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中国出版业转制改革以及生存发展并逐步融人国际出版业的大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很猛,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朵奇葩和亮点。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大学出版社的事业,人们都在作着各种各样的思考。大学出版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别于非大学出版的特点何在?它的关键定位又是什么?在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形势下,大学出版未来的走向又应该是怎样的?通过对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观察和了解,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大学出版面临六大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出版板块中,大学出版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与中央部委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共同构成我国出版业的三大基本板块。它与地方出版社不同,地方出版社有着区域性的市场优势;它与中央部委出版社也不同,中央部委出版社有着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目前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社拥有历史形成的品牌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出版社如何发展成为大学出版界乃至整个出版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巍 《现代出版》2001,(2):12-14
随着我国加入 WTO日期的临近,对出版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作为中国出版业的一部分,大学出版社从初创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为国家的出版事业,为教学、科研以及知识的传播积累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我们也该认识到,在基础和定位、体制和特征、职能和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大学出版社同一般社会出版社 (或称商业出版社 )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广大大学出版工作者,要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些差异进行明智的辨析,进而探索大学出版社的运作规律,最终形成中国大学出版业…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出版业一支生力军的大学出版社,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必须和我国出版业一道面对即将加入WTO,积极应对国外强势资本进入中国出版业所带来的挑战;其次是迎接国内出版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确立和出版、发行集团的组建所带来的国内出版业整合的挑战;三是改革传统的运作方式和自身体制的滞后所形成的障碍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矛盾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于处在国内出版业前沿的大学出版社来说,作出什么样的决策和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面对国外出版强势资本的挑…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要做好市场营销,不仅需要全新的营销理念,在具体实践中还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营销计划,并一以贯之地执行;二是要有专门的营销部门执行具体的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使战略营销计划得以贯彻实施;三是要有优秀的营销人才。然而,在三方面都做得好的出版社还不多,大部分的出版社连其中之一都未做好。因此,目前出版界在营销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首先,许多出版社由于没有战略营销计划而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位。出版社的战略营销计划应该是一个4P过程,即研究(probing)出版业整个行业的情况,对出版市场作精确的划分(partitioning),然后,本着优先(prioritiz-ing)原则选定目标(targeting)市场,最后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posi-tioning)。考察我国出版业,有一小部分出版社通过对市场和自身状况的分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历程。当今,互联网以其超常信息量、无时空局限、传递快捷、操作灵便等特点受到各行业的垂慕,也给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出版社的多种网络出版物在各种网络书店亮相;大学出版社有半成以上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和设立网页,加盟网上书店,建构网上交易平台;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即将推出,它将使中国的近百家大学出版社整体融入E时代。 数字化网络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变化贯穿在出版的各个环节,冲击着传统的出版模式和观念,也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商机。 1.网络出版。网络出版是以互联…  相似文献   

7.
文心 《编辑之友》2006,(1):11-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出版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烈变革时期.在这场变革中大学出版社该如何抉择 ?大学出版社将走向何方?这是所有大学出版社都必须直面的问题.而占出版社总数约 1/5的大学出版社如何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出版业的发展,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笔者就大学出版社的未来走向问题,请教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明舟社长.  相似文献   

8.
曹巍 《现代出版》2004,(3):4-10
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大学出版社到今天,中国大学出版社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道路。经过举步维艰的初创阶段,大学出版社正在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它们依托大学得天独厚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以各自不同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大学出版之路,为所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出版业改革的突飞猛进,作为大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出版社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大学出版社怎样进行体制改革、大学出版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出版社在大学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内几年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们从各自学校的特点,谈了自己对大学出版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刊出时以采访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产业集中度和发展不平衡性都要高于整个国内出版业.我国现有大学出版社一百多家,前四强出版单位销售额占大学出版社总销售额的23.3%,前八强占35%.码洋上亿的出版社只有十多家,很多大学出版社还在5000万以下,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出版社规模还很小.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月16日至18日,北京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召开了编辑工作研讨会。来自京津和河北地区的近三十家大学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及编辑部主任共约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给我国现有出版体制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出版社编辑工作重心和职能的转变。概括起来,研讨会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版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出版社应在人才培养、创建品牌等发展战略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寻求更大的发展。二、选题策划是出版社改革的关键。出版社应将选题策划视为一门…  相似文献   

11.
认识和了解中国大学出版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对于分析目前中国大学出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1中国大学出版业发展的阶段划分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状况与中国出版业发展起伏休戚相关,紧密相连。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  相似文献   

12.
全国有11家师范大学出版社,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在面对出版业的变革和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学校的经济压力,其自身生存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准确和科学的定位,是师范大学出版社制定选题战略,配置出版资源,开拓市场以及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确定改革方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11月3日,全国百余家大学出版社和千余家书店、高校图书代办站、高校图书馆代表齐聚山东,第19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已被称为“反映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大学出版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其改革走向与发展方向早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今年教育部将14家大学出版社列入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后,关于大学出版社的改制争论不亚于一场风暴在业界席卷而起。大学社如其他文化市场主体一样,将迎来自己的一个大调整期和变动期,如何重新定位、调整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学的变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出版大学教科书为己任的大学出版社也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教科书保持较大销量,另一方面,学生大量购买二手书,降低了教材销量,对大学出版社造成很大冲击;新教学技术的采用,大学出版社不断开发新教科书及教辅资料,增加售后服务,造成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在线教科书模式的运用,加大了开发成本,是否影响了纸本教材的使用;教科书修订和频繁更新给教师、出版商带来什么影响……本通过对美国大学教科书出版和发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探讨,引发了许多值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同仁关注的问题,相信本会对思考我国大学教材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热潮中,大学出版社也在探索"走出去"的道路。转企改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走出去"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遇到的诸多问题,而且"走出去"会强化大学出版社的宗旨,增强其实力,开辟新天地,形成"学术著作也畅销"的出版格局;并与商业出版社形成合力,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提高我国期刊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期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出版物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如何保持、培育和提高我国期刊的竞争能力,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期刊界必须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问题。因此,研究竞争力问题已成为业界乃至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人仅就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一、我国期刊业不仅已经进入了竞争的时代,而且日益凸显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我国期刊业伴随整个出版业的改革走进了竞争的时代,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我国出版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阐述,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为大学出版社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大学出版社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必须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定位认识和责任认识,推动大学出版社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大学出版社改制为文化产业单位始于2007年。是年,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出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竞争的图书市场中,地方大学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形势越来越严酷。怎么办?作为一个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工作者,我拟从地方大学出版社的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一地方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出版方阵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征,一是属于高校社,二是属于地方社。在当今出版业严格的专业分工和属地管理的背景下,仅此两个特征,就大大地限制了出版社发展的空间,由此带来了地方大学出版社在发展中的先天性劣势。其一是品牌劣势。与社会专业出版社和教育部所属高校出版社相比,地方性大学出版社因其母体———大学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大部分出版社70%一80%的图书销售依赖于省内市场,编辑们的选题视野也大多囿于省内,这是固步自封的表现。广东省的图书出版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特色,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许多不足之处。广东出版业的现状及不足广东出版业2003年前的布局比较凌乱,资源没有被合理利用。首先是条块分割严重,有局属的出版社5家和一个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所属的3家出版社及其他印刷物资单位、大学出版社4家、城市出版社3家、报业集团所属出版社2家,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字出版作为发展迅猛的新型战略性产业,代表着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承担着我国新闻出版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对于传统出版单位而言,向数字出版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作为传统出版单位中的生力军,大学出版社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课题.下面,我们将对此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进行分析与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