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主要是这么几篇:<踢"鬼"的故事>(有的教科书改编成<我不怕鬼>)<给颜黎民的信><在仙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百草园><早><有的人>和<一面><鲁迅与时间>.除了人教版、原上海S版和原浙教版基本还保持其中的两三篇外,其他版本教科书大多只收录<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2.
打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本,其中<詹天佑><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月光曲><林海><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课文与六年制的浙教版教材相同,<穷人><小抄写员>等课文与上世纪部编教材相同.  相似文献   

3.
现在,鲁迅作品在教材调整中瘦身了不少.我不知道"文革"前的教材是什么样的,但"文革"后的情况我是知道的.鲁迅作品有不少被选入教材,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阿Q正传>等,我当学生的时候虽没读过百遍,但篇篇烂熟于心;后来教书,对这些篇目依然情有独钟,做了更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据载:今年暑期开学,各地教材又换血了.有人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有鲁迅的<阿Q正传><药>和<纪念刘和珍君>. 网上某项调查说,不少"80后"网友,支持删掉鲁迅文章.网友remeo说,他对鲁迅的文章有心理阴影,又长又拗口,老师却要求篇篇会背,"因为背<社戏>,我脸都被打肿了".  相似文献   

5.
李阳海 《初中生》2006,(5):52-54
[心灵贴士] 姓名:张亚慧 性别:女 所在学校: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中学 性格:神经质的那种 兴趣:写作、听歌 喜爱的作家:鲁迅 喜爱的作品:<变色龙> 人生格言:快乐至上 发表作品:诗歌<看海><寻找>分别在<读写天地><作文导报>上发表,小小说<阿帅的"为什么">在<长江日报>上发表.  相似文献   

6.
在"五四"时期,艺术地总结并从不同生活侧面真实地反映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曾是鲁迅小说的一个中心主题.收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集<呐喊>中的<药><风波><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等,都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要使革命"从新做起"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中篇小说<阿Q正传>则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初的一天,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在四川江津去世.据说,死时景况很是凄凉.   凭着"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寒夜>得以与鲁迅、茅盾、老舍等人分享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席位的巴金,也就是在这段时期,达到了个人文学创作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一"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第二线是古诗词背诵.我收集了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词,每周介绍6首让孩子们背诵.一年时间,孩子们背会了150余首.  相似文献   

9.
自"五四"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愈来愈多,大批的中国文人对西方文化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督教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研究,在创作上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进入新时期以后,这种影响愈加明显,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基督教情愫.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就体现出了这样一种宗教情愫.本文试图以王安忆的两部作品--中篇小说<小鲍庄>和长篇小说<长恨歌>为例,分析隐含在小说中的源于基督教的"原罪"和"救赎"这样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10.
一次课改引发的争论,在高中段闹得沸沸扬扬;针对鲁迅作品在某地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数量的减少,大家更是褒贬不一. 我对鲁迅及其作品并没有很深的理解,但学他的文章,却总是感到快乐;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王老师总能将这些冗长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的"班级读书会"研讨会上,我以"新手上路"的心态连续尝试开展了<夏洛的网><草房子><蓝色的海豚岛><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下文简称为<毛毛>)等儿童文学经典的班级读书会.这几次班级读书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教学策略都以"聊"为主.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是客观上需要这样做,二是主观上想这么做.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什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石头书><神奇的克隆><航天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人类的"老师">等科普类课文散见于各版本教材的各个年级,并多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这类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的科学发展趋势、科技水平,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不少鲁迅的小说作品,如<孔乙己>、<药>、<祝福>、<阿Q正传>……文中的人物,学生可能耳熟能详.但对于这些悲剧的美学意义,老师们涉及的可能寥寥无几,学生更是不懂悲剧美,甚至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14.
李明军 《现代语文》2005,(9):100-101
在当下我国通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中入选作品篇目最多的作家,其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里选入10篇鲁迅作品,其中散文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五猖会>;散文诗2篇:<雪>、<风筝>;小说3篇:<社戏>、<故乡>、<孔乙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里选入6篇,其中散文3篇:<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呐喊>自序>;小说3篇:<药>、<祝福>、<阿Q正传>.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所占的比例是否太大,另当别论,但从选入的篇目质量和数量上看,都可见鲁迅作品的重要性.本文拟以鲁迅小说作品为例,略谈一下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早恋"一直是高中生一个敏感的话题,而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就有三首纯粹的爱情诗:<错误><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那么,对于这些爱情诗歌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我是这样教读<致橡树>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鲁迅的小说有着重要的地位,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同时,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虽然<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不是中国家族小说的典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所反映的鲁迅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弊端的批判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7.
伦慧娟 《现代语文》2007,(12):29-29,36
在台湾"新生代"散文作家中,女性文学天空升起的耀眼散文之星当首推简媜,她著有散文集<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床眠><私房书><下午茶><七个季节><梦游书><浮在空中的鱼群>和<空灵>等.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 这学期我教高中复读班,复习<荷塘月色>之后,同学们被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所吸引,他们陶醉在那清新细腻的语言中,流连在那清幽淡雅的意境中.他们为朱自清高超绝伦的写景艺术深深折服.为此,我布置了研究性学习:阅读<温州的踪迹>(<语文读本>第一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松堂游记><匆匆><歌声><威尼斯>等朱自清散文名作,研究朱自清的写景艺术.  相似文献   

19.
<后汉书><三国志>同作为"前四史"之一,到底孰优孰劣,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文章围绕这个争论,主要勾勒了从明朝至当代<后汉书><三国志>比较研究的历史.明朝是<后汉书><三国志>优劣之争的开始.<后汉书><三国志>比较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清朝、20世纪20-40年代,而当下对二书的比较研究则不免有些后劲不足.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和高考作文命题十分关切,仅在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上,就发表了<高考作文题的感性和智性含量问题><感性命题和智性"潜在量"问题><歪理歪推的智慧>等文章(以下分别简称<感性和智性><"潜在量"><歪理歪推>).这些文章颇见才气,读来时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