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樊云开 《大观周刊》2012,(28):301-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普遍关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平等对话,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构建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实现生物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付文泉 《大观周刊》2011,(52):244-244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3.
娘保 《大观周刊》2012,(47):391-391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而言之,所谓交往。  相似文献   

4.
张述平 《大观周刊》2011,(47):97-97
合作与交流是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渠道.合作能力成为新时期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基于互动理论.合作学习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也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得到提高.“成功教师是学习共同体成员”.师生的合作既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极佳途径.又能促进新型师生关系——合作型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杜丽娟 《大观周刊》2012,(38):289-289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力是左右体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可以保障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是有利于新课程的拓展与实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互相沟通与学习,彼此促进与提升的关系。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互动的教学理念下以及信息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学生与教师在地位上应该具有平等性,只有真正实现平等交流与尊重,才有利于保障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梁焱 《大观周刊》2011,(31):47-47
现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说教者,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地学习。“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李锋 《大观周刊》2011,(2):34-34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方法,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位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舞台。课堂不能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在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中显得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毛雪平 《大观周刊》2012,(47):255-255
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互动氛围,是课堂教学情景中的师生互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建平 《大观周刊》2012,(51):410-410
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对话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最能体现互动在对话中的生成.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历经多年体育教学生涯.使我认识到只有实现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才能搞好体育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现将本人的一点感触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贺裕雯 《大观周刊》2012,(46):283-283
新课程的改革,如一缕春风带给教育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而且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马晓华 《大观周刊》2012,(38):212-212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因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它也是教学的纽带。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应以此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黎仁秀 《大观周刊》2011,(43):128-12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3.
林洁 《大观周刊》2013,(1):237-237
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这是教师在新时期下面对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倦乏的一个极大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张淑梅 《大观周刊》2013,(11):243-243
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蒙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蒙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情景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蒙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蒙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情景教学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贯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情景教学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蒙语文知识。实践证明。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因此本文针对情景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分析情景教学方法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改霞 《大观周刊》2011,(52):192-192
在课堂上,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教师上课也是上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合作中.实现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相互解放。这样,老师教学的主要工作就从课堂上的教学变为课前的引导上,导学案就成为学生能否主宰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紫江 《大观周刊》2011,(22):92-92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想,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索定在这八个字上“着跟目标,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7.
李经萍 《大观周刊》2012,(30):301-301
教育改革的内容早就表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客体。“教”与“学”是同时的,是矛盾统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发展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试教育” 高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弘扬主体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艳洁 《大观周刊》2012,(36):132-132
教学互动是指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我国许多地区在推进新课程中非常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突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互动式教学成了新课程语文课堂的独特风景线,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日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朱江 《大观周刊》2011,(49):167-167
如何让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机制真正全面的深入落实和实施,扭转传统教育思想不良部分的束缚.用新课程的思想观念,冲洗传统教学观念不良部分的污泥浊水.挣脱束缚我们几十年的影响学生能力发展、限制教师展示才华和发挥空间的铁链枷锁,跨越式的达到新课程精神要求的境界。是摆在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与健康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孙铭 《大观周刊》2011,(51):229-229
如何让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机制真正全面的深入落实和实施.扭转传统教育思想不良部分的束缚.用新课程的思想观念,冲洗传统教学观念不良部分的污泥浊水.挣脱束缚我们几十年的影响学生能力发展、限制教师展示才华和发挥空间的铁链枷锁,跨越式的达到新课程精神要求的境界。是摆在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与健康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