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在当今社会,审美已经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的时代广告的审美内涵也发生了新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广告与审美之间关系的探讨,了解广告为何在审美的影响下注重形象传播,并剖析审美在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旅游形象具有对内形成目标共识,对外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的功能,旅游地要赢得游客青睐,有赖于成功的旅游形象传播策略。如何有效地传播旅游形象,增强旅游吸引力,是郑州旅游发展的长久之计。本文从传播的三要素传者、信息和受者(受众)进行分析,探讨了有效传播郑州旅游形象的途径,提出了郑州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形象广告传播策略、公共关系传播策略、网络传播策略、旅游形象的空间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告产业的发展,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视觉广告传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了女性主义者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出发,从审美角度审视中国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并对现代公益广告中女性形象所传达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地及旅游产品数量的增加,塑造个性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提高旅游地辨识度,已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宣传片是塑造区域旅游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本文将在宣传片如何塑造区域旅游形象这一问题上,从地域差异、旅游地文化、游客体验、影片配乐这四个方面做出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洪梅 《青年记者》2016,(17):119-120
每逢节假日,“高速拥堵”“景区人满为患”成为新闻热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除了固定大小长假形成旅游高峰期,更缘于消费者对旅游地的集中选择.旅游前对目的地的选择,不排除消费个体对旅游地的自然感知.但近年大热的旅游地更受到精心制作的广告宣传以及影视作品广告植入的影响.比如《非诚勿扰》系列电影,先后炒热了杭州西溪湿地和三亚亚龙湾,《泰囧》对泰国清迈的宣传迅速带热泰国游.后广告时代,当人们对广告产生一定的免疫性之后,如何巧妙地以非广告的形式把旅游地及旅游资源广而告之,是旅游行业的经营者们最该关注研讨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造就了大众生活追求的高质化,公众的心理需求转向了休闲度假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了旅游地产业的热潮,同时带来了旅游地产形象与旅游地产综合实力的紧密性.虽然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其自身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新兴工程,但却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本文讨论旅游地产形象塑造与传播两大问题,认为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需要从旅游地产企业的形象、景区所在城市形象、稀缺资源、基本设施建设、文化内涵等多角度考察;还需从新媒体传播、广告传播、口碑营销、公共关系等层面研究旅游地产的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进程,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消费审美化趋势的推动下,当代广告的审美状态发生了重要的转向。广告审美表现的符号性,对审美的文化性追求,审美情感的快感化,审美感知的全感互动等转变对广告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告的审美教育要适应这种转向,重视广告审美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强化课程建设、扩展教材体系、充实师资力量和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来适应广告审美教育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广告审美消费的批判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作为审美消费对象的广告产品一定程度上将重塑审美主体,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广告的外在审美消费,是指对广告内容之外与广告有关的媒介产品或广告形式上的认知,这些审美实践可以改变主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影响审美主体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一是广告的内在审美消费,是指审美主体对广告内容本身的认知。广告审美客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审美主体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改变审美主体的审美选择方式,从而确立新的社会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9.
旅游广告的含义、目的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广告主要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旅游广告在传递旅游信息,沟通客源地和旅游地之间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从普通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广告分类。旅游广告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3,(24):81-84
广告作品不仅是一种经济竞争手段,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媒介,它结合了经济和审美的双重身份。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就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使得广告审美消解性地继承了传统审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消解了传统审美的功利性,审美范畴局限于一定的意识范畴,广告审美是"非精英"性审美。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多集中在行为方面,较少从听觉方面深入研究。本文以陕北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歌曲知晓率、感知渠道、感知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第一,听觉对旅游地形象感知具有间接性,影响范围较广,为听觉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奠定了基础;第二,听觉因素现阶段对旅游地形象影响作用有限,但对于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听觉和视觉两大系统在以后旅游开发与研究应相融合,挖掘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蒋锐 《传媒》2015,(3):69-71
随着我国旅游需求的全面释放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形象广告尤其是区域性旅游形象的传播推广俨然成为曝光率颇高的广告类型.本文从我国旅游形象广告的市场体量入手,总结了旅游形象广告在整体广告行业中的位置及特点,并指出了当前旅游形象广告创意与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未来旅游形象广告的健康发展乃至旅游业的持续繁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许敏玉 《新闻知识》2012,(10):66-68
广告是商业竞争的产物,但随着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提高,现代广告融合了经济的功利性和艺术的审美性,广告审美成为受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审美发生。由于广告的经济利益性,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又具有很大区别,它属于功利性审美范畴,广告受众的审美态度具有一定的非自由性,广告审美的主客体关系双重化,广告审美是一种大众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4.
广告的经济性使广告审美不同于传统审美。广告审美机制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信息性和艺术性的共存。广告审美是一种功利性审美,具有一定的非自由性,审美主客体关系双重化。广告审美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格调、审美主客体的"心理距离"、受众的广告卷入度、受众预存的产品评价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被广告界和商家所运用。2006年中国广告统计报告显示,在所有使用人物形象的广告作品中,女性人物广告占60.8%,男性占15.2%,男女都有的广告占24%。纵观女性广告的形象定位,感觉到令人难以接受的或是违背女性自身愿望的因素仍然存在,即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存在某些偏差,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修辞效果作为美学价值的表现形态反映了修辞活动的审美性质,修辞格则是让语言的使用审美艺术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形象美、意境美和情趣美三方面对修辞格的审美功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科学构建和传播旅游地形象,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洛阳依托旅游资源优势,从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牡丹文化等层面科学构建旅游形象,并通过大众传播、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手段传播洛阳旅游形象,以促进洛阳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提升促使人类不断更新传播讯息的技术手段,如今基于互联网络的第四媒介与以移动网络为主的第五媒介已然成为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新媒体为旅游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契机,在依靠资源优势进行旅游发展的道路已经逐渐被依靠形象进行品牌构建的道路所取代之时,新媒体凭借其优势以更快更新颖的方式传播旅游信息,因此,旅游地作为具象的区域系统,为谋求长远发展理应抓住新媒体这一传播媒介以打造优化自身形象。本文在研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完成以下研讨:1.阐述新媒体概念并归纳新媒体自身特征;2.以"虚拟环境"理论为背景,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传播概念为基础,分析进行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必要性;3.基于5W模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了传播学分析,阐述了应用新媒体进行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借助新媒体传播旅游信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杨俊博 《新闻爱好者》2011,(18):105-106
科学构建和传播旅游地形象,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洛阳依托旅游资源优势,从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牡丹文化等层面科学构建旅游形象,并通过大众传播、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手段传播洛阳旅游形象,以促进洛阳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许敏玉 《新闻界》2015,(3):35-39
广告是一种经济领域竞争手段,但很多广告作品中的艺术符号和文化符号也承载着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培育着美,传递着美。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就是审美机制中的经济属性,因此广告审美在发生路径中通常具有几个特点:内容真实是审美发生的基础,产品利益点和审美培育紧密相关,广告审美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