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数学中的反例,是指符合某个命题的条件而又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简单地说,反例是一种指出某命题不成立的例子。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反例和证明同样重要。一个数学真命题往往需要严密的证明,而假命题则靠反例加以鉴别。数学家B·R·盖尔鲍姆和J·M·H·奥姆斯特得曾指出,数学有两大类———证明和反例组成,而数学发现也是朝着两个主要的目标———提出证明和构造反例。一个数学问题,用一个反例予以解决,给人的刺激犹如一出好的戏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构造反例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领会神奇功效,从而使学生切实有效地掌…  相似文献   

2.
范鑫 《考试周刊》2013,(75):56-57
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反例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师生重视和认可。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按照正常逻辑顺序讲解的知识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这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更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如果能恰当适时地构造反例,不仅能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从恰当运用反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深化理解,证明猜测,以及恰当构建反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反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夏蔚 《数学教学》2009,(5):37-40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反例有着特殊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辨析错误、纠正错误,还能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美国数学家B·R·盖尔鲍姆和J·M·H·奥姆斯特德曾指出:“数学由两大类一证明和反例组成.而数学发现也是朝着这两个主要目标一提出证明和构造反例.从科学性来讲,反例就是推翻错误命题的有效手段;从教学上而言,反例能够加深对正确结论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4.
反例在数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无理数的发现,非欧几何的产生等无不体现了反例的作用,证明与反驳是数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充分重视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反例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升反思能力.1利用概念、定理和法则的反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利用反例可以消除学生对概念的模糊认识和  相似文献   

5.
反例教学法是教师呈现少数且典型的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发展史上,反例和证明同等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开发和利用精炼、典型、具有针对性的反例,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形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巩固课堂知识,也能让学生在归纳、提炼的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能力,做到快速正确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将反例教学法积极地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力,开辟数学领域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理解上面容易出现偏差,或者是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是应用到课堂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之为反例。反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让学生对于容易出现的错误深入认识,增加对于问题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反例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史白齐 《成才之路》2014,(22):63-63
正反例教学法是教师呈现少数且典型的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发展史上,反例和证明同等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开发和利用精炼、典型、具有针对性的反例,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形成,帮助学生全面巩固课堂知识,也能让学生在归纳、提炼的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能力,做到快速正确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将反例教学法积极地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力,开辟数学  相似文献   

8.
由于反例能够把一个很难说清、容易混淆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浅显易懂,在数学教学中非常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学生能把这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领域中,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地引入反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合理构造反例,启发学生打破常规,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反例的教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中的反例通常是指符合某个命题的条件,但又与该命题结论相矛盾的例子,也即指出某命题不成立的例子. 在数学的发展史中,反例和论证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个重要的猜想,数学家很长时间没能证明它,结果有人举出一个反例否定了这个猜想,使问题得到解决. 因此,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反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在认识和探究数学真理,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美权 《教师》2013,(20):78-78
反例就是指符合某个数学命题的条件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反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解题过程与方法,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巧用反例,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概念某些数学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数学反例。所谓数学反例即是否定的数学例证。为了防止或否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错误认识而列举的一些数学事例。它是数学课堂上的“调节器”。运用数学反例对学生的智力活动能起定向纠错、提炼升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反例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加入反例并且引导学生对反例进行分析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程度。教师可以寻找相对典型的数学反例从反方向来剖析知识的重点,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快速地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中的反例,是指符合某个命题的条件而又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也就是说反例是一种指出某命题不成立的具体例子.在有关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举反例是一种即简便又有实效并极富科学性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反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灵活性、发散性和创新性,反例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反例教学法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列举反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课程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发现并纠正学生数学课程学习中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恰当的应用反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G·波利亚说:"类比和反例是获得发明的伟大源泉."通过类比使我们获得一系列的猜想,但当猜想实为谬误时,反例是最简捷的一种说明方法.反例和证明同等重要,一个数学真命题往往需要严密的证明,而假命题则靠反例加以鉴别,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反例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谈谈反例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反例在数学中占着较为特殊的地位,尤其在新课标中对反例做出了相关建议,在各种考试也考察了对反例的构造能力.然而,目前数学反例的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自身对数学反例的了解不深刻,缺乏良好的数学反例的教学观;教师没有掌握构造反例的方法,不能系统地教给学生反例的思维;教师获取反例的途径很多,但最主要的途径是从教材及教材参考书和自己的经验所得,很少自己主动去从其它渠道获取;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使用反例.  相似文献   

17.
反例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反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高中阶段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普遍开展,高考试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逐渐增大,反例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反例,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反例在数学教学中作用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数学反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数学反例运用在课堂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辨析数学难点,同时凸显概念的本质,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提升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9.
论反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春 《高等理科教育》2003,(6):99-101,123
反例和证明推动了数学学科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通过反例教学,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反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反面去思考问题,将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反例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认识对象,也是学生认知建构中常常出现的中间形态。数学学习中,不能单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纠正和避免学生的错误。没有反例的衬托,正确的知识不易凸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易到位。不过,小学数学教学中反例的使用,贵在巧妙。只有巧妙使用,才能发挥反例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所起到的定向纠错、提炼升华的功效,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豁然开朗,形成印象深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