有生气的好新闻压下,  相似文献   

4.
舍得把好稿放在头版的末条位置发,并精心装扮它、突出它,使之在读者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印象,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倒头条”。它可以达到与头条异曲同工的宣传效果,是近年来报纸版面编排上的一大突破。任何报纸,无论是日刊还是周刊、月刊,不管它出多少块版.每期报纸只一块头版,而头版又只有一个头条。于是,这“头版头条”便成了报纸作者、编者以及被宣传者的“必争之地”。这种情况,常给办报老总们带来烦恼:面对逐日接踵而来的重要会议、上层领导活动的报道,非发头版头条不可,只好把有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作用和竞争首先是靠正刊。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办活正刊应该说比办好副刊要难一些,但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办好正刊,先要办好办活头条。我们说的头条,是指在报纸一版的诸多新闻中,读者头一个想看的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新闻。有人说,头条是报纸的“龙头”;头条是报纸的“航标”;头条是报纸的“旗帜”;头条是报纸的“灵魂”。报纸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都是首先通过头条告诉读者。有了  相似文献   

6.
对一张报纸来说,头版是它的门面;对一个版面来说,头条是它的灵魂。因此,办报纸的同志无论是总编辑还是编辑,都非常重视组织采写或从已有稿件中选择头条。但是,最重要的往往是缺少的。几乎所有的报社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缺少头条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组版编辑都领教过找不到理想的稿件作头条的苦恼。正因为这样,我想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山西日报一版上强化的倒头条形式,受到读者的好评。在本报编辑部,从前被人看不起的“报屁股”,现在成了编辑、记者发稿竞争的“第二战场”。在报纸同行中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什么是倒头条?就是指编排在一版右下角,按着接近头条新闻的规格的方法,强化处理的新闻,由于它的位置和头条产生了对应关系,所以称为倒头条。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信息量的聚增,我们的报道面也必须拓宽,增加层次,同志们提出了倒头条的编排方法。从多年实践来看,倒头条,吸引了更多的读者群,对改革报纸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为多层次的重要信息提供了新的阵地。读者打开一张报纸希望看到的是可读性强、趣味性浓、时效快的新闻。再者,不同的读者群,构成对报纸不同的要求,要满足全部读者的愿望,这实在是一件太难办到的事。作为面向全省的一张党报,虽然它是各种内容的综合版,但不可能把凡是群众欢迎的消息,都处理在版面的重要位置。比如社会风气不正问题,群众人人关心,但你不可能将此类消息天天放在头条位置。如果我们不刊登这类消息,就会难以满足读者心理上的要求,甚至还会因此丢失读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寻找新的领域,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倒头条  相似文献   

8.
头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报纸形象的体现?既然一版是这张报纸的形象所在,我们就耍精心耕耘,全力打造,把一版办出特色,办出精彩而吸引读者。一版新闻内容不仅要真,而且必须是重甍,这是办好一版的大前题。发在党报一版上的新闻必须是重要的报道,重要的消息,否则就称不上头版了。然而对一版的“要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面孔是人的重要部位,眼睛是重要部位中的重点。对一张报纸而言,头版是面孔,头条是眼睛。读者总是通过看头版头条去认识一张报纸,去衡量一张报纸的水平。可以说,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和旗帜,“眼睛”明亮、旗帜鲜明,自然显示出报纸的水平和质量。作为企业报,因其服务企业、围绕企业党委中心工作办报的特定宗旨,决定了头版头条必须围绕企业党委中心工作来安排.也可以说,一篇稿件能否上头版头条,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记者的妙笔生花,而是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是编辑部门和人员的选择能力和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10.
面对愈演愈烈的报业竞争,每家报纸都想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形成自己的办报风格,以巩固与扩大自己的读者队伍。苦心经营头版倒头条是浙江工人日报试图吸引读者且卓有成效的招数之一。 倒头条,又称尾条,指报纸头版右下角那一区块。有关报纸阅读率的调查表明:读者在看了头条二条之后,很自然地会把眼光瞄向倒头条。因此,作为版面语言的有机构成,倒头条在头版版面中也占据着  相似文献   

11.
报纸要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办事.一张报纸的头版如果靠某种无聊的东西取悦读者.连在头版及时呈现读者关心的新闻都做不到,那头版还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2.
聂恒玉 《新闻世界》2004,(12):74-74
报纸杂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一些报纸的版面改革中,随着报纸“份量”越来越重.以往的报纸头版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用与杂志的封面非常相似.头版成了引导,“导读”或“提示”成了报纸精髓和眼睛如以往是“重要的新闻”.现在变成了“重要新闻的导读”;图片作用也被无限放大,一张图片甚至占据头版整个版面。  相似文献   

