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歌叙事学借助认知叙事学所建立的研究范式,将其研究的重心从对诗歌叙事文本的关注,转向对读者以及诗歌叙事文本与读者关系的关注,丰富和完善了诗歌叙事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叙事学理论的发展及成熟,诗歌叙事研究逐步兴起。本文将结合叙事学相关论点,以艾德里安娜·里奇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为例,从叙事学角度探究其诗歌中女性意识的压抑、解放与赞扬,揭示里奇对女性身份的追寻。  相似文献   

3.
探讨语言展开方式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内部的决定性因素。现代汉语诗歌的自由赋予了叙事以方便,而叙事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则作为钙质甚至骨架而成了硬度的象征。诗歌同样可以成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能够建立一门“诗歌叙事学”,则现代汉语诗歌的理论言说将会获得新的锐利眼光和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4.
探讨语言展开方式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内部的决定性因素。现代汉语诗歌的自由赋予了叙事以方便,而叙事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则作为钙质甚至骨架而成了硬度的象征。诗歌同样可以成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能够建立一门“诗歌叙事学”,则现代汉语诗歌的理论言说将会获得新的锐利眼光和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叙事学逐步被引用到翻译研究领域,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小说翻译的叙事学研究上,而极少涉及叙事诗翻译的研究.鉴于叙事诗同样具有某些叙事特征,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叙事诗《兵车行》翻译中的风格传递.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叙事学中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理论的视角,对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作出新的阐释与分析,贺敬之的诗歌中的时间叙事上的特点是跨度宏阔和线性史观下的叙事,空间叙事上的特点是巨大位移下的叙事和多种形态的空间叙事,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得诗歌呈现出巨大的艺术张力,诗人的审美理想也由此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的视角切入,对具有华兹华斯典型叙事艺术的若干首抒情诗进行解读,从诗歌的叙述者、诗歌的叙事序列、诗歌跳跃性叙事、诗歌音乐化叙事等方面研究华兹华斯抒情诗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8.
艾萨克.辛格因其小说以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来展现犹太文化以及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入手,以辛格的短篇叙事故事《巴士》为例,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空间的设置及其他叙事技巧几个层面上来分析辛格的短篇小说,重点探讨辛格是如何通过有限、间断、淡化的时间序列来构建无限、立体和凸显的空间意象,从而达到时间序列叙事作品的图景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意境,原是中国诗歌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是诗的专利。现在已经扩展延伸到一切学艺术领域,大凡小说、散、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具有了一种融融的诗意,人们便称誉其有意境。  相似文献   

10.
以战争为题材或者以战争作为背景的诗歌在杜甫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本文借助叙事学理论,从旁观叙事、全知叙事以及体验式叙事三种叙述视角对这一类诗歌进行了解读,总结出杜甫战争诗歌叙事形式方面的特征,即以写实为基础的白描式的简练的笔触勾勒,在看似平常的细节叙事之中,通过讽刺、戏谑手法,流露出自己复杂而深刻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电影作为影像叙事媒介,可以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换成叙事文本,可以说是处处浸透着叙述.电影叙事学不是关注电影表意的层面,它主要关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功能,是对一个影视作品叙事结构的抽象性研究分析.文章以电影叙事学理论为基点对<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结构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2.
略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学开辟了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研究的新天地,而罗兰.巴特又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模式颇有成效,用它来分析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问题,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特点和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的作品大多复杂艰深、晦涩难懂,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独特的叙事技巧。因此,将福克纳的小说置于叙事学的理论视域进行研究,无疑会有利于福克纳研究的拓展和深入。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福克纳小说叙事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于评析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解剖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叙事时间,阐明他的叙事精湛技巧之所在。福克纳小说研究基本上集中于经典叙事学层面,而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一、叙事的功能模式在叙事性诗歌中的体现徐岱在《小说叙事学》中把小说叙事功能模式归纳为情节模式、情态模式和情调模式。受此启发,笔者把叙事性诗歌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1.情节——性格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人物行动的因果关系和事件的因果联系来反映现实,有比较完整的人物或事件的描述。其中又有侧重于故事情节描述和人物性格刻画之分。前者如《木兰诗》,后者如《陌上桑》。2.心理——情绪模式以人物的心理流程和情绪为文本叙述结构的  相似文献   

15.
知青小说是新时期小说中凝重而又奇特的组成部分,知青出身的作家们随着新时期西方文学创作理论向中国文坛的不断涌入,其创作方法也在不断改变。拟以叙事学理论为研究基点,探究张抗抗知青小说中叙事空间的嬗变现象,总结出新时期以来张抗抗的知青小说创作中,其叙事空间建构技巧呈现出单一空间到多重空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申丹《叙事学》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对叙事学、文体学、翻译学进行交叉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化叙事理论轨迹。文章引用其观点展开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解读,通过影片“叙事主体”的追问来证明女性形象的陪衬地位。在“叙事色彩”的特点上,笔者通过“顺逆时序的色彩”、“时距中的叙事频率”以及“叙事空间与视角”、“叙事空间的阐释”来凸显“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中的色彩性。最后,通过“叙事补充”,让原本被影片“过滤”掉的历史重新浮现,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叙事补充”等。  相似文献   

17.
以空间叙事与中国叙事学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叙事学的发展历程着手,对空间叙事的由来及空间何以叙事进行探讨,认为空间叙事是叙事学跨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并给叙事学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同时也有一定的情节内容,犹如一部内蕴丰富的电影.蒙太奇用镜头构建电影,也用意象构建诗歌.本文以蒙太奇为中心,以意象为切入点,对诗歌蒙太奇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交际语境类诗歌在高考诗歌文本的比重很大,无论思想意义、风格气度,还是文本内涵、艺术水准都能构成一个结构完整、逻辑自洽的叙事系统。在文本细读和叙事学理论的视域下,高考交际语境类诗歌的叙事特征呈现三个特点:叙事情感的密集与多元、叙事策略的消解与整合、叙事表达的编码与隐喻。高考交际语境类诗歌可以从微叙事和小时间的视角,通过细读局部、关注时序、回归整体等路径进行解读。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试题文本,有助于更好地挖掘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文本价值,寻找并激活古代诗歌固有的叙事传统,拓展、深化古代诗歌的艺术空间,为高考古代诗歌备考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杜拉斯将电影艺术引入小说领域,使其小说具有电影化特色.在叙事内容上,她在小说中镜头般地呈现异国风情和文化风俗;通过人物动作表现自身的深刻心理,用特写镜头渲染体现戏剧性主题的激情画面,从而表现戏剧性和易于搬上银幕的小说主题;蒙太奇般地呈现记忆中的往事.在叙事方式上,她借用一些电影手法,以加强文学自身的表现力,从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和叙事主体三个方面体现出电影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