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魏雅 《华章》2010,(19)
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金库"现象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现对"小金库"屡禁不止的根源及治理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吏治腐败"是当今最大的腐败.当前,深刻剖析这一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原因,对于从根本上惩治用人方面的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探析其原因,既有深久的历史根源,更有领导干部价值观、信仰问题及领导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防治学术腐败是实施"以德治校"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学术腐败严重贬损了学术的严肃形象,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他人代笔、买卖书号、徇私关照、项目垄断、虚假鉴定、内定奖项、近亲繁殖等八个方面.其滋生和蔓延绝不是偶然的,除了受社会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之外,还与学术道德严重滑坡、知识产权观念薄弱、相关法规缺失、监督机制残缺不全、编辑出版制度松懈、评审机制漏洞、立项管理不科学、成果鉴定主体错位、学位授予机制不严密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可见,防治高校学术腐败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优化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EEPO有效教育"思想的核心、灵魂,也是众多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实用、最有效、最易操作的课改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神圣的"象牙塔".然而,近年来人类最文明最圣洁的校园"净土"频传腐败丑闻,高等教育领域发生在基建工程、图书教材和设备采购、招生录取等方面的贪污贿赂、渎职失职、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令人触目惊心.严峻的现实要求针对高校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及存在原因,研究和制定出科学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治理对策,加强源头治理,强化约束机制,树高校清廉之风.  相似文献   

6.
有一路人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不埋怨自己倒霉,却脱口骂一句:"他妈的,干部腐败,修的啥破路?!"近年来,听到这发牢骚、发"无名火"的话语,太多了."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战略.但是随着大学生"村官"三年任职期满,出路何去何从,不仅成了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摆在大学生"村官"面前最现实、最焦虑、最具体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两大部分对其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最",是第一,是没有(谁)能比得上的.追求"最",人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业绩才能更加辉煌.追求"最"的精神,就是勇于拼搏的精神,就是努力抗争的精神,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一旦它"流行"起来,就会被一种惯性和模式所控制.时下,"创新"、"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文化"等已经变成"大学人"最常谈、最习以为常、也是最认为理所当然的词汇了.人们往往从真理、知识、自由等"自我"的角度思考和证明它们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以学校为研修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修目标"的校本研修,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而"校本研修"要取得可喜的成效,应积极参与青年教师的"课例"研究.走进"课例",最能走进教师的心灵,让教师的心"灵动"起来,心"灵动"起来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就"灵动"起来了,行为"灵动"起来了,校本研修的目标也最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的“县大率方百里、人口万户”,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由于它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同时又受制于地方各种政治势力的影响,成为存在制度漏洞最多、隐患最大、隐蔽性最强、盘剥农民最直接、社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变态的“尾大不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封建官僚政治中,县级政权具有基石的作用,而县级政权的正常运转又离不开健全的县级监察制度,通过监察,统计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县官,并得到民心,县级监察制度具有历史性、严密性、针对性和银制性等特点,它对今天的县级政权建设不无参照价值。中国三代县级监察制度也有明显的不足和教训,也值得我们今天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少涉嫌领导干部的大、要、窝、串案其起点或源头是财会腐败。要预防和遏制财会腐败,首选的思路应是强化制度建设与创新,并加强综合整治。创造不敢、不能、不必、不想进行职务性涉财犯罪的条件,使财会腐败和涉嫌领导干部的大、要、窝、串案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痛恨腐败,对腐败的痛恨和忧虑使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廉政监督思想。文章阐述了毛泽东的廉政监督思想的成因和基本内涵,肯定了其价值,分析了其缺陷,使我们对毛泽东廉政监督思想有全貌性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行政审批制度不规范是产生腐败的直接原因,审批制度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供需关系失衡是造成腐败的深层次原因,只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才能达到减少腐败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黄岩诉讼档案》的考察,可以看出清代“官批民调”制度是在官府衙门主持下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案件性质的民事导向、约束效力的半强制性、宗族力量的强渗透性、纠纷双方心理接受程度的不完全性等特征。清代州县官的施政心理和复杂的施政环境促使官府衙门对“官批民调”解决民间纠纷有强烈偏好。中国古代熟人社会结构也为“官批民调”制度的施行创造了条件。“官批民调”制度是创造性解决民间纠纷的有效途径,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清末 ,在成文制度方面 ,衡山县相对稳定 ,国家行政权力的边陲是县级 ,官治和自治的边界相对清晰。其主要原因是 ,县政乡治体制能满足王朝对农村经济资源的索取。民国期间 ,地方政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行政权力从县级下沉到乡镇级 ,乡镇从地方自治单位成为了国家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其主要目的是 ,加强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 ,以获取城市政治统治和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大多数人口和地域大国,其国家一般是三级政权体制,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五级政权体制,中国历史也曾出现过二级、三级、四级的政权体制。各种政权体制的存在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也曾推动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市管县”为其主要特征的中国五级政权体制在实践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要求,行政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到底中国五级政权体制该何去何从,改革将如何进行?必须对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以梳理。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济、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体系建设存在着作用发挥不够、育人功能不强、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从重视农村文化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文化活力入手,以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发展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20.
财政预算代表公众的利益,所谓“政治博弈”是建立在问责制度与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的。本调查①中可见,地方行政在正式宣言与市场通则之间实现了各种“数字业绩”,但在精英治国、政策变异的情势中,权力也有背离其公共属性的可能。一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没有最终的问责对象,无论仍然实行“以县为主”政策,还是成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县级政府应该是对各级政府拨款的直接“催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