13.
李艳 《传媒观察》2004,(11):5-8
头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它引领整个报纸的风格,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宣传工作“三贴近”以来,大多数的党报都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版,报纸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党报“门面”的头版,却由于种种原因,仍是亟待突破的难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头版承担着要闻版的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报纸的头版就是其“脸面”,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自从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和启发之后,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报纸的“脸”变了——头版已不再板着黑面孔,登载一些密密麻麻的长篇大论了,取而代之的是“图片 标题”式的图文导读。如今报界流行“三五”说法,即“要让读者三米之外注意到,五秒钟之内决定是否购买”。因此报纸头版的导读成为展示报纸精华的橱窗,导读也成为报纸走向“易读化”道路的体现。都市报、晚报以及消闲类报纸对导读的处理可说是极为细致、也极为有效,报纸头版一般都以大标题、大…  相似文献   

15.
读者与消息打开一张报纸,读者希望看什么?毋庸讳言,他首先希望看到的是信息。受众从接收的大量含有信息的消息中吸取于个人事业发展有密切相关的内容,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报纸发行量的大小,受欢迎程度的高低,与刊载消息的数量和质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报纸上“占主角地位”的本应该是消息。然而这样一个从理论上本不会引起争议的“基本定律”,今日从实际情况看却发生了偏差和动摇。称得上新时期新闻界一大“怪”的现象是:一方面是报业的蓬勃发展,报纸不论是数量还是版面,都成等比数列翻跟头不断上涨和扩充;另一…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头版体现出一张报纸的办报思想以及风格特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引导作用,是报纸整体水平的浓缩和再现,可以比作报纸的“龙头”。随着报业界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们广播电视报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迫使我们不断地对报纸,特别是头版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出本报的特色,以赢得市场,赢得读者。亮起“龙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销报章,报纸无所不用其极。德国左报《日报》是一份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报纸,由于面对读者不断流失,然而又不甘从借向小报看齐,竞想出连串怪招。在某天出版的报纸头版上,竟然没有头条大标题。空白的头条位置,那是要‘警告”读者,如果该报新一年的新增订户不足300人,那么,报上所有“风趣”的标题将会全面消失,到时损失的只是喜爱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德国报纸逼急了空白头条也敢上  相似文献   

18.
把各种符号标入文章题目,以前并不多见,近年才在报刊上逐渐多了起来,恰如“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们且把这枝“红杏”命名为“符号标题”吧。它虽然在全国好新闻、好作品等评比中“露脸”不多,但毕竟一枝独秀,使人耳目一新,对我们开拓作标题的思路大有启发。《知识+干劲=效率》这是军内一家报纸头版头条消息的标题。消息报道了一个被称为“老黄牛”的志愿兵学了技术贡献大的事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5月25日一版发表了《减少会议,改进会风》的评论员文章;7月29日四版又发表了《治治开会癖》的《漫话》。这些言论都很切合实际。由此我想到,报纸上会议报道太多的“病症”,也应该好好治一治。我统计了一下7月份人民日报的会议消息,登在一至四版头条的就有20件;29日头版9条新闻,有6条是会议新闻,成了“会议专版”了。至于一些省、市报纸,对上边会议消息要照转,本省会议新闻又必登,会议报道泛滥的情况,更是不消说的了。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如果说头版是一张报纸的“面孔”,那么头条则是报纸的“眼睛”———眉清目秀,引人爱看;呆滞无光,令人生厌。可以说,如何选用头版头条,是一家报纸办报水平的集中体现。每一家成熟报纸的总编辑,无不在头版头条的选用和安排上颇费心思。眼下也有这种情况,一些报纸的头版头条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多,写法老套,版式陈旧,无精打采,缺少读者,亟待改进。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李长春同志要求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是一个总的要求,涉及方方面面。就报纸工作来说,不妨把头版头条的改进作为一个着力点。本期《前沿关注》讨论“党报头版头条的选择和报道艺术”,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人民日报近年来每年都设计“头条工程”,号召记者主攻头条;解放军报建立健全机制,提高头条质量;安徽日报着力选用好头版头条,增加权威性和影响力;承德日报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力争头条出新出彩……纵观各地的做法可以看出,力求正确导向和较好的报道形式的统一,正成为各级党报的共同追求。可以坚信,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党报上定会有更多的头版头条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