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审视体育课程建设内容,认为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存在很多问题。指出应把握高校体育隐性课程建设中的树立体育价值观和注重体育教学两个问题,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环境创设校园隐性课程,以促进甘肃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活动类体育课程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活动类体育课程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活动类体育课程经历了从课外体育活动到课程的发展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课程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形成了学科类体育课程与活动类体育课程并存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柴娇 《体育教学》2006,(5):46-47
众所周知,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体育课程改革活动,伴随着几年来对体育新课程的试验,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当前围绕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各种争鸣愈发激烈,可以说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关于这次改革成功与失败的争论之余,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国外的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些动向,参考他们的成功经验,避免自己走更多的弯路。在此,把日本著名学校体育专家高桥健夫以及荷兰学者克卢姆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提供给大家,以期引起读者的讨论以及专家的关注,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孟文砚 《体育教学》2009,(11):37-39
回顾江苏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四年来的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全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逐渐步入新境界,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想,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全面地总结和反思高中课程改革四年来我们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学习中央7号文件用科学发展观考量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从而探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中积累的财富和智慧,并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去追寻新课程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领域强调什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确立了课程目标,拓宽了课程内容,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了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从理论上讲,五个领域涵盖的内容应该很多,但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每个领域分别精选了一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目标和内容。一、运动参与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标准》强调学生要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一),乐于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水平三),初步养成坚持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学习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方案》,本文想谈几点对体育活动类课程(以下简称体育活动课)的认识与思考。一、对体育活动课的认识(一)体育活动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体育活动课的一部分应来源于课外体育活动。即课外体育活动中那些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东西,将逐渐被重新规划而纳入体育活动课程体系。具  相似文献   

7.
在对我校学生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评价体系、教材进行了改革,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方法还进行了实验研究,创立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考核与监督评价体系,开设了作为课堂教学有益补充的网络课堂,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焕卫  罗红 《体育科技》2013,(5):114-116
红色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将红色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将红色体育文化与目前我们国内的体育理论的有机结合,对我国高校的体育活动带来了冲击,但也改善了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红色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使得高校体育活动更加多样化,而且提高了高校男生的学习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毛振明 《体育教学》2008,(12):23-26
前不久,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圆满结束,26节综合展示课和专题研讨课集中地为与会者们展示了近两年来在教学第一线出现的教学研究成果,活动中还进行了围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专题讨论,未来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对过去8年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和总结、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实际操作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科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被与会者们热议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推行了很多年,相关体育课程的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初中教师需要时刻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最前端,针对遇到的问题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并不断地进行教育革新,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坚定信念,一定可以取得体育教学的更快进步,并最终促进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关注,国家也加大了对于体育教学的投资,增加了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器材以及人员的配置。但是,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伴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有所减少,很多学生都出现逃避体育课的现象,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对教师安排的活动草草了事,并没有一定的自觉性以及意识参加到体育活动中。但是,学生往往在体育课程以外的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积极。对于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培养学生个性。下面笔者就分析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个性方法进行探讨及其创新。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体育课程两种形态和两维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姚蕾 《体育与科学》2002,23(1):73-75
本文提出了体育课程应由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性课程两种课程形态组成,阐明了两种课程形态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并对两种课程形态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得出两种课程形态的不同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做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有力地促进课改的进一步推行。基层体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要善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对学生的身体能力、身体差异、特殊才能,更要给予充分关注,并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几所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了隐性课程基础理论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内涵,探讨了高校中制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普通高校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隐形课程氛围。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采访纪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之时,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活动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圆满地落下了帷幕。从2004年在广东肇庆召开第一届全国性展示活动至今已是第三届了。每一届展示活动都在它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而举办这样的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就是要指引广大教师努力探索和尝试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之路,推动体育工作者努力践行课程改革,一线教师应作为实践者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程改革之中。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往往暴露出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这正是我们体育课程改革走向成熟、完善的一个过程。那么,大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为此,本刊记者在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中分别采访了不同参会群体的代表,以期通过立体的视角,带给大家全方位的交流和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描述了体育课程各领域的学习结果。基于课程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一个六维分析框架,从“展示完成多样的体育活动所需的动作技能和运动模式的能力”“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取、运用体育与健康的认知性知识并证明对它们的理解”“有规律地参与体育活动”“达成并维持一个增进健康的体能水平”“在体育活动中尊重自己和他人、展现负责任的个人和社会行为”“理解体育活动对健康、娱乐、挑战、自我表现和社会交往的价值”6个方面来理解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为开发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提供分析工具,以期指导当前的体育课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浅谈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隐性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课程对学生影响方式的不同,我们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共同构成了体育课程的完整体系:重视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及促进体育隐性课程建设,对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大课问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性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上升为体育活动课程的基本构想,并试图从课程论的高度,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入浅出的研究和思辨深刻的对话,对构建大课问体育活动课程体系做出理论思考和实践回答。  相似文献   

19.
蒋荣  曹晓东 《体育学刊》2004,11(5):99-1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育内容的开发与运用,不仅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而且挖掘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育内容的研究,弄清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育内容涵盖的范围,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育内容的特点,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育内容的价值,无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校于2007年下半年进行了课程改革,压缩了原有的体育课程.但对于压缩后的课程,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把体育课堂的某些内容安排在"阳光体育活动"中,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的相关任务,而且可以营造全校锻炼活动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