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陪审制度就是让普通大众参与司法审判活动的司法制度,宏观上体现司法民主、司法公正之功,微观上具有实现审判独立和维护司法独立之效。但是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无论是从立法上看还是从适用上说情况都不容乐观。在司法实践当中,人民陪审员在很多时候成为了“陪衬员”或“专业户”,脱离人民陪审员设立的平民化初衷走向精英化。基于人民陪审员现状,人民陪审员制度只有科学的配置、合理的适用方可产生以上之功效,应当对我国陪审员制度进行完善,保障其功能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一项优越的司法制度,但在当今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作者在文中以自己作为陪审员的经历,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为实证范例,通过对该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提出了独具见解的主张,期对进步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使得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新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从中国国情出发选任人民陪审员精英化在当前既是合理的,又是必要的,精英化并没有背离人民陪审员的民间性,关键是不能把人民性和精英化错误的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陪审制度具有重要价值,在一国的司法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陆和香港在地缘、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密切联系,在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方面又存在很大不同,陪审制度即是一个典型例子;比较大陆与香港的陪审制度,对于大陆在改革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陪审员选任方式、审理方式方面,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法治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不断面临着改革与发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也在积极地推动该制度有关立法、司法以及实践层面的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完善该制度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陪审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审判制度,在各国的司法制度发展,乃至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陪审制度的一种,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起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经过多年曲折的发展,现在逐渐完善起来。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关键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官僚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一个朝代,其中官僚选任制度也已极其成熟.言官作为监察官员,其选任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清代言官选任制度的逐步完备,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改进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言官选任制度,其实际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8.
女性是政治生活的重要主体。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偏见、繁重的家庭劳务和不健全的干部培养选任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及生理心理制约和参政意识不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女性领导在职业发展中遇到诸多困境。解决我国女性领导发展困境,要从提高女性领导素质与参政意识、打破传统文化偏见、健全干部培养和选任制度以及家政事业社会化等方面入手,以便促进我国女性参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受案范围的扩展是必然的趋势.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业,但目前而言,教育事业存在司法保障体系不完备的问题,公共利益的司法救济明显存在缺位.有必要建立教育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实现教育公平和正义.同时,需要在现有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讨...  相似文献   

10.
夷离毕院是辽代掌管契丹族刑狱的重要司法机关,本文从官员的家庭出身、入仕途径、任职时期以及官员个人特点等4个方面分析了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通过统计,契丹贵族在所有官员中约占53.4%,在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中占有绝对优势。世选制和内官入仕是夷离毕院官员选任的两种主要方式。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主要集中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另外,由于司法机关自身的特殊性,夷离毕院官员的选任对于官员个人的思想品质、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乡镇长直选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我国乡镇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从本质上讲,乡镇长直选是一种直接的政治民主,它从题名方式、乡镇长权力来源、权力监督与制约等方面对原有乡镇干部选任制度进行了改进;它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官僚主义之风,防止和克服乡镇干部腐败,缓解乡村矛盾,增强党的合法性,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民主欲望与参政愿望。  相似文献   

12.
司法解释已经对拟制自认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但条文单薄难以充分指导司法实践操作.从相关案例裁判文书切入,发现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情形扩张、证据影响异化、法官释明不当的乱象.在剖析其法理与规范成因的基础上,多维度重构拟制自认制度的法理根基,正确定位制度属性,进一步探寻合适的制度构建路径,提出释明制度、适用类型、生效及追复方面的思考,以期有利于拟制自认制度司法适用维度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湖里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创建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度,以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的改革创新。但目前首席代表制度法律效力不足,制度设计层面不完善,且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需加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首席代表工作职责,量化首席代表的选任条件与明确选任程序,以及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机制,以便更好服务行政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技术调查官制度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对涉案技术事实的审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基于此,2022年12月《民事诉讼法》第五次修改草案正式将技术调查官纳入民事诉讼中,以更好地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事实查明体系。司法实践中,技术调查官在任职模式、选任资质上还存在不足,与相关技术事实查明制度的衔接也存在矛盾,并且存在潜在的审判权让渡风险。为了回应扩大技术调查官制度适用范围的现实需求,有必要通过立法细化其管理与选任的规则,确定技术调查官的身份定位为“独立的审判辅助人员”,对案涉技术事实的争议焦点提出建议,并在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中明确技术调查官制度的适用顺序,重构技术调查官参诉的组合和数量,明确技术调查意见的性质与公开方式,从而优化技术调查意见的采信机制。  相似文献   

15.
"恢复性司法"是当前法学界和司法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恢复性司法的产生源于刑罚功能的变迁和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有其利和弊.该制度在我国有理念及制度的基础,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应从适用案件的范围、现阶段的主持者、参加者的确定和程序保障等方面予以革新,以克服其弊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法律排除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从经济因素、司法技术、传统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产生此种现状的原因,以期推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早日在我国发展和完善。在经济因素方面,通过实际案例揭示我国生产力落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制约赔偿判决的落实;在司法技术方面,以美国为例,论证精神损害司法鉴定的复杂及我国司法技术条件落后的不利影响;在传统法律文化思想方面,从传统集团本位法律思想和公法文化两个角度阐述传统思想对刑事领域精神损害赔偿建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推进干部制度改革不仅要注重探讨改革目标和价值取向问题,而且要注意破解改革过程中我国现行干部制度运行的困境,针对干部制度在选任条件、方式、监督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去化解矛盾,破除陋习,实现干部制度价值目标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自行决定逮捕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自债案件的内部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9月正式下发了<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需要及时根据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以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行为能力制度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的完善也提上议事日程。英国于2007年4月2日施行的《意思能力法》不仅提出了对意思能力欠缺之人保护的五项基本原则,以及意思能力的判断标准;而且重点规定了新的持续性代理权制度,将持续性代理权制度适用范围从财产扩大到人身;同时设立了监护监督制度和预先保护容易受伤本人之三项关键制度,即独立意思能力拥护机构、拒绝治疗之事先决定、增设刑事罚;还专门设置了保护法院和公设监护人。该法所体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国行为能力制度和精神病人监护制度的立法及司法实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司法独立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环节,也是司法改革过程中一个必须给予认真对待的中心问题。但就目前的中国现状来看,它还是十分脆弱的,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司法独立中,存在着法院外部独立的困难,法院内部独立的困难,法官独立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逐渐缓解法院在权力行使中受到的束缚,改革法院管理机制,改革法官选任制度,积极探求解决司法独立与司法监督等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