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唐久义 《科学教育》2007,13(6):9-10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又是培养创造人才必须具有的品质。培养创造人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培养创造思维的做法。1设景激趣,培养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又是生物教学的磁石,也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所以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不断…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有创造、积极主动去学习.要以“关爱”护趣,以“争论”激趣,以“情境”培趣.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学最核心的主题,坚持兴趣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遂渐从“学乐”而后“乐学”,最终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中学英语教学的兴趣培养主要包括创造语境、关爱学生、润滑学习难点和提高教学水平等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自然教学的目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作好以下几点,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不断进行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求知欲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处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条学生创设新异的教学环例如:在讲《磁铁游戏》一用硬纸板刻的桃树,并且针固定在树上,再刻一铁。上课开始便问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吃什么?”“桃子”“谁能帮?”接…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很有趣味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乐学精神,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学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自然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在自然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就必须摒弃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创新为本位”的新型教育观念。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学习评价、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最终目标,让创新成为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灵魂。下面结合《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实践就自然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诱发创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既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和谐教学过程。为此,我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谈几点看法。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相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所以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是愉快轻松上好英语课的关键。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乐此不疲。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初中政治课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探索。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学实际谈谈初中政治教学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政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重大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向导。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高,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难题。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习兴趣”是创新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创造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对人兴趣的培养,惟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  相似文献   

13.
初中政治课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探索。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学实际谈谈初中政治教学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政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重大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向导。  相似文献   

14.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所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启动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能否得到开发以及开发程度如何 ,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 ,要进行创新教学 ,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的好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课堂中要想出各种办法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设疑激趣。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 ,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求知欲 ,是培养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工作。所以教师要善于…  相似文献   

16.
在田径教学中,教学效果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运用兴趣引导使学生趋于和谐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如学生自身没有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就会降低。所以,只有运用好兴趣手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才能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热情洋溢,兴致勃勃地上课。情绪是极有感染力的,教师自己不感兴趣就不可能使学生发生兴趣。其次,兴趣产生于“知”、“谜”,只有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追求;兴趣来源于“知”、“谜”,在“知”、“谜”…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实施创造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笔者拟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略陈管见。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能培养和增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顽强性,能强烈地吸引人去进行创新和开拓。创造活动所需要的兴趣起码应该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兴趣的收敛性。在创造性活动中,必须集中注意力,形成一个强…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大纲中明确指出 :“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启迪思维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 ,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兴趣 ,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求新 ,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地形、地物、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在体育教学中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 ,激发学生创造想象的欲望 ,让学生的想与…  相似文献   

19.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青少年科技辅导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造的欲望 兴趣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思维,发展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我在科技辅导中除了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教学氛围外,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潜力。在科技辅导的设置上做文章。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创造性和独立性都迅速发展。这就给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研究学生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激发创造兴趣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开扩眼界,发展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激发力量。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为了激发所有学生学好语文,培养他们的创造的兴趣,我们让突出好的学生参加教学改革,以他们为骨干、为动力,通过他们的示范去激发那些兴趣比较贫乏的人;同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组织自选诗朗诵、自选题作文、名作欣赏、设计教具、绘制挂图、名人传记讲座、传递文学艺术的